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桂林早期寒露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年早期寒露风和2000年特早出现的寒露风过程环流形势,要素特征的分析,认识到贝湖-东北冷槽(涡)是造成早期寒露风的主要影响系统,得出形成早期寒露风的4个有利条件:地面冷高压强度≥1030hPa,同期连续性降水,前期日平均温度<27℃以及热带气旋“吸引”作用,并强调尤其要考虑它们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刘淑媛、陶祖钰的极坐标散度反演方法从多普勒雷达风场资料中提取散度场,从低仰角高度层分析了多种回波体的散度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回波体的强弱变化与低层风场的辐合辐散存在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造成温州密柑落花、落果的灾害性天气进行研究,总结出一套柑桔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及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运用交叉相关法计算大面积稳定降水回波的移速,用外推法尝试做未来1~2小时定量降水的精细化预报,经检验,1h定量降水预报效果较好,2h定量降水预报在降水回波较稳定时,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多普勒雷达径向散度与强对流回波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多普勒雷达的径向速度资料,采用极坐标散度差分公式计算对流回波单体的径向散度值,利用回波辐合总量及辐合中心值与反射率因子、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及中心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回波的强中心与低层径向辐合中心对应;低层径向辐合有利于回波维持或加强;径向辐合中心值的变化对未来回波强度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于强对流回波的指示意义更为明显。经过对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应用检验,结果证明,低层径向辐合对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2012年6月26-27日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强降水过程是500hPa高原东部槽和700-850hPa低涡切变以及西南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造成的;桂林上空持久的暖湿气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850-700hPa西南急流左侧的强辐合上升运动为这次暴雨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稳定的强云带造成大暴雨.强对流回波强中心达50dBZ以上,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达25-30kg/m2,回波顶高达14km.  相似文献   
17.
用天气学方法对1997年10月19日全州县境内出现的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冰雹过程的中小尺度进行分析,揭示这次过程的一些机制,为掌握冰雹发生前中小尺度系统的活动和演变规律和积累经验,对提高的预报服务能力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4年影响桂林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强降水及强对流天气反射率因子特征,与径向速度、回波顶高等产品结合使用,归纳出一些短时及临近预报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王艳兰 《广西气象》2003,24(2):10-14
通过分析历年汛期各类暴雨过程的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统计出桂林历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数值产品要素特征,并检验了日本短期预报产品对各类暴雨的预报能力。然后通过对预报桂林暴雨的各种日本数值产品临界值的分析,挑选出一些相关性较好的要素产品预报因子,统计出桂林局部暴雨过程和致洪暴雨过程预报指标,最后对大暴雨过程预报指标及连续性暴雨过程的数值产品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2002年桂林大暴雨天气过程和天气尺度系统特征以及对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在大暴雨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找出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可信度及相关指标,为今后使用数值预报产品预报强降水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的利用率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