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390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837篇
海洋学   24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51.
骆友曾 《冰川冻土》2003,25(8):174-176
从施工组织、径路选择、敷设、防护等几方面,对高原多年冻土区通信直埋光缆线路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注意事项、施工要求做了简明扼要介绍,对青藏铁路通信光缆线路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对保证通信工程的质量、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2.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镜质组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古温标方法模拟的济阳坳陷地温演化情况表明,地温梯度在坳陷的演化过程中是逐渐降低的。在孔店组-沙河街组沉积期间地温梯度是较高的,最高可达5.5~6.0℃/100m,但在此期间地温梯度下降较快,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降为3.5~4.5℃/100m;在馆陶组沉积时期地温梯度变化很小,至第三纪末地温梯度已降至目前的3.5℃/100m左右。济阳坳陷的构造沉降特征表现为孔店组至沙四段沉积期间(65~43Ma)的快速构造沉降阶段和沙三段沉积(43Ma)以后的热沉降阶段,盆地的地热史模拟结果和构造沉降所揭示的坳陷演化阶段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坳陷热历史研究为渤海湾盆地的构造-热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3.
官厅水库沉积物中解磷细菌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官厅水库沉积物中磷含量及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解磷细菌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沉积物中磷含量以中间层最高,表层次之,底层最低;沉积物中存在着丰富的解磷细菌,其中35cm层中最多,5cm层中次之,69cm层中最少,不同层次其数量与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采用钼蓝比色法与超声波破碎法相结合研究解磷细菌的解磷能力,发现部分解磷细菌还能在体内过量贮存磷,而且温度较低时聚磷能力比较强,温度较高时则解磷能力强,这可能是因为环境变化引起细菌解磷和聚磷的交替作用使水体中的磷含量有所变化,进而影响水质的变化.采用16SrDNA扩增、测序的方法鉴定了13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发现属于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微杆菌属等,聚类分析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分离到的菌株在系统发育上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954.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二门油田位于泌阳凹陷东部边界下降盘内侧,是一个在早期同沉积逆牵引背斜构造基础上后期通过差异抬升和断裂改造的背斜构造。该油田油气差异聚集特征明显,从核三段和核二段下部的纯油藏,向上过渡到核二段上部带气顶的油藏,直到核一段和廖庄组为纯气藏,油源对比表明其上部的油气是通过长距离垂向运移由下部成熟油气向上运移聚集的。下二门背斜是一个早期(核三段Ⅶ砂组沉积时期)伴随着边界断裂的快速下降而形成的同沉积逆牵引背斜构造,但隆起幅度不明显,早喜马拉雅运动(廖庄组沉积末期)使该区遭受强烈的挤压,形成从下到上幅度逐渐加大的背斜隆起,晚喜马拉雅运动,形成北东、北东东向的张性断裂,使下二门背斜构造断裂化,形成了现今与断层有关的多种圈闭类型。与其相对应地该油田具有多期成藏和调整成藏的特点,一是发生在核一段沉积末期古油藏形成时期,二是发生在廖庄组沉积末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和成熟油气开始大量充注的时期,三是发生在廖庄末构造抬升期的晚期和第四系沉积前的大量油气充注和现今油气藏定型时期。其油气成藏模式是早期通过单砂体运移通道侧向运移缓慢充注聚集,中后期廖庄组末期差异抬升运动导致势能差的急剧增大而快速充注和断裂改造垂向调整运移聚集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955.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自南而北由高压(HP)、很高压(VHP)和超高压(UHP)变质叠覆岩片组成,前者依次叠覆在后者之上,岩片之间的界限为韧性剪切带。根据超高压变质岩片中角闪岩相岩石与高压变质岩片中绿片岩相岩石的黑云母和白云母Ar_Ar和Rb_Sr测年新结果,结合前人在该区所做的锆石SHRI MP U_Pb、全岩Sm_Nd、Rb_Sr等测年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峰期变质年龄为240~220Ma,折返年龄为220~200Ma;而高压变质岩石的峰期变质年龄大于258Ma,起始折返年龄为258~240Ma,折返年龄比超高压变质岩石早30~40Ma。这说明扬子板片并不是整体俯冲和折返的。由于具组分和密度差异,俯冲板块的不同部位沿岩性或构造界面先后分片俯冲和折返,在北苏鲁超高压变质板片开始俯冲时,南苏鲁高压变质板片已开始折返。  相似文献   
956.
热带气旋的路径及登陆预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用几个非线性数学模型制作热带气旋短期路径预报及热带气旋个数、登陆时段、地段的短期气候预报。5年多的研究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用指数曲线模型制作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准确率较高。24h预报,199次平均误差123km,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用多项式等非线性模型,制作登陆我国及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的年、月个数预测,经过3年实际应用检验,准确率达到70%~90%。用非线性预测模型的逐日气压场、逐日雨量场长期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制作广东热带气旋登陆时段、地段和南海海面热带气旋出现时间的预报,准确率达到70%~80%,2002年热带气旋的预报,采用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数值预报与统计预报相结合,预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57.
该文简要介绍GRAPES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在MM5数值预报中的应用;利用2003年3月至2003年5月华东地区138个台站实况资料与其预报结果,评价了该模式系统对华东地区降水的预报结果,分析了三维变分同化对MM5数值预报结果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GRAPES三维变分同化方案是比较合理的,同化后模式对华东大部分地区的降水24 h预报比没有使用同化的总体情况要好;同样,同化后模式对华东大部分地区的晴雨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958.
根据对1987=1989年间VAN或SES的预报进行了统计检验。检验是用Varotsos等提出的至今还在采用的规则进行的。对希腊的SI-NOA地震目录,虽然VAN方式在形式上是成功的,但高成功率应归因于返回去调整预报规则,或者是地震活动性的非随机性。  相似文献   
959.
江西省鼻咽癌与地形地貌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地形地貌资料4502个数据,鼻咽癌死亡调查资料1977例,研究了鼻咽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地形地貌类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0.
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T6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制作防城港市各半年36~132小时日平均、日最大风力的定量预报。1995年11月和1996年1月的试报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的预报精度达到了较高水平,对冬半年沿海偏北强风天气过程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