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85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102.
人为地质作用对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石漠化面积很大,严重影响该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有研究成果认为石漠化的形成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和地质背景。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石漠化的成因,提出导致我国西南地区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地质效应——人为地质作用,特别是其中的人力剥蚀作用和人力诱导地质作用。露天采掘等人类活动产生人为剥蚀作用可直接制造"人造荒漠",这种成因的石漠化土地面积约占10.7%;绝大部分的土地石漠化是由乱垦乱牧、乱砍滥伐、粗放耕作等不科学的土地利用活动所产生的人力诱导地质作用造成的;工业生产中的"三废"排放,过量采取地下水和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也会产生人力诱导地质作用,造成土地石漠化。  相似文献   
103.
基于地面电场资料的雷暴临近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EMD),对南京地区2010—2011年6—8月近地面大气电场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晴天、弱雷暴和强雷暴天气条件下大气电场的振荡特征。在单站电场仪观测范围内,以晴天大气为背景场,根据固有模态函数(IMF)方差最大值对应层数的动态特性,建立并验证了两种强度的雷暴临近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弱雷暴发生前IMF方差最大值对应层数跳变幅度较平稳,而强雷暴跳变幅度逐渐加剧。对IMF方差最大值对应层数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可直观地表征雷暴发生发展过程,延长预报时间至1 h。利用这些特征对92个独立样本进行预报效果检验,预报的准确率为73.3%,虚警率为14.5%。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提出塔式容器抗震可靠性设计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导实际大型塔式容器的抗震可靠性设计及抗震加固。  相似文献   
105.
吉利明  雷怀彦 《地层学杂志》1997,21(1):32-38,T001
对甘肃南部徽成盆地东河群进行了孢粉研究,在上部的化垭组首次发现了一些孢粉化石。孢粉组合以Cicatricosisporites Hsuisporites Clasopolis为代表,蕨类植物孢子占明显优势,以海金砂科、水龙骨科和卷柏科为主;裸子植物花粉以掌鳞杉科最常见,还有松科及麻黄科花粉。经孢粉组合特征和属种地史分布对比分析,认为化垭组的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可能为早白垩世中期,东河群的上界也为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06.
关于岩土工程类比法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为了提高岩土工程类比法的应用水平, 有必要对工程类比法的理论依据、应用条件、可比性和可比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还提出了可比度的概念和以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的可比度确定方法。在若干边坡工程的实际应用说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7.
温棚蔬菜栽培中不同CO2增施方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塑膜罩内进行盆栽蔬菜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罩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与植株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每日一次增施和多次增施CO2气肥,对作物都有增产作用,但从经济成本,投入产出比等综合考虑,在大面积温棚蔬菜生产中,以每日一次增施CO2综合效益更好些。  相似文献   
108.
109.
朱莲芳  怀彦 《沉积学报》1990,8(2):127-134
碎屑岩沉积物的三种粒度分析方法即筛析法、图象法、和颗粒计数法。通过同一样品三种方法试验得出可比性,应用概率累计曲线图及参数说明符合率。文中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期达到根据条件选择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近岸浅水底栖有孔虫是陆架海区古环境重建的重要手段,但是至今对其活体的研究非常缺乏。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对青岛湾潮间带活体底栖有孔虫Ammonia aomoriensis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采样,用虎红染色以确认活体。对壳径范围在200~550μm的活体壳体,以每增加50μm壳径为一组,进行δ18O测试。结果显示,A.aomoriensis壳体δ18O的月平均值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温度和盐度一致,与温度反相关,与盐度正相关,即青岛湾A.aomoriensis壳体δ18O值受温度和海水δ18O的影响,其壳体δ18O值表现出了很好的季节性波动。但是A.aomoriensis壳体δ18O的变化滞后于所测温度和盐度约2个月,其记录的是虫体在生长周期内在真实钙化温度下分馏所得的δ18O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