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渤海及其邻区地壳热结构和热应力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华  张之立 《地震学报》1992,14(1):29-35
本文利用地热和地壳分层结构资料及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渤海及其邻区三维地壳热结构,及其横向不均匀性引起的热应力场.结果表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浅部地壳和深部地壳的横向温度分布有明显不同,但热流的横向分布大体不变;在唐山周围地区有一条地壳热结构的剧烈变化带.在唐山周围地区、华北平原及渤海湾和渤海中部.热应力有不同的分布特点.本文用这些结果,对渤海及其邻区地震活动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2.
华北大震序列的断裂系模式及破裂过程的联合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断裂系扩展的角度,研究了华北邢台、渤海、海城和唐山地震序列的发生过程.通过对前震-主震-余震地震活动图象的剖析,我们发现,这些地震序列是由不同长度、不同几何分布的相关断裂系相互作用和扩展的结果.根据地震活动图象和断裂扩展理论,对每个地震序列提出了相应的断裂系模式,并用断裂有限单元法将震源机制、地震活动图象的分期变化和大地形变等观测资料相结合,进行联合反演,再次对断裂系模式的几何和力学参数进行了修正,从而得到各个地震序列破裂过程的最佳结果.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走滑大地震序列临近结束时,地震活动图象的总体轮廓呈现Z形.这是由于断裂系内的拐折扩展分支相互作用和连通成为一体的结果,这种总体Z形的出现,可作为地震序列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73.
TBB资料揭示的热带大气低频振荡周期的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1992年GMSTBB格点资料,分析了13年平均的TBB功率谱随时间的变化,讨论了低频振荡周期的年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成因。结果表明,热带大气低频振荡周期有很明显的年变化。北半球热速睦区比赤道附近和南半球热带地区的周期变化幅度更大。总体上,冬季比夏,秋季低频振荡周期更长。  相似文献   
74.
MechanicalfeaturesofShanxiDatongearthquakeswarmsequenceandtheirnumericalsiamulationbyusingfiniteelementmethodZhi-LiZHANG,HuaT...  相似文献   
75.
利用2010—2012年对流层臭氧(O3)及其多种前体物的卫星遥感资料和全球水汽再分析资料,研究东亚区域O3及其前体物的时空分布,以及在中国东部(分为南、北两部分)相关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亚区域NO2与CO的对流层柱含量均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的时空变化形式。O3对流层柱含量夏季达到峰值,冬季为谷值。中国东部的北部与南部地区O3与NO2均在夏秋季呈正相关,冬春季呈负相关。夏季大部分地区NOx的光化学循环反应对O3生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冬季大部分地区O3的光化学循环生成受到抑制。O3与CO在北部地区夏秋季和南部地区夏季正相关性最大,无论是在北部还是南部地区,O3与CO的相关性在轻污染情况下最大,而在重污染和背景情况下较小,表明重污染气团向下风方的输送更有利于O3的光化学生成。O3与水汽在北部和南部地区的多数时间均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在南部地区夏季和北部地区冬季具有较大的负相关性,反映出不同的环流形式、气团来源及伴随的天气条件变化对O3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基于2008年9月—2010年9月河北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 (multi-axis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MAX-DOAS) 获得的太阳散射光谱观测,反演计算该地区NO2对流层柱浓度,分析其季节、日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来源输送的影响,并与同期NO2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产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固城站NO2对流层柱浓度冬高 (5.14×1016 cm-2) 夏低 (1.28×1016 cm-2);日变化形态在四季均呈现中午低、傍晚高的特征,且冬季最明显。与北京城市区域同期的观测相比,冬季固城站观测值略低,而在春、夏季则偏低较显著。地面风玫瑰图分析显示,来自SW, SSW, NE方向及ENE方向的污染输送对其贡献最大。与地面、卫星NO2观测的对比表明,MAX-DOAS反演的NO2柱浓度与地面观测浓度具有一致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卫星反演的NO2对流层柱浓度产品在华北平原农村地区存在系统性低估。  相似文献   
77.
At present, the methods widely applied to assess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are essentially single-point estimates in which exposure and toxicity data cannot be fully used and probabilities of adverse biological eff ects cannot be achiev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concentrations of six heavy metals (As, Hg, Pb, Cd, Cu, and Zn)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and sediment near the outlet of a zinc factory, located in Huludao City,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a tiered approach consisting of several probabilistic options was used to refin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individuals. A mixture of various heavy metals was detected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PERI) was adopt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The results from all levels of aquatic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the tiered framework, ranging from comparison of single eff ects and exposure values to the use of distribution-based Hazard Quotient obtained throug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Briefly, aquatic Zn and Cu posed a clear ecological risk, while Cd, Pb, Hg, and As in the water column posed potential risk. As expected, combined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 mixture in the surface seawater was prov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isk caused by any individual heavy metal, calculated using the concept of total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 According to PERI, the severity of pollution by the six heavy met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de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Cd>Hg>As>Pb>Cu>Zn, and the total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posed a very high risk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provides a useful mathematical framework fo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相似文献   
78.
田华  李金芳  杨嘉懿  谢祖锋  张晴  蒲芳 《水文》2022,42(3):102-108
为探究宁东北部植被指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明确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地下水位埋深、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水文气象因素之间的响应关系,应用MODIS NDVI数据结合同时期气象和区域地下水位埋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宁东北部植被指数整体呈现增长趋势(68.41%增长率);区域内植被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大,西北部NDVI大于0.3的面积增加了15.63%;NDVI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地下水位埋深和蒸发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地下水位埋深为3~4 m时,植被指数达到最大。研究区植被指数变化受地下水位埋深和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因素对NDVI的影响程度表现为蒸发量>地下水位埋深>降水量>气温。  相似文献   
79.
卵黄原蛋白是1种普遍存在于雌性卵生动物中的磷脂糖蛋白,是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阶段最重要的生殖蛋白,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环境雌激素活体筛选生物标志物。其中,鱼类卵黄原蛋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其生化性质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成效显著。因此,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鱼类卵黄原蛋白的研究进展,包括卵黄原蛋白的种类与结构、功能与代谢、易降解性、纯化方法及检测方法等,对鱼类卵黄原蛋白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0.
为进一步提高雾天交通安全气象保障精细化能力,以江苏、安徽高速公路雾事故多发路段为例,利用2012—2018年事故信息与气象资料,建立一种基于变量选择和特征提取的逐时雾事故判别支持向量机模型。模型参照递归特征消除思路选择事故发生时间、地理位置、气象环境等重要变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提取重要变量的主要特征,并以径向基为核函数、以网络搜索确定最优参数。结果表明:结合重要变量选择和主成分分析的支持向量机混合模型能够成功识别出训练集81.4%和测试集83.0%的事故样本,AUC分数均为0.946;判别效果优于支持向量机单独算法,以及仅基于重要变量选择或主成分分析的支持向量机算法;3个典型实例分析也说明该模型对于阶段性或持续性大雾天气下的交通事故发生有一定判识与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