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以成像测井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中部的中上侏罗统卡洛夫阶—牛津阶台缘斜坡礁滩沉积微相研究。首先利用岩心、薄片等资料对成像测井进行标定,在成像测井上识别出障积礁、粘结丘、高能生物碎屑滩、低能生物碎屑滩、低能砂屑滩、礁(滩)间和斜坡泥等7种沉积微相。然后通过对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的成像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碳酸盐岩成像测井相模式,主要包括亮斑相、暗斑相、低阻交错层状相、低阻变形层状相、互层相、块状相等6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连续的单井成像测井相划分与沉积微相解释。最后对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卡洛夫阶—牛津阶储层主要为裂缝-孔隙型礁滩储层,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主要为高能生物碎屑滩、低能砂屑滩、障积礁、低能生物碎屑滩和粘结丘,礁(滩)间和斜坡泥微相的岩性相对较致密,储层一般不发育。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有个重要指标,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生态小康”为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①首都功能核心区:有东城、西城、崇、宣武和石景山5区。展现北京古老特色,体现中国政治、经济、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茗、黄河水量的49茗、澜沧江水量的15茗来自这一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指出,我国煤炭企业资源回收率平均只有40%左右,小煤矿则低到15%。国际上产煤国家一般为60%以上,有的高达70%~80%。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4年,我国累计产煤约370亿吨,煤炭资源浪费则超过1000亿吨~2000亿吨。如按1000亿吨计,至少扔掉630亿吨。按2005年全国用煤21亿吨计,被扔掉的煤炭至少可够我们用10年。  相似文献   
16.
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材料,河北省白洋淀、衡水湖被列入急需补水的重要湿地实施生态补水示范工程。全国湿地保护工程的正式启动将对河北生态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GIS软件,以大汶河流域雪野水库近年的TM影像为基础资料,根据GIS的栅格数据矢量化处理应用原理进行了水库库区矢量和栅格文件的处理,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水库水域面积的提取分析方法,结合水文统计观测数据,得到水库汛期水位面积曲线,相比传统的水库面积量算方法,具有快速、精准、效率高的优势,大大简化了测量过程。为水库更进一步的水文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地区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优化调整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王开章  田雨  李新运  梁勇 《地理研究》2003,22(1):114-122
本文建立了工业、第三产业和农业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非线性功效函数定量评估模型,对济南市三类产业分行业进行了定量评价,确定了5个工业主导产业、6个第三产业主导产业和1个农业优势产业,提出了21世纪初期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  相似文献   
19.
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其残留对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由于有机磷农药主要通过影响胆碱能系统的活性发挥其神经毒性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有机磷农药对胆碱能系统中乙酰胆碱脂酶、胆碱乙酰转移酶、毒蕈碱型受体和烟碱型受体产生的影响及可能的致毒机理.有机磷农药首先抑制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产生神经...  相似文献   
20.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对地表圈层的水循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维持水质的作用为多数学者所公认,但是对于森林是否增加或减少河川径流量,在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作者根据国内外学者在森林水文效应方面的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森林植被的水分自营作用理论.该理论认为,森林具有对环境的正向改造作用,森林植被通过对林区水分分布场的自主营造(改造)机制来增加林地的有效水分供应,改善林区的水文气象环境,创造出有利于森林植被生存的条件,同时引起河川径流量的增加或者降低.森林植被的水分自营作用理论比较好地综合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的各个因素,能够统一解释森林水文效应中相互矛盾的试验结果.为了更进一步地认识和完善该理论,为森林水文效应评价服务,还提出了验证该理论的野外观测试验方法,包括典型森林区辐射能量和水分通量的精细测量、森林流域分布式蒸散发计算模式研究、森林水分调节的主要环节及其计量标定、林地水分调节关系解析和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