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大瑶山成矿带位于桂中盆地东侧,是广西最重要的铅锌矿集区之一。目前,仅在武宣县境内已发现铅锌矿床(矿化点)达数十处之多。铅锌矿体主要产于下、中泥盆统的白云岩系,显示出矿化与白云岩之间的密切关系。而这一地区的白云岩分布明显受龙胜-永福同生断裂影响,主要沿断裂带边缘呈带状分布。并且,部分地段伴有  相似文献   
42.
薄皮构造是前陆盆地向前陆冲断带转化过程中常出现的一种构造样式,不仅是造山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前陆盆地、破裂前陆盆地以及前陆冲断带油气的富集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巴基斯坦盐岭位于印度板块北缘,是由沉积盖层沿前寒武系盐岭组盐岩层发生韧性滑脱、向南逆冲而形成的,属于典型的薄皮构造。盐岭及周邻的这一变形过程发生在第四纪,较好地保留了内部的次级构造变形。为了厘清薄皮构造内部的次级构造特征及变形过程,在盐岭东部以高精度SPOT遥感影像为指导,结合野外工作,对各级断层进行了细致调查,详细描述记录了其特征。经综合对比分析认为,盐岭东部断层(组合)类型主要包括背斜顶部局部正断层组、高角度逆断层及大型走滑断层,走滑断层周边偶见小型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这些断层的演化过程大致为:第四纪以来,在印度-欧亚板块强烈碰撞背景下,印度板块北部南北向挤压应力场导致了薄皮构造的形成;其后,南北向挤压使得薄皮构造整体发生波浪式连续褶皱,宽缓褶皱顶部形成了局部拉张应力,导致倾向相反的局部正断层组的形成,随着挤压的持续,部分正断层被迫发生反转,形成高角度逆断层,随着挤压进一步加剧,形成了北西向、北东向走滑断层,切割了南北向构造线,形成盐岭东部现今典型的"倒三角形"地貌。  相似文献   
43.
以宁东煤田马家滩矿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层序的划分与对比,建立马家滩矿区延安组层序地层格架,以三级层序为单元,恢复各层序的古地理格局。结合矿区煤岩煤质分布规律,发现煤岩煤质的平面和垂向分布特征受层序-古地理控制作用明显。平面上,矿区南部形成于三角洲平原环境的煤层镜质组含量较高,受物源区的控制,灰分分布北高南低。垂向上,不同层序间随着沉积环境的演化,煤岩组分和灰分随之变化;同一层序不同体系域对煤岩组分含量的影响具有分段性,湖侵体系域后期最有利于镜质组形成,低位体系域则不利于镜质组的形成。   相似文献   
44.
通过在九寨沟县聚宝山不同位置处布设微震监测仪器,采集到了九寨沟MS7.0级地震后几次典型的余震监测数据。对地震动监测剖面上1#(1414 m)和2#(1551 m)监测点的余震加速度响应数据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1)孤立突出山体的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各监测点的水平向加速度幅值一般要大于竖直向;(2)在地震过程中,聚宝山近SN走向的山脊沿水平东西方向震动更为猛烈,即沿东西两侧发生猛烈"甩动",形成沿山脊走向发育的地震裂缝。对余震监测数据的研究证实了斜坡地震动方向效应的存在,聚宝山山顶处的2#监测点水平东西向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明显强于其他方向,地震波能量在水平东西向上得到显著放大,因而坡顶处建筑物也更容易沿该方向发生破坏,证明了局部地形对斜坡地震动力响应具有控制效应;(3)2#监测点竖直向主频值主要为6~12 Hz,水平东西向主频值主要为5~8 Hz,水平南北向主频值主要为5~10 Hz,其水平东西向主频率值主要为低频成分;相较于1#监测点,2#监测点各向的主频值发生明显衰减,即随着高程的增加,地震动主频值呈现出减小趋势,在斜坡上部地震波以中低频为主。通过进一步地计算分析得出,九寨沟地震诱发单薄山脊、条形山体、多面临空山体等地形放大效应与地震波半波长密切相关,斜坡在局部地形尺寸与地震波丰富的波长成分的耦合作用下,地形放大效应显著,山体震害发育。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余震对山体的地震动响应规律,在九寨沟薛家坝斜坡山体安装地震台阵,对斜坡表面以及斜坡内部不同深度地震动进行监测研究。MS3.2级余震触发了山脚及山顶4台强震记录仪,数据揭示:位于斜坡表面凸出位置的山体地形,地震的放大作用明显,同时水平向的加速度峰值大于垂直方向;对比山脚,斜坡表面2#-1监测点加速度峰值PGA最大,阿利亚斯强度值放大5倍以上,放大效应最大的方向在垂直向,加速度达到2.48倍,阿利亚斯强度达到5.24倍;随着向山体内部水平深度的加深高位放大效应逐渐衰减,PGA最大值由洞口2.48下降到2.03,阿利亚斯强度响应系数最大值由洞口5.84下降到3.92;自坡体表面水平向内,各监测点加速度峰值逐渐减小,在0~25 m内自坡表面向内加速度峰值下降最快,坡体内部下降幅度变小;傅氏谱表明,山脚的频率成分范围0~50 Hz,主频值大小为23 Hz左右,2#-1监测点频率范围较山脚未有明显变化,但主频值明显减小,在5 Hz上下;在斜坡上洞口傅氏谱频率成分复杂,随洞口向洞内水平加深,各监测点幅值及频率成分逐渐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加速度幅值的增大,地震动能量会呈几何倍数的增加,且山体表面是地震动能量最大的位置,若短时间振动能量超过岩体的强度,则会出现崩塌、滑坡,同时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综合分析那里沟铅锌矿成矿物质、围岩蚀变和构造特征表明:那里沟铅锌矿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为石龙洞组地层,该组白云岩易蚀变为铅锌矿的形成和储集提供有利条件,而构造裂隙为铅锌矿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和储集空间。那里沟铅锌矿类型为层控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47.
煤系中广泛存在与煤炭成因具有紧密联系的多种矿产,按照其特性和用途可分为煤系能源矿产、煤系金属矿产、煤系非金属矿产,其中一些矿产的经济价值甚至远远超过煤炭资源本身。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长期以来忽视了对煤系矿产的综合评价和勘查,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对煤系矿产资源概念的厘定、煤系矿产赋存特征及资源分布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煤系矿产资源研究及勘查开发方向,为我国煤系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8.
柬埔寨KW铜金矿床产于安山质火山岩中,矿化受NE-NNE向断裂控制,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化;矿体一般长80~640m,厚0.13~7.05m,品位Cu0.56%~3.48%,Au0.36×10-6~2.56×10-6;矿石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毒砂为主,非金属矿物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等,近矿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矿区安山岩属高钾低钠的钙碱性岩类,矿石与安山岩有相似的稀土配分特征,显示成矿与安山质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区青磐岩化、细脉状石膏较为普遍,显示可能存在与次火山岩体有关的蚀变岩型矿化,该类型矿化是下一步找矿突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9.
李云飞  韩聪聪  刘君 《海洋工程》2022,40(1):141-148
水上浮式结构都需要锚固基础来定位.动力锚依靠重力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安装,是一种自安装锚固基础,具有安装过程简单高效的优点.通过1g模型试验研究了自行研制开发的板型动力锚在斜坡地基上的沉贯过程,分别考虑了基床坡度、锚柄方位和贯入速度对锚最终偏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床的坡度越大,锚的最终偏角也越大,但基床坡度对动力锚最终偏角影响有限,对动力锚的安装和承载能力影响较小.当贯入速度相同时,锚柄平行坡面时锚的最终偏角最小,锚柄指向坡外时锚的最终偏角最大;当基床坡度相同时,锚的贯入速度越大,锚的最终偏角越小.  相似文献   
50.
基于2014年秋季(11月)在黄海海域所获取的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数据,研究了黄海海域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征等。调查海域共发现71种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隶属于32科45属,其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78inds./m2和2.33g/m2。IRI值最高的物种为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在23%的相似度水平上,可以将大型底栖甲壳类划分为六个群落。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丰度与水深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底盐呈显著正相关,与底温呈显著负相关。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的物种数占比在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中变化不大,都在30%左右。BOPA指数表明,调查海域底栖生态环境整体良好,仅黄海中部和南部部分站位可能存在中度扰动;BOPA指数能较好地评价研究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