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310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塔里木盆地在二叠纪曾发生强烈火山活动,盆地内部广泛发育火山岩,前人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专门针对火山口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岩浆沿着火山通道运移至火山口溢出,运移过程中对储层有着明显改造作用。根据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顺南地区火山口地震勘探方法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火山口在地震剖面上具有圆顶状、眼状、坑状等形态;根据岩性岩相识别法、厚度分析法、地震识别法及断裂构造分析法在平面和剖面上确定了火山口具有发育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厚度较大、低相干圆点状异常及火山岩层同相轴下弯等特征。此外,对三维地震区内火山口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火山口位置与奥陶系强振幅异常分布有一定相关性,即都受到多组断裂交汇及断裂密集程度的控制;研究区内火山口多位于东部S4井和S5井之间区域,平面上呈不规则圆形,直径多为200~500 m,各火山口间距多为2~4 km,在相干平面图上可见18个火山口,其中8个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52.
玉溪滑坡泥石流与降水关系及气象预警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玉溪市的乡镇加密雨量站,分析2004-2006年不同地质结构山体滑坡泥石流与降水的关系.提出乡镇雨量点在气象地质灾害中三站平均雨量应用方法,重点分析了触发滑坡泥石流的降水类型、降水强度和地质结构.得出不同地质结构和降水条件下的滑坡泥石流等级预报指标,结合降水预报和实况降水的基础上建立玉溪市山体滑坡气象预警预报等级.2007年度试运行中准确率达83.3%,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853.
浦口期沉积范围遍及下扬子区。岩性组合南北分带:南部残留层薄且颗粒粗,北部残留层厚且颗粒细。沉积相类型包括: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滨湖相、浅湖相、深湖相。改造该区沉积盆地外貌的是南象运动和燕山运动的Ⅰ幕、Ⅳ幕和Ⅴ幕。古地理演化以库拉-太平洋板块向NNW向消减作用为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854.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遥感技术为土地利用动态调查提供客观、快速的时空信息,但是,目前国内还无有效的方法和模型对遥感监测结果进行组织,从而限制了遥感监测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本文采用分段编码、分层存储的数据文件组织方式,利用转移矩阵作为变化信息的组织模式,基于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的Path技术提取分层图斑边界,并将图斑的矢量和属性数据整合于CTG(Composite Theme Grid)格式的开放文件中,方便了数据的综合查询,提高了数据的使用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855.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期次划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据火山作用方式、火山形貌及风化程度、火山喷发产物与沉积地层以及火山机构之间的相互叠置关系 ,结合同位素年龄 ,可分为德义岭、道堂、杨花、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等 6期 ,其中德义岭期为中更新世 ,道堂和杨花期为晚更新世 ,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期属全新世。不同期次具有不同的火山活动方式、喷发强度及火山结构类型。德义岭期火山活动以溢流为主 ,火山锥为低缓的熔岩穹丘。杨花期为射气岩浆爆发作用形成的低平火山。雷虎岭与马鞍岭期主要形成由碎屑锥和熔岩流组成的夏威夷式火山 ,熔岩流构造类型以结壳熔岩为主  相似文献   
856.
西天山北部晚古生代火山-浅侵位岩浆岩40Ar/39Ar同位素定年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西天山火山岩属玄武安山流纹岩建造,钙碱性(中钾、高钾)和橄榄玄粗岩系列。其^40Ar/^39Ar年龄范围为250~306Ma,以260~290Ma为高峰值。浅侵位岩浆岩属偏碱性、碱性岩石或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40Ar/^39Ar年龄范围为260~290Ma。综合Ar—Ar和Rb—Sr、U—Pb年龄资料,西天山地区火山—浅侵位岩浆活动高峰期发生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40Ar/^39Ar坪年龄资料还显示了晚二叠世、侏罗纪—早白垩世的热事件信息。对区内高钾钙碱性火山岩、橄榄玄粗岩和埃达克质岩石等富碱火成岩的年龄测定表明,本区构造格架的重大转折——由俯冲、碰撞造山的挤压,转向后碰撞的伸展、拉张——发生在石炭纪末—早二叠世(250~300Ma)期间。  相似文献   
857.
858.
岷县-卓尼5.2级地震与地电前兆异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肃省内地电数字化资料观测结果,对2003年11月13日10时35分发生在岷县-卓尼Ms5.2地震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震发生前,地电前兆出现了18项短临异常,对这些短临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临震异常较为明显,从异常开始至结束表现为时间短、幅度大、恢复快这一特点。可为地震短临预报提供重要的参考判据。  相似文献   
859.
库鲁克塔格地区巷古勒塔格组瘤状灰岩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云风  程日辉  王璞珺  刘万洙 《新疆地质》2006,24(4):361-364,I0010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巷古勒塔格组发育瘤状灰岩,是一种深水沉积序列.本区瘤状灰岩形成于台缘斜坡带,滑塌重力流改造原岩形态,并分为富泥型、过渡型及富灰型3种类型.富泥型瘤状灰岩沉积在CCD线之下,受深度海水溶解作用改造.过渡型瘤状灰岩形成在CCD附近,受海底底流和深度海水溶解的双重作用改造.富灰型瘤状灰岩形成在CCD之上,受周期性的重力流作用的改造和海底底流的溶解作用.岩性组合表明,早奥陶世库鲁克塔格地区处于迅速海侵阶段.  相似文献   
860.
区域化探成果,尤其是不同元素地球化学图的地质解译,可作为青海北巴颜喀拉山地区地质填图的重要辅助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填图精度。研究发现:某些稀有、稀土元素(如Y、Nb等)以及亲硫元素、铁族元素(如Cu、Zn、Cr、Co、Ni等)在巴颜喀拉山群不同层位的规律性含量变化,可作为巴颜喀拉山群内部划分以及区域地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利用某些元素异常沿断裂呈斑点状、串珠状分布的特点(如Sb、Hg、Bi、Pb等)及较平直的化学分区接触边界(如Sb、Bi、As、Pb等)来推测、填绘断层,尤其在浅覆盖区识别、填绘隐伏断裂和区域性断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