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52.
竖井钻机目前已广泛用于大口径工程井及煤田竖井施工。其破岩滚刀的寿命直接影响施工效率和成本.因此,国内外都对提高被岩滚刀刀齿耐磨性作了大员研究工作。我们经过十余年的试验研究,研制出一种耐磨性极好的电焊硬质合金刀齿破岩滚刀,在破中硬以下砂岩的工况下,其使用寿命比进口破岩滚刀高三倍。  相似文献   
53.
滦县地区的近场地震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84年7—8月间在唐山滦县地区的12个观测点上使用PDR—1型数字地震仪进行近场地震观测所得资料初步分析,认为:滦县小区域地震相对密集并与大区域北东向的地震分布不同,震中呈北西向分布并指向7.1级地震震中。人工地震测深资料推断的唐山断裂Ⅰ对唐山地区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而滦县—乐亭断裂可能为一垂直断裂,它可能控制着滦县小区域的小震活动。  相似文献   
54.
55.
张洋洋  刘峰  石林 《江苏地质》2021,45(1):64-68
为了在苏北地区取得石墨矿找矿新突破,在双湖地区开展了激电找矿工作及方法有效性探讨。双湖石墨矿化体赋存于东海岩群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内,区内含石墨岩石相对于围岩具有明显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特征,具备开展激电测量的物性前提。通过对该石墨矿区进行激电测量工作,获取了石墨矿石的电性参数,圈定了4处激电异常。对重点异常进行激电测深评价、槽探及钻探验证,石墨矿化体与激电异常吻合度高,见矿情况良好,表明激电方法在苏北超高压变质带寻找石墨矿较为有效,苏北地区尚有10余处石墨矿(化)点,成矿前景不明,应用该方法可初步了解苏北地区石墨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6.
海湾扇贝幼虫变态过程中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及人工诱导后海湾扇贝 (Argopectenirradians)幼虫体内去甲肾上腺素 (NE)、多巴胺 (DA)和 5 羟色胺 ( 5 H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海湾扇贝幼虫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在变态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变态前为 2 35 2pg/mg湿重 ,变态后为2 770pg/mg湿重。多巴胺和 5 羟色胺含量在变态前 (第 1 3天 )急剧增加 ,比第 1 2天的幼虫分别增加了 2 .8倍和 4.7倍 ,变态后急剧下降 ,变态后幼苗比第 1 3天的幼虫分别降低了 2 5 .1倍和 1 6.4倍。海湾扇贝幼虫体内DA∶NE比值和 5 HT∶NE比值在变态前后变化剧烈。DA∶NE比值和 5 HT∶NE比值在变态前 (第 1 3天 )急剧增加 ,比第 1 2天的幼虫增加了 3.0倍 (DA∶NE)和 5 .0倍 ( 5 HT∶NE) ;变态后急剧降低 ,变态后幼苗比第 1 3天的幼虫降低了 2 9.8倍 (DA∶NE)和 1 9.5倍 ( 5 HT∶NE)。海湾扇贝幼虫经氯化钾和氯化钙诱导 2 4h后 ,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 5 羟色胺以及DA∶NE比值和 5 HT∶NE比值均有所降低。本实验的结果表明 ,多巴胺和 5 羟色胺可能启动了海湾扇贝幼虫的变态过程。  相似文献   
57.
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深基坑群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武汉绿地中心深基坑群井抽水试验,探讨武汉长江一级阶地地区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深基坑涌漏的组成及其渗流规律,并提出了新的数学模型,计算基坑侧壁涌漏量。试验及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深基坑涌水量的组成除封闭基坑内含水层所含孔隙水之外,还有基坑侧壁的涌漏和基坑底部涌漏两部分,其中以基坑底部涌漏为主。基坑底部涌漏又包括基岩裂隙水和以基岩裂隙为通道绕渗补给的孔隙水。在涌漏初期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涌漏点进入坑内时,在水平方向上以某一弧度的扇形模式扩散;基坑底部基岩裂隙水及坑外地下水通过基岩裂隙通道垂直向上补给。当存在涌漏点时,基坑内外水位变化会出现明显的异常。  相似文献   
58.
马昊  黄达  石林 《工程地质学报》2020,28(6):1160-1171
三峡库区巫峡龚家坊至独龙一带存在大量反倾不稳定边坡,多具有薄厚互层和软硬相间的岩体结构,边坡高度普遍在500 m以上。现场调查表明独龙7#边坡(D7)具有明显的“S”型柔性变形现象。为探明反倾边坡“S”型变形破坏机制,以独龙段反倾边坡为依托,从边坡的岩体结构调查、破坏模式概化、监测资料分析、变形破坏模拟等角度对软硬互层反倾高边坡的破坏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调查与无人机倾斜摄影,建立了边坡的三维模型,进而提取航拍数据,获得了岩层厚度、断距等的统计规律;基于断距-层厚统计规律,通过离散元软件UDEC对库水软化作用下D7边坡“S”型变形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1)独龙段边坡普遍具有陡倾内逆向层状结构,发育3组结构面,岩体被切割成块;(2)根据软岩占比,可将独龙段边坡分为2类:A类边坡软岩层占约20%,断距/层厚值分布于0.7~2.8区间,并集中于1.2~1.8;B类边坡软岩层占比约10%,断距/层厚值分布于0.5~3.3区间,并集中于0.6~1.5;A类边坡岩体长细比更大;(3)长期监测表明,边坡在库水位低值时位移量大,D7边坡位移持续增大,潜在整体失稳;(4)离散元模拟表明,边坡破裂面自坡脚延伸,中部硬岩区起到支撑并抑制上部变形的作用,边坡硬岩区与软岩区的差异变形以及变形体不同部位惯性的差异是导致岩层“S”型变形的主因,最终分别过“S”形岩层两个反弯点形成两条剪切带,形成自下而上的柔性弯曲-滑移型破坏。(5)断距-层厚比(S/T)可影响边坡破坏模式,比值越大,反折变形区与坡脚垮塌区越小,当S/T≥2时,S型变形不再发育。  相似文献   
59.
60.
三峡坝区非对称共轭低缓角度剪破裂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岩石摩擦流变学理论指导下, 运用构造解析方法, 在三峡坝区岩体内多期的、复杂的破裂系统中, 识别出一个不对称的共轭低缓角度剪破裂系统.几何学和运动学标志证明, 这个影响大坝深层和浅层抗滑稳定性的共轭剪切破裂系统形成较早, 受岩体非均一性制约, 被后期破裂系统切错和改造, 是高流体压力控制下非对称共轴变形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