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342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45篇
  1975年   46篇
  1974年   6篇
  1966年   17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战洪图     
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指引下,我县人民以更大的干劲,奋战七月,插好晚稻,夺取晚稻大丰收。正在这一重要时刻,我县遭  相似文献   
52.
“冻煞樟树脑,晒煞沿山稻”,是鄞县地区普遍流传的一条天气谚语,它的含意是:腊月天气奇寒,预兆夏季干旱。我们以这条谚语为线索,用本站1954—1972年19年资料,分析验证腊月冷暖与夏季少雨干旱天数的关系,并通过显著性检验,发现两者关系较好,可以用来作预报。  相似文献   
53.
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只有对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全面的鉴定,掌握其分布和变化规律,才能确定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种植制度,合理的布局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充分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农业气候区划就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科学工作。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原则 1.省级农业气候区划是为省级农业区划提供气候依据的,因此,它必须密切结合本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抓住带关键性的农业气候问题,作到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2.区划应综合考虑农、林、牧的需要。在当前条件下,第一步先进行农作物种植业的农业气候区划。 3.分析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要考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即既要分析可能利用的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又要考虑某些限制性因子,如低温、春旱等。  相似文献   
54.
本试验系在1962—1963年期间,利用广东晚季普遍栽培的代表品种,进行了大田和盆栽分期播植,并观察了气象条件和结实状况的关系,获如下结果: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花粉充实期对不良的气象条件最敏感。低温能使花粉发育不正常或丧失生命,这是大量空粒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减数分裂期三天内平均温度低于22℃,最低温度平均低于17℃,空粒率显著增加,达到30%;平均温度低于21℃,最低温度平均低于16℃,空粒率大于50%。在花粉充实期五天的平均温度为23℃,最低温度平均为18.5℃时,空粒率开始增加,达到15%。 2.半实粒产生的条件是很复杂的,初步探明低温对影响籽粒充实状况的根伤流量有较明显的影响,10厘米土温低于24℃,根伤流开始减少,温度低于20℃,根伤流量接近停止。  相似文献   
55.
我地广大群众有看“风缆”预报台风的经验。多年来,我们向群众学习,通过实际观测验证,在看“风缆”预报台风方面,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风缆”是指在日落处射出的光带,根据它的颜色深浅,粗细和清晰程度,过天顶与不过天顶、收得快慢,以及出现方位偏北还是偏南等,可以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对本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6.
我们气象台站在求算露点温度时,一般都是先用干、湿球温度和本站气压在气象常用表(第一号)中,查出相应的绝对湿度,再用查得的绝对湿度查出露点温度。 由于发航危报的时间性较强,求露点温度时,要查几次表就比较匆忙。能不能改变这种繁琐的求法,在保证编报的正确性的前提下,用干、湿球温度值直接求得露点温度呢?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