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森林病虫害是林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是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给林业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左右。我省是南方重点林业省份,森林病虫害的多发地区,每年因其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林业灾害损失的70%,因此,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减轻灾害损失,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省林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林业资源的培育和保护,优化结构,积极推进林业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阶段。在这样…  相似文献   
72.
煤层气资源条件及储层物性特征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开展煤层气藏地质建模,厘清煤储层在空间上的展布特征,解释单井产能差异,可为煤层气选区、布井提供理论依据。以山西保德Ⅰ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煤心含气量实测数据和试井渗透率测试,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和变形F-S渗透率计算公式建立研究区含气量和渗透率反演模型,完成162口煤层气井含气量和渗透率测井数据的分析。进一步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建立研究区含气量和渗透率模型,由模型计算结果表明:4+5号煤层的含气量为2.0~5.2 m3/t,平均3.3 m3/t,8+9号煤层含气量为2.4~9.2 m3/t,平均5.1 m3/t;4+5号煤层渗透率为(0.8~9.8)×10-3 μm2,平均6.1×10-3 μm2,8+9号煤层渗透率为(2.8~11)×10-3 μm2,平均7.3×10-3 μm2;保德Ⅰ单元总体表现为低含气量、高渗透率的煤层气藏开发单元。基于建立的地质模型,进一步分析研究区煤层气储层等效含气量、资源丰度、含气饱和度等平面展布规律,对比分析2口典型井(B1-X1和B1-X2)的地质条件,发现B1-X1井各项参数均优于B1-X2井。从过井剖面和生产曲线可以看出,影响两井产能差异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条件和储层物性条件,其中后者起决定性作用,B1-X1井条件明显优于B1-X2井。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渗透率差异是影响煤层气开采的关键参数,而煤层气资源丰度和吸附饱和度是评价煤层气井维持高产和长时间稳产的重要因素,煤层气开发前需查明煤储层主要地质条件和物性参数,为煤层气开发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煤矿水害严重制约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发。针对我国煤矿开采面临的典型顶板、底板和老空水害问题,现阶段矿井水害防治主要开展水害危险性评价、涌水量预测、水害监测预警及水害探查与治理等工作,智能化程度不高。为了解决煤矿企业现场水害防治不同阶段研究与决策的智能化需求,通过将煤矿水害防治与“大数据”“数字化矿山”“互联网+”“云服务平台”等新理念、新技术进行融合,设计开发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矿井水害防控远程服务云平台,实现水文地质信息管理、水害风险分析评价、水害防治方案设计、水害监测数据分析与智能预警、水灾事故辅助决策以及随时随地多部门多端协同,构建形成“互联网+水害防治智慧服务”新模式。矿井水害防控远程服务云平台实现了煤矿水害防治方案的科学、快速、精准制定,提高了矿井水害防治技术工作管理水平,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74.
东天山康古尔金矿床成矿物源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连昌  姬金生 《现代地质》1998,12(3):380-387
康古尔金矿床属晚古生代火山岩区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石中铅为正常铅,热液系统硫同位素组成为陨石硫型,矿石中碳、钕同位素组成具深源特征,同时矿石与火山岩围岩中的Si、Sr、S、Pb等同位素组成相近,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体围岩———火山岩,晚期有少量来自矿区附近的侵入岩。铅、锶同位素组成反映成矿过程中也有少量壳源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75.
厦门湾台风浪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第3代海浪模式SWAN,充分考虑风能量输入、白浪效应、水深诱导的波浪破碎、底摩擦、波一波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等物理过程,以0604号“碧利斯”台风为例,模拟了厦门湾台风浪场的分布特征。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浮标测站实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浪高模拟值与实际台风资料相符较好,可以为该海域台风浪的模拟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76.
钦-杭成矿带典型矿种及其矿床分布总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7.
胶莱盆地西南缘发育的青山群火山岩以中-中酸性为主,属同源岩浆喷发;岩石具有高硅、高钾、富铝、贫铁钛特征;微量元素Nb、Ta亏损,Zr、Hf较富集,岩浆来源于下地壳,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稀土元素配分图具右倾特征,轻稀土富集,Eu异常不明显;岩浆演化特征以部分熔融为主,区内火山岩碱度指数A·R值小于4.0,判断研究区青山群...  相似文献   
78.
浮游植物不仅在食物链中充当贡献者,也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一些种类在某些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形成有害藻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赤潮异弯藻是形成有害藻华的典型物种,其藻华发生时会造成养殖鱼类大面积死亡,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有害藻华发生的规模和频次总体呈增加趋势,且相关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均能刺激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本文主要从赤潮异弯藻物种鉴定、基础生物学研究、生态学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该物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关展望,以期为赤潮异弯藻的藻华形成机制研究、藻华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80.
首次报道了闽东海域分布的3种石珊瑚,分别为造礁石珊瑚陀螺珊瑚(Turbinaria sp.)、非造礁石珊瑚猩红筒星珊瑚(Tubastrea coccinea Lesson)和1个珊瑚待定种,其中陀螺珊瑚和1个珊瑚待定种为中国新记录.珊瑚分布面积约3.24km2,主要呈零星斑块状分布在岛礁周围水深2—25m近岸岩礁区.2012年5~8月对闽东台山列岛和星仔列岛4km2范围内的55个岛礁近岸海域进行4个航次的调查表明,珊瑚的分布总体上南部的台山列岛海域分布数量多于北部的星仔列岛,海岛东部海域略多于西部.研究认为,闽东海域发现陀螺珊瑚说明其分布主要受台湾暖流的影响,揭示我国大陆沿岸造礁石珊瑚分布北缘可能扩展到台山列岛和星仔列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