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大气科学   89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1951—1990年全国160站年、月平均气温和总降水量,的资料序列,计算和分析了我国近40年的气候变化,讨论了我国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计算了各站的年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探讨了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OSU-AGCM大气环流模式,对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异常与夏季江淮流域暴雨形成的关系进行了数值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下垫面热力状况的异常对东亚环流形势及云量分布异常的影响是形成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持续性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青藏高原异常热力强迫还可以引起大范围云量的异常分布和云量异常区类似于二维Rossby波列没大圆路径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正交函数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进行了天气统计学分析以后,本文进一步利用更新了的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指出,原始资料经过中心化处理后,在所对应的时空尺度上,自然正交函数是稳定的。在这一分析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如果所分析的随机过程是平稳的,则其对应的自然正文函数是稳定的。从而为以自然正交分解方法为基础的预报问題提供了物理基础,并可以大大节省计算工作量。本文还对气象上使用自然正交分解方法的若干问題进行了讨论,为有效地使用自然正交分解方法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气候异常对于国计民生关系很大。进入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天气气候异常频频出现。研究气候振动规律及其预测方法已成为近代气象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气温是描写气候状况的一个最基本的物理量,气温的多年振动反映各地气候的振动。本文通过绘制我国各地历年一、四、七、十各月的气温距平累积曲线揭露上世纪末以来我国气候振动的若干事实,利用1951—1976年500毫巴北半球逐月平均图资料对引起我国气候振动的环流条件进行了分析,以求对气候振动的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得到的前五项自然正交函数的时间系数出发,利用互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候平均环流演变与我国大范围候平均温度的关系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得到了凝聚函数显著的主要频带;初步探讨了这种关系的时空结构。这对于深入认识长期天气过程和以环流演变为因子的候平均温度的预报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混合多项式展开方法是用切比雪夫(Чебышев)多项式与三角函数乘积的级数展开一个纬带区域上气象要素场的方法。它兼有富里埃(Fourier)级数展开、切比雪夫多项式展开和球函数展开的一些优点。本文用混合多项式展开高度场,讨论了展开的精度,并介绍了这种方法在研究大气环流方面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已揭示的夏季(6、7、8月)海洋与冬季(12、1、2月)大气的热力遥相关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参数化形成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夏季6月海洋与冬季1月大气的热力预报方程出发,分析了海气非同步影响函数的时间变异性,确定了数学模型的稳定性,由此进行了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大气非绝热热流量距平、温度距平的长期预报试验。非独立和独立预报表明:利用海气热力遥相关的长期天气预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冬季(12,1,2月)乌拉尔山地区月平均阻塞形势集中出现的范围和强度定义了一个阻塞指数。相关分析表明:乌拉尔山月平均阻塞与中国月平均气温有较大的负相关关系;它和全球海表温度之间存在三个明显的高相关海区;北太平洋热带东部海区,北大西洋热带和中纬度海区以及阿留申群岛西南方的海区。应用两层原始方程谱模式,在以上3个海区上空加入理想的非绝热孤立热源强迫分别做数值试验。结果表明:3个海区上空的非绝热孤立  相似文献   
19.
1991年江淮暴雨期间环流异常的动力延伸预报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利用T42L9模式对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暴雨期间旬和月平均环流异常的动力延伸预报(DERF)试验和利用OSU-AGCM进行青藏高原热力异常敏感性试验的结果,指出T42L9模式对造成暴雨的环流异常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并证实高原的热力异常是引起江淮暴雨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亚洲50O毫巴候平均环流得到的前五项自然正交函数出发,用其时间系数表征候平均环流的演变,分析了候平均环流与候降水量的同期相关并阐明其天气学意义;利用互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候平均环流与候降水量的关系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得到了一些主要频带,初步探讨了这种关系的时空结构并对一些准周期振动进行了解释。通过分析,对降水的中长期预告选择因子的范围进行了讨论,为降水的中长期预告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