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大气科学   89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叙述了用天气-统计学方法制作中长期亚洲范围内大气环流型预报的一种客观方案。本方案是以统计学方法划分自然天气季节和对每个自然天气季节内的候平均环流型进行分类为基础的,着重点在于强调以认识大气中的物理过程为基础来选择预报因子。本文的结果指出,用经验方法制作长期天气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
63.
超长波活动规律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章基嘉 《大气科学》1979,3(2):99-108
一、引言 大气运动在空间上是多尺度的,时间上是多频率的。在整个北半球范围内,沿纬圈方向上波数为1、2、3的大气波动通常称为超长波。长波的水平尺度为几千公里,时间尺度为3—5天,而超长波的水平尺度在一万公里以上,时间尺度在10天以上。可见超长波是大气中时空尺度最大的一类波动。  相似文献   
64.
自1958年伯格(Burger)第一次提出超长波具有与长波不同的力学体系的看法以来,关于超长波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超长波活动与中长期天气过程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使人们感到有可能开始摆脱一直沿用短期预报延伸外推的办法来制作中长期预报的做法。我们认为:任何一次中长期天气过程,都必然会受到行星尺度环流的制约。正如《超长波活  相似文献   
65.
长期天气预报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天气过程是长期天气预报的对象。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首先应该弄清楚长期天气过程的基本物理性质,亦即首先应该回答下列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长期天气过程,它的时空尺度如何?它与短期天气过程有哪些原则性区别?构成长期天气过程的主导系统是什么?研究长期天气过程碰到哪些主要困难,其解决途径如何?本文根据国内外现有认识水平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从分析亚洲500毫巴候平均环流得到的前五项自然正交函数的时间系数出发,利用互谱分析方法,研完了候平均环流演变与我国大范围侯平均温度的关系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得到了凝聚函数显著的主要频带,初步探讨了这种关系的时空结构。这对于深入认识长期天气过程和以环流演变作为因子预报候平均温度提供了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67.
苏联近代概率统计天气预报方法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六十年代前期对概率统计预报方法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还只限于当时的中央预报研究所预报技术方法改进处。到了六十年代中期这方面的某些成果投入业务使用。同时,在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动力气象处和南北极研究所动力气象处先后开展了物理统计学中长期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并分别结合苏联欧洲南部和中亚干旱地区以及北极地区的天气预报业务进行试用。到了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初期一些加盟共和国的水文气象研究所也相继开展了统计预报方法的研究。在六十年代初期水文气象院校在加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教学的基础上,增  相似文献   
68.
本文应用两层位势涡度方程模式,模拟了在青藏高原和范围同它相当的热源场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扰动对对流层大气环流的影响。按热源区的地理位置分三种情形:一是与大地形重合,相当于高原热源;二是与大地形错开,相当于西藏东南—孟加拉热源;三是位在大地形以东,相当于黄海—日本热源。模拟得出的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的建立和季节性迁移,以及下层气旋系统及其切变线的主要特征,基本上反映出实际存在的天气学事实。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亚洲大气环流由冬到夏的季节变化过程,除了要考虑大地形的动力学效应外,下垫面的加热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加热场的三个热源区在环流季节变化过程中具有各自不同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一、引言对于认识大气行为和预报天气变化及气候趋势的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这里已无需强调。目前,在朝着L.F.Richardson(1922)提出的“人类梦想”的境界已经取得稳步进展的时候,对我们的前景和存在问题作一系统的评述,看来是有益的。预报地球大气的行为是对科学家们一种真正的挑战。大气运动是受一组可以表示成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的物理定律支配的。仅从这个角度来看,预报大气行为要比预报某种经济体系更可行一些,因为经济  相似文献   
70.
本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自1984年以来召开的几次规模较大的长期天气预报学术会议及海气相互作用的专题讨论会的报告和文集,简要地介绍了这方面的动态和主要进展。指出ENSO循环和季节内部振荡的观测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对加强长期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英国气象局用5层和11层大气环流模式进行长期预报试验的结果。这些试验表明,在长期数值天气预报中采用实测的海表温度对减小预报误差,提高预报技巧有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