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64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462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香港地区断裂构造的新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地区主要分布有北东东-近东西、北东和北西向三维断裂。北东向断裂分布全区,燕山期有过强烈活动,第四纪早-中期仍有过活动,以后的活动性不明显。其余两组构造虽然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但在新构造运动中为一组共轭构造。在晚更新世(距今9-11万年)仍有明显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性相对较弱,全新世滑动速度为0.6-0.9mm/a  相似文献   
22.
对太平洋北部持续性异常的研究表明,正、负异常的形热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演变过程十分相似,它们都始于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距平形势的变化,并在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出现一规则排列的距平异常区域,东亚及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太平洋北部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对东亚特别是中国夏季的天气异常有重要影响。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夏季太平洋北部大气环流发生持续性异常与太平洋中低纬的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3.
辽南庄河——凤城断裂构造变形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河-凤城断裂走向北东,形成于早中生代,属辽南区域性壳断裂构造,规模大,变形强,活动期次多,对成岩成矿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降水中δD与δ^18O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6,18(4):360-365
根据对取自青藏高原东北地区部分降水样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分析,得到沱沱河站的大气水线(MWL)为:δD=8.25δ^18O+9.22‰,与全球平均MWL的差别较小;德令哈、西宁站的MWL分别为:δD=5.86δ^18O-27.28‰和δD=6.96δ^18O-30.19‰,均与全球平均MWL差别较大。这主要归因于水汽源地的非平衡蒸发和凝结物在非饱和大气中降落时的非平衡蒸发。上述地区的过量氘Exd  相似文献   
26.
金的气相迁移探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金能生成单原子蒸气金,也能生成气溶胶金,近年又有人认为存在金的气态分子Au2。由于纳米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温度低,在于球内部的温度条件下,丰度值极小的金、稀有元素、贵金属及某些化合物将会气化或生成气溶胶,以地球排气作用的方式迁移到地壳的表层或大气中。  相似文献   
27.
武夷山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武夷火山铀成矿带中的主要铀矿床的共同点是都具有花岗岩基底岩石。选择富城和高溪两花岗岩体进行地球化学研究。这两个岩体均为复式岩基,其主体岩石都形成于印支晚期(高溪:214.6Ma;富城:203~226Ma)。岩体中的长石为微斜长石;黑云母为铁云母和铁叶云母。岩石化学表现为富硅、偏碱和铝过饱和的特征。微量元素Co、Ni、Cr、Sr、Ba含量和Sr/Ba比值较低,Rb、Nb、Pb、Zn的含量和Rb/Sr比值高。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的比值高,并有强烈的铕亏损。高溪和富城两岩体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高(分别为0.71239和0.7198),钕同位素组成低(-6.62~-12.84),这些表明高溪岩体属改造型花岗岩。两岩体中活性铀的比例高,特别是在蚀变作用中活性铀的比例增加。铅同位素追踪研究表明,在蚀变过程中岩体中的铀发生了大量的丢失。矿石铅同位素和岩体铅同位素都位于造山带的演化线附近,且矿石铅、火山岩铅、花岗岩铅及基底变质岩铅同位素组成呈线性关系,据此认为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分别是形成570和6722矿床主要铀源体之一  相似文献   
28.
毛洋头铀(银,钼)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洋头铀矿床的(H、O)同位素特征表明:早期矿化热液主要为岩浆水,而晚期矿化热液则主要为大气降水。铅同位素组成反映该矿床中铅为不同来源的混合铅。C、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且与火成岩的C、S同位素组成相当,说明矿床中的碳和硫主要淋取于火成围岩或源于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29.
从层序地层学研究试论华北地区寒武系与奥陶系分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季强  章雨旭 《地质论评》1997,43(3):241-248
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过渡沉积可划分为三个层序:凤山层序、两河口-红花园层序和大湾层序,凤山层序与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之间的界面为Ⅱ型层序界面(SB2),而两河口-红花园层序与大湾层序之间的界面为I型层序界面(SB1)。华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应置于两河口-红花园层序的海侵体系域的下界面,在徐州地区为三山子组(狭义)与韩家组之间,在北京西山为韭园组微晶丘与冶里组之间。  相似文献   
30.
山西地堑系的最新水平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山西断裂带布设的GPS监测网的6期复测资料(1996—2001),分析了山西断陷带的水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整体呈现逆时针的差异活动,主压应力场的方位角为72°,断裂两侧不存在明显的走滑运动。2001年的运动显示,代县附近是差异活动的分界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