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394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动物体内青石棉纤维变化特征的显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棉纤维粉尘注入动物体内后,一部分形成石棉小体或石棉斑,一部分仍为裸露纤维。石棉小体内的纤维表面基团和组织内的某些蛋白反应可形成新的表面介体。粉尘在动物体内引起的动物病变主要是纤维化组织包裹和间皮瘤,机体以吞噬、包裹、缠绕,或以生化溶解方式排解粉尘。纤维自身则出现变短、尖部圆化、折断、分叉现象,也可以出现溶解、迁移、表面化学反应等。肺泡内纤维的碳酸盐化现象是体内纤维溶解和反应的新方式。动物体内间皮瘤可生长在注入部位也可在非注入部位,某种毒性衍生物质的生成和迁移是引起病变的主要原因。体内纤维粉尘的溶解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细小粉尘易于溶解和迁移。体内粉尘的膜阻滞现象在腹膜、胸膜上较为常见,在膜部位不易生成间皮瘤,肿瘤多引发在膜的内侧。但膜可以弱纤维化包裹。  相似文献   
12.
13.
胡文清  郑颖人 《地质与勘探》2003,39(Z2):127-130
软弱围岩中的初期支护采用网喷混凝土已成定式.文章对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物理力学性能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从技术、经济及综合效益上与普通网喷混凝土作了全面比较,指出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单层永久衬砌是未来隧道与地下工程支护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各种后成合晶及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为参考标志,将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的交形序列分成两个部分。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前的变形为早期变形,是在大陆深俯冲和碰撞条件下发育的超高压变质变形组构。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后的变形为晚期变形,是在超高压岩石折返剥露过程中,主要是在角闪岩相甚至绿片岩相条件下发育的。构造上江苏省北部东海县碱场合柯石英榴辉岩体,分为块状榴辉岩和面理化榴辉岩两种类型,分别代表超高压变质岩早期变形的两个构造阶段或世代(D1、D2)。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矿物组合、中小尺度及显微尺度下的组构特征,讨论了两者的几何关系和区域构造意义,强调指出,只有含柯石英榴辉岩的早期变形组构,才能记录和反映斜向大陆深俯冲及碰撞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隧道支护结构荷载作用的随机反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永全  张清 《岩土力学》1996,17(2):57-63
提出荷载-结构模式进行随机反分析方法,从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反算对应的荷载作用,可反推围岩抗力系数和覆土荷载的分布情况,以及作用于支护结构上各部位的外荷载。提出了以实测位移为基础的样条函数插值.以插值位移补充大量的实测值,满足了反分析所需众多的已知位移数。通过一施工实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6.
层析成像中的波形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基础上,用波形记录残差平方并建立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梯度优化,我们得出了介质速度的迭代公式。通过计算目标函数梯度我们可以对介质进行速度校正,从而获得反演解。经数值试验证明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7.
桐柏—大别造山带剪切带阵列的构造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增球  索书田 《地质学报》1996,70(4):315-323,T001
桐柏-大别造山带剪切带阵列经受长期的应变软化、应变局部化和变形分解作用,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岩,包括糜棱岩、变晶糜棱岩、半塑性糜棱岩和面理化碎裂岩等。糜棱岩普遍具二相糜棱结构或由相连的弱相基质或层分离强相残斑或布丁所形成的IWL结构。构造岩中显微构造各式各样,并具一定的组合形式和演化规律,反映了不同环境下主导变形机制的多样性及变形机制间转换的规律性。代表性剪切带岩化学成分变异的研究表明,除流体流动外,  相似文献   
18.
锚固洞室洞周应变分布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顾金才  明治清 《岩土力学》1997,18(A08):110-114
根据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锚固洞室的洞周应变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应变分布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乔春生  张清 《岩土力学》1997,18(A08):228-232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大团山矿床主矿体的整个回采过程,对永久保安矿柱和采空区顶顶围岩的稳定性等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合理的矿柱宽度和改善顶板采空区顶板稳定性的加固措施,加因回采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央造山带内两个超高压变质带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中央造山带内至少发育两个超高压变质带,一个是南阿尔金-柴北缘-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超高压峰期变质年龄为早古生代(500~400 Ma),代表扬子与中朝克拉通间的深俯冲和碰撞带;另一个是研究程度较高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峰期变质年龄主体是三叠纪(250~220 Ma),代表扬子克拉通内部的陆内大陆深俯冲和碰撞带。对东秦岭看丰沟及香坊沟的变质岩片详细岩石学和构造学研究以及先期造山带尺度的构造、岩石和年代学研究资料分析证明,南阿尔金-柴北缘-北秦岭超高压变质带,向东不能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的任一部分相连,包括南大别和西北大别超高压及高压变质岩石。相反,大别-苏鲁超高压及高压变质带,向西经桐柏山,横过南襄盆地延伸到南秦岭的西峡及商南一带。仅在东秦岭-大别山范围内,两个超高压变质带分别位于南丹断裂系南北两侧,沿造山带近平行延展,之间被一系列以断裂或剪切带为边界的岩石构造岩片相隔,不能构成横贯中国中部统一的巨型超高压变质带。任何有关中国中央造山带构造格架及构造演化模型的建立,均应考虑其内部发育两个时代和功能不同的超高压变质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