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研究了无机砷As(V)胁迫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lleri)培育水体中磷酸盐含量、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As(V)浓度梯度为0、7.3、10.2、23.9、45.2和114.0μg/L(分别记为Ctr和V1—V5),取样时间为2、3、5、7、14和21 d。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适当浓度As(V)暴露会促进牟氏角毛藻对磷酸盐的吸收速度,而较低浓度暴露时则反之。所有处理组中仅V2组在14d时藻细胞密度增至最大值71×104ind./m L,其它处理组在整个试验期间藻细胞密度变化均不显著(P0.01)。2 d时各组藻细胞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5 d时V5组显著升高(达102.16μg/108cell),而其它处理组却仍明显低于其初始值;21 d时,除V1组外各处理组均明显高于对照(50.63μg/10~8cell)。在As(V)暴露2 d时,处理组GS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3.23μg/10~8cell)(P0.01),且随着As(V)暴露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As(V)暴露对牟氏角毛藻GSH含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随着As(V)浓度升高基本呈降低趋势。As(V)胁迫可能会抑制牟氏角毛藻的光合作用和抗氧化活性,长期暴露还会对其生长繁殖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42.
基于CART算法的夏季干旱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判断干旱是否发生的标准,基于数据挖掘方法中的CART算法探究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北界、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准两年振荡(QBO)、东亚夏季风指数、夏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夏季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厄尔尼诺指数等多项气候因子与干旱的关系,构造分类决策树,得到干旱预报规则集,从而建立干旱的预报模型。预报模型以各项气候因子为输入变量,是否干旱为目标变量。根据1955—2012年商丘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资料计算出商丘夏季58 a的SPEI指数作为干旱判定指标;以同期的多项气候因子数据作为输入变量,随机选取46 a的数据得到7条分类规则集,分类准确率为86.96%。使用剩余12 a的数据验证,准确率高达91.67%。结果有力地证明了基于CART算法建立干旱预报模型的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以及与干旱研究理论的一致性,为干旱模型的研究及季节性预测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3.
基于光谱相似尺度的支持向量机蚀变信息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相似尺度(spectral similarity scale-SSS)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遥感数据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新方法.该方法选择青海两兰地区作为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典型研究区,利用该区域的Landsat7ETM遥感影像结合地面实况调查数据,从图像上选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点的光谱作为参考光谱,利用SSS方法提取训练样本,然后应用SVM算法进行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试验结果经野外检查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44.
分析了目前井位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PS导航定位技术的井位管理测量策略。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构建出井位测量与井位管理子系统,以有效解决利用第三方软件完成GP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产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转移使用等方面的诸多不便。实验结果表明,利用GPS技术进行井位测量和管理,可实时获取PVT数据,实时定位井位,提高了井位移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测量误差小于5m,为井位测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45.
以1996-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变差系数对我国3大地带及地带间地面交通线路密度的绝对差、相对差进行了测度,表明3大地带内部及地带间的相对差和绝对差都很大且存在扩大的趋势.区位熵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区位熵大于1的省域集中在东部,西部区位熵普遍偏低,尤其是西北地区的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域的区位熵都在0.5以下的极低水平.对主要人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表明:地面交通线路密度与经济、社会诸多因子的相关性都很强,其中与城市化水平的正相关性最强,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工业化水平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负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446.
利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采自中条山地区多个古铜矿冶炼遗址的冶炼产物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类硫化铜矿床相比,其显著特征为元素Se、Te、Bi、Sb、As、Ag、Hg、Au含量较低,甚至极低,且元素含量比值埘(Se)/w(Te)较高,w(Co)/w(Ni)很高。这些特征应可作为该地区古铜矿7台炼产物区别于皖南地区古铜矿的判别依据。研究发现。中条山炼渣的稀土配分曲线与中条山原生硫化铜矿的稀土配分曲线很相近,但不同于其氧化铜矿;从原生硫化矿→半氧化矿→氧化矿,部分微量元素似乎有一个逐步流失的规律。  相似文献   
447.
对北大巴山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毒重石矿床的顶、底板硅质岩及顶板上覆地层中的硅质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部分样品的硅、氧、锶及钕同位素研究 ,结果表明 ,赋矿硅质岩为叠加在正常陆源沉积背景上的生物及热水混合成因硅质岩 ;矿体底板、顶板与顶板上覆地层中硅质岩的沉积环境不同。矿体底板硅质岩沉积于受同生断裂控制的热水喷口的附近 ,类似于洋中脊附近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 ;矿体顶板硅质岩沉积于热水活动明显减弱的环境 ,类似于大洋盆地构造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 ;矿体顶板上覆地层中的硅质岩基本没有受到热水活动的影响 ,沉积于盆地边缘的构造环境 ;而矿床在时间上形成于盆地强烈扩张的高峰期 ,在空间上产于盆地内内生作用 (火山作用或热水活动 )与外生作用 (沉积作用 )相互叠加所形成的“礁硅岩套”。矿体硅质岩围岩记录了热水盆地的完整发育历史 ,并显示出矿床的形成与热水活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48.
连续投砂法在钻探工作中已一致认为是最好、最合理的钻进方法,尤其在硬岩层中钻进,其优越性更  相似文献   
449.
右派分子知道在党领导下几年来地质勘探工作成绩是巨大的,是难以否定的,因而转向攻击地质理论水平。右派分子以为这一下算抓到了共产党的“弱点”,企图以此否定成绩来达到他们取消党的领导的目的。可惜,右派先生们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几年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实际工作,不仅否定了某些过去陈旧的地质理论,同时在苏联先进理论指导下,发现了许多新的矿床类型。通过实际工作我们否定了过去帝国主义的学者常叫嚣“中国是贫油贫铜的国家”,证实中国是储油储铜都十分丰富,并用勘探出来的实际储量,彻底粉碎了这个陈旧而反动的理论。我们经过实际勘探及理论研究,也否定“大冶铁矿中间的矿体为断层断掉”,“宁乡式铁矿价值不大”,“有黑钨的地方就无白钨,即使在一起也只具有矿物学的意义而  相似文献   
450.
水位频率表中,各级水位發生的頻率用下式進行計算水位頻率=发生日数/全年日数×100% 由于水位級分得很多,每一个水位級發生的頻率都按此式進行計算,不勝麻烦,故可簡化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