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松潘-甘孜地块地壳性质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潘-甘孜地块的基底构造性质对于探讨青藏高原的形成至关重要,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由于松潘-甘孜地块被广泛分布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所覆盖,关于松潘-甘孜地块基底属性的研究并不多见,它属于洋壳还是陆壳,至今仍在争论之中。本文利用跨越松潘-甘孜地块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深地震测深剖面、区域航磁异常和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其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发现松潘-甘孜地块的下地壳存在元古代变质基底,该基底具有亲扬子地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22.
根据深地震反射数据的反射特征对布置在北秦岭-渭河地堑-鄂尔多斯南部的10个大炮(药量 ≥ 500 kg)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反映下地壳-莫霍面结构的单次覆盖剖面。初步解释结果显示:在北秦岭,莫霍面反射的双程走时约为13 s,自南向北缓慢抬升变浅,可能表示秦岭正在经历造山后的均衡演化过程;进入渭河地堑,莫霍面加深至15 s左右,可能表明新生代形成后的莫霍面受到了强烈的挤压作用,渭河地堑两侧的莫霍面呈不对称上隆;在鄂尔多斯地块南部,莫霍面反射为14 s左右,向北有逐渐抬升的趋势,但变化平缓, 130~140 km两侧的莫霍面具有显著的反射特征差异,可能代表了渭河地堑和鄂尔多斯地块南部的深部界限。  相似文献   
2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雷达风廓线资料,对2015年肇庆市开汛暴雨过程的环境条件及雷达风廓线产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200 h Pa高空气流分流区、700 h Pa显著西南气流前方、850 h Pa切变线以南风速辐合区、925 h Pa风场辐合区和地面锋面低槽的重叠区域。暴雨发生前伴随着CAPE值激增,在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条件下,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在广东中部地区辐合汇聚,为暴雨提供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暴雨过程低层气旋式涡度和高层反气旋式涡度使得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更加深厚,进一步增强上升运动。暴雨期间雷达风廓线资料直观地显示了中小尺度系统引起的风场变化,中层波动对应过程中的几个强降水时段。当上空处于中层西风波动槽前时,西南暖湿气流层次深厚,降水加强;当6 km以上高度西北气流向下发展时,降水处于减弱阶段。  相似文献   
24.
25.
龙门山断裂带隆起造山独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与松潘-甘孜地块的接触构造边界。龙门山地区海拔从东侧100 km外四川盆地的500 m突升至3 000 m高度;明显地标注了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其隆升机制也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并且提出了多种隆升机制模型。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利用SinoProbe-02深反射地震剖面数据对龙门山地区的隆升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龙门山地区隆起造山的独特性;并讨论其与传统意义中的造山带的区别;认为龙门山断裂造山带为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引起岩石圈隆起所形成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龙门山地区的构造活动特点;并且有助于了解青藏高原东缘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响应。  相似文献   
26.
1概况9309号热带气旋于8月17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后,向西北方向移动,18日11时进入南海,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下午移到东沙群岛东部洋面时折向偏西,19日晚通近粤西海面时,转向西北,20日14时加强为台风,ZI日凌晨4时30分至5时在阳江市阳西县上洋镇登陆,当时风力达12级以上。登陆之后穿过电白、高州、化州等县,于ZI日地时进入广西境内(见图1)。这个热带气旋的特点是强度强、持续时间久,全省普降大至暴雨,局部大暴雨。8月19日至23日08时过程雨量,计有30个站>100mm,其中海康、湛江、惠阳站>250mm。登陆时正是大潮时期,破坏…  相似文献   
27.
广东“马山火山岩”是指分布于广东省开平市东山镇东南马山一带、出露面积不到30km^2的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图1),其与周边寒武系、奥陶系和泥盆系的接触关系不明。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根据在马山邻近地区泥盆纪地层中发现有与马山流纹岩相似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的火山质砾石,而将马山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盆地西南部白垩系地层和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的基本条件,并进一步指出白垩系泾川组、罗汉洞组地层是寻找地浸砂岩铀矿的有利的目标层。  相似文献   
29.
1概况9615号台风(96TY)8日上午进入南海,风速45m/s,中心气压955hPa。以后向285°移动,时速增至36~38km。9日09时中心移到电白县海面后路径偏西,10时半左右在吴川与湛江之间沿海地区登陆,经过湛江市区,到遂溪县后逐渐移向西北西,13时移入北部湾。据中央气象台报告,9日08时(登陆前)台风中心强度定970hPa、35m/s。但各气象站的记录表明,台风的实际强度远不止于此。2形势分析6日08时,500hPa上副高有三环,分别位于日本南部洋面、钓鱼岛附近及华南上空。西风环流为一脊一槽型,主槽在西伯利亚到巴湖,40~60°E为脊,日本海…  相似文献   
30.
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丰富且数据量大,为了使距离雷达站较远的省局和省台等都能及时的使用雷达资料,雷达传输非常重要。传统的软件操作烦琐。不符合业务使用的要求。为此。我们利用编程语言VB6.0编写了一个传送软件。使用简单方便,并经业务使用,效果很好。本文主要介绍太原雷达站与省局和省台之间雷达资料传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包括它的主要技术特点,主要内容以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