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54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356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青藏高原季风年际变化与长江上游气候变化的联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NCEP资料计算的1951 1995年青藏高原季风(下称高原季风)指数序列[1]及长江上游22个测站的气温距平和雨量距平百分率资料,应用MHF(墨西哥帽)小波分析及最大熵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原夏季风和长江上游夏季气温及降水的时间-频率多层次年际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夏季风、长江上游夏季气温和降水均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高原夏季风以22年低频变化和2.5年高频振荡为主,长江上游夏季气温变化以2~3年占优,而长江上游东、西部夏季降水第一主周期则表现为6~8年和2.5年,三者在时间域上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高原季风年代际变化对长江上游气候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52.
853.
介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是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及"3s"技术对洞庭湖湿地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54.
长江正源考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76年以来,相继有一些论述长江正源的文章发表,基本上认为:沱沱河是长江的正源,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的两大雪山群。之后,随着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播出和接踵而来的“漂流长江”活动,似乎已把这种看法当做定论。我们是1969~1976年实施长江诸源实地勘测的组织者、参加者和知情者,并对长江诸源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全面研究。我们认为:当曲较沱沱河长8.2公里,水量也大于沱沱河,长江的正源应是当曲。  相似文献   
855.
云南鹤庆北衙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56.
857.
858.
859.
860.
辽东前任屯角闪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其具均匀的吸收条带,具有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中锆石的特征。锆石的SHRIMPU_Pb分析结果主要集中在谐和线上117~143Ma之间,206Pb/238U的平均年龄值为128.6±5.1Ma(204Pb校正的结果),表明前任屯角闪岩岩体的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研究区内早白垩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和花岗质岩石的共存,即双峰式岩浆作用的存在,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早白垩世时期强烈伸展环境的存在,同时暗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减薄达到了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