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47a商丘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商丘市8个观测站1961-2007年共47 a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商丘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对大风日数减少的原因进行简要剖析,并探讨了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商丘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月、季变化明显,4月最多,9月最少,春季最多,秋季最少.大风日数随年代减少与气候变暖及防护林带面积增加有关.产生大风的天气系统为中小尺度(阵性风),地面形势为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形势(南风)以及冷锋过境(偏北风).  相似文献   
52.
岩浆岩定位机制的新类型——螺旋上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望天龙含铬超基性岩、凤凰山含铜(铁)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以及老君山南温河花岗岩等多个岩体构造资料的再分析,确认该类岩体的定位机制不同于当前国内外所提出的:穹窿、底辟、气球膨胀、岩墙扩展,顶蚀、火口陷落和三元复合机制。显示为一种新的类型:即由岩浆于岩浆房产生螺旋运动携带着巨大的动能呈螺旋上冲扩展而侵位到上地壳乃至表壳层中,可简称其为“螺旋上冲”定位机制。  相似文献   
53.
通过分析济源历年6月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发现,2009年6月高温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高温强度强的特征,是济源1960年以来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利用Micaps 常规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环流资料分析2009年6月21-26日济源市连续≥39 ℃的高温天气特点及成因得出:贝加尔湖高压是导致济源产生极端高温的重要天气系统;晴空辐射增温、强烈动力下沉增温作用、地面热低压的直接热力加热作用以及济源市特殊地形使气流沿太行山山坡或山地下滑而产生下沉增温,对高温的产生起到了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54.
西松烷二萜类海洋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127个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结构鉴定以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海洋生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玉米产量及充分利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温、湿、光等自然资源,1996--1998在固始县进行了玉米、平菇、紫木耳套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平菇、紫木耳大田立体种植,可使三者间适宜生态因子互惠形成,单位面积积累生物量大幅增长,较传统种植方式经济效益提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56.
在省-市气象信息宽带网络通信的基础上,利用NetMeeting在ILS目录服务器的统一管理下,实现天气雷达回波图像异地多点实时共享,并采用TeamSound语音通讯系统,实现各点之间实时语音会商.  相似文献   
57.
济源市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济源市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目前世界猕猴类群分布的最北界,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太行猕猴有了得天独厚的天然庇护场所和安全可靠的立足生息之地。因此,了解和掌握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的气候资源状况,对保护和研究我国野生猕猴遗传多样性和栖息地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探讨了城镇地籍调查中有关《规程》的标准化的问题,根据《规程》中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标准,提出了一些补充规定,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59.
基于支撑全国地质灾害研究和服务地质灾害防治的目的,针对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提出了包括完整性、时效性、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五个维度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下涵盖10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评价权重,并以中部某省地质灾害数据库为例完成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该省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总体情况较好。此次地质灾害数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融科学性、实用性、探索性为一体,对于提高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质量,开展基于数据挖掘的地质灾害科学研究,提升数据对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0.
1 溶冰目的 溶冰的目的是使湿球纱布有足够的水分(或冰衣),保持表面有良好的蒸发,以获得准确的湿球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