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71.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勘查基地,其铀资源勘查一直难以突破。通过对准东喀木斯特地区煤田资料的“二次开发”,进而择优开展钻探验证,发现了工业铀矿体。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是该区的含矿目的层位,具有十分良好的找矿前景和研究意义。为了深入了解该区目的层砂体的岩石学特征及铀成矿作用,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钻孔岩心观察等方法,利用实验室分析测试技术,结合室内地质工作和前人已有成果,研究了该区砂岩的碎屑成分特征、蚀变作用及成岩作用等岩石学特征,并对其铀矿物成分及后生铀成矿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该区砂岩成岩作用较强,主要铀矿物类型为铀石、钛铀矿,具备发育铀储层的良好条件,铀矿化作用较好,找矿远景好。   相似文献   
72.
辽宁省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引言 积温与辽宁省的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80年代初对积温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当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以下简称10℃积温)较常年少200℃或以上时,全省粮食产量将下降8%。积温,尤其是10℃积温,是辽宁省农业气候分析和区划中的主要指标,是表征辽宁省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重要特征量。因此,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3.
2002年10月辽宁低温成因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2002年10月低温为研究对象,对同期500hPa环流特征、北太平洋海温场、太阳黑子等多种物理因子进行成因分析,从中找出影响10月异常低温的主要特征和影响系统;给出直接影响10月气温异常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区,确定预测依据和指标,对月预报进行定性补充订正,以提高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74.
利用孝感市梅雨期暴雨天气中各站日雨量、逐时降水量资料,统计分析了暴雨过程中强降水的空间、时间、阶段分布特征,阐述了暴雨的中尺度特性;另外,初步分析了暴雨天气中气候季节性变化、地形、中尺度系统和日变化等因素对降水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新-煤矿施工-投料孔,因钻孔偏斜,未打到大巷中,为测定其终孔位置,采用了地震直达波方法,即将地面设计的输料钻孔座标投影到-253m的大巷中,在其周围有规则的布设24道检波器,将少量炸药下到投料孔底部进行激发,根据初至波时间确定投料孔的终孔位置。  相似文献   
76.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草地退化监测,但缺乏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系统梳理问题,该文从草地退化的内涵、草地退化指标、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草地退化分级标准4个方面对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发展趋势:①应用高分辨率无人机和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②优化并选择合适的草地退化指标遥感监测模型;③跨学科确定草地退化阈值,开展草地相对退化评价;④结合实地观测数据,发挥遥感应用潜力;⑤开展草地退化预测,预警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7.
利用斗门1979—2016年逐日降雨资料,采用百分位法计算得到斗门前后汛期极端降雨总量和极端降雨强度,运用小波分析对极端降雨强度进行分析,并划分正负异常年对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异常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近38年来,斗门前后汛期极端降雨总量和强度都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前汛期极端降雨总量和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极端降雨强度具有3~5年显著的变化周期;后汛期极端降雨总量维持平稳,强度呈下降趋势,且具有1~3年显著的变化周期。前汛期极端降雨偏多的原因主要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珠三角以西为显著的辐合区域,有利于上升运动,北方冷高压加强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南北气流在广东沿海交汇,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的生成和活跃,从而导致极端降雨事件的增多。后汛期极端降雨偏多的原因主要是珠三角以西为显著的水汽辐合区域,华北为显著的正高压异常,有利于冷空气堆积南下,西北太平洋为广阔的正海温异常,激发的气旋性环流异常,为该区热带气旋等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易发生极端降雨事件。  相似文献   
78.
胡航  余星  韩喜球 《地球科学》2022,47(7):2616-2630
大洋地幔内部存在广泛的不均一性,其成因可有多种模式,其中俯冲循环作用对地幔组成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为明确各循环组分对亏损地幔的改造作用及其在富集源区中的相对贡献,系统总结了不同循环组分(远洋沉积物、俯冲洋壳、陆壳)的平均微量元素特征,计算了各循环组分在俯冲过程中经历的化学变化. 基于改造后的循环组分,开展与亏损地幔源区的混合和熔融模拟. 结果表明,HIMU型玄武岩可以由纯俯冲洋壳(≤10%)与亏损地幔(≥90%)混合形成的源区,经较低程度熔融(0.5%~1.5%)形成;而EMI型玄武岩可以由俯冲洋壳(≤10%)、俯冲剥蚀的下陆壳物质(≤3%)、亏损地幔(≥90%)混合形成的源区,经较低程度熔融(1%~2%)形成;EMII型玄武岩可以由俯冲洋壳(≤10%)、GLOSS-II(全球俯冲沉积物)或上陆壳物质(≤0.8%)与亏损地幔(≥90%)混合形成的源区,经较低程度熔融(1%~1.5%)形成.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我国能源及矿产资源需求旺盛,覆盖区找矿已成为热点,急需有针对性的新方法技术解决覆盖区勘查找矿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针对覆盖区找岩浆型铜镍矿的空—地—井协同快速找矿方法技术体系,并建立了针对隐伏岩浆型铜镍矿的深部矿产资源空—地—井协同快速有效勘查技术体系的架构及说明。该技术体系以覆盖区的地形、地质和深部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为前提条件,以综合航空地球物理为主、协同地面—井中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为手段,以大数据融合、弱信息提取、地球物理-地质建模方法为重点,以地质构造和成矿理论为指导。该技术体系在新疆若羌县启鑫地区隐伏岩浆型铜镍矿床勘查中得到验证,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0.
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西部米巴勒及麦嘎地区的8个超钾质岩样品进行钙、镁同位素测定,在排除了风化作用、地壳混染、分离结晶及部分熔融等后期作用对超钾质岩钙、镁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后,可能有来自俯冲新特提斯洋壳的碳酸盐沉积物交代超钾质岩的地幔源区。本文研究表明,米巴勒及麦嘎地区超钾质岩的δ~(44)Ca=0.59~0.75(平均值为0.68±0.04),明显低于上地幔(1.05±0.04)、硅酸盐地球值(0.94±0.05)及已发表的岩浆岩值(0.80±0.10),指示出超钾质岩源区含有低δ~(44)Ca组成的物质加入;Mg同位素组成δ~(26)Mg=-0.33~-0.24(平均值为-0.29±0.03),比上地幔值(-0.25±0.07)略低,但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超钾质岩的钙、镁同位素之间还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进一步指示其源区有同时具有低钙、低镁同位素组成的物质加入。通过对拉萨地块构造演化过程的识别,笔者认为这些具有低钙、低镁同位素组成的物质极有可能是来自俯冲新特提斯洋壳的碳酸盐沉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