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2年   2篇
  1936年   5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达里湖是达里诺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年对达里湖水体中污染物的调查结果,研究了达里湖水体中的金属污染物、非金属污染物和类金属污染物的特征,并将研究结果与以往达里湖的相对应的调查资料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达里湖水体的污染物特点和污染物对鱼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7月,达里湖水体中的氟化物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72.
沙尘气溶胶作为地球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厘清青藏高原地区的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变化,对研究青藏高原沙尘气溶胶气候环境效应有重要意义。利用风云卫星遥感资料、再分析资料等多源数据,统计分析了1999-2020年青藏高原上空沙尘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高原沙尘活动强度在季风期明显高于非季风期,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Dust Optical Depth, DOD)在春、夏、秋、冬季的多年平均分别为0.176、 0.064、 0.032、 0.060,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为0.223、 0.118、 0.069、 0.117。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地区沙尘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在高原西部和南部监测到零星沙尘活动。2018-2020年,青藏高原上空发生沙尘事件的天数分别为:192天、 218天和212天。东亚地区沙尘源地(约62%)与中东、中亚地区沙尘源地(约30%)分别是高原北部和南部沙尘气溶胶的主要来源,源自北非地区的沙尘主要影响高原南部的高海拔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沙尘活动在2000-2012年强度较高,201...  相似文献   
73.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内蒙古119个区域站逐小时自动观测资料,对2016年内蒙古出现的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全年有76个站出现≥35℃的高温天气587次,站点主要分布在阿拉善盟西部和中部、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乌海市、锡林郭勒盟中部和北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北部、兴安盟东部以及呼伦贝尔市西南部;高温集中发生在7、8月份,日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15—17时;各站每日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持续6h的最多,最多的一天中可以持续15h。7月上旬和7月下旬到8月上旬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强;极端高温天气事件突出表现为单日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站多,单站持续高温时间长,单日超过37℃或40℃高温站次多;14个站日最高气温超过历史极值,9个站连续高温日数平历史极值。高温发生时地面减压,地面风速多在4m﹒s^(-1)以上,高于日平均风速。  相似文献   
74.
对1976-1995年的111次暴雨过程及1957-1996年的112次特征水位洪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锦江流域的洪水多为暴雨所致,洪水越大,与暴雨的同步性越好,反映了锦江具有山区雨源性河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一次热带云团引起的浙东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1988年7月29—30日浙东一次特大暴雨过程。暴雨区最大雨量达533mm(18小时)。产生暴雨的系统是一个从海上西移的热带中尺度对流云团。该云团发生在副高南侧深厚的热带东风带中,通过低空南、北两个东风扰动和高低空东风扰动相互作用而发展。然后,以离散传播方式传播到陆上。受地面辐合线的触发陆上对流发展,对流降水造成空气的冷却,冷空气与热带东风带的相互作用使云团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76.
77.
斯行健 《地质论评》1951,16(Z1):52-60
所谓孢子广义的讲,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古生代及中生代的煤层中的孢子化石,除去极少数的例外,都是属於维管束植物的。所有维管束植物都产生孢子以及和孢子同等的花粉等等。孢子可分为两种:(1)同子孢子(homosporous spores),所有的孢子,都是同样大小的。(2)异子孢子(heterosporous spores),小孢子是雄性的,内藏雄器,其中生精虫;大孢子是雌性的,内藏雌器,其中生卵球。古生代煤层中的孢子化  相似文献   
78.
Die palaeozoischen Pflanzen der Provinz Suiyuan sind bisher sehr wenig bekannt. Die in der vorliegenden Arbeit beschriebenen Pflanzen stammen aus dem sogenannten "Tachingshan Range" namentlich aus den Localitaten Tungshengmao und Kumenyintien. Die Fundorte liegen also etwa an der Grenze  相似文献   
79.
80.
忆朱子元兄     
斯行健 《地质论评》1942,7(6):313-316
我和子元相识,是民国十四五年。那时子元和黄汲清李赓阳杨曾威诸兄是北大地质系二年级,我在四年级读书,朱骝先先生适自德国回来,在子元那一班教普通地质学,我也常去旁听,所以和子元汲清都很相熟。我因忝居‘老大哥’的地位,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