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330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范今朝 《地理学报》1994,49(2):188-189
历史地理学理论建设的初步成果—评《历史地理学概论》范今朝(杭州大学地理系310028)历史地理学在中国,既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又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唯其历史悠久,显得博大精深而头绪纷繁;唯其年轻,使得对它的理论总结与概括既相对困难又比较薄弱。虽然...  相似文献   
832.
相似云即在云演变过程中,某种云既没有完全失去原来的特征,又没有完全具备另一种云的特征,介于两种之间,既象这种云,又象那种云。有时某些云并不一定向另一种云过渡,但因其他原因(如云在天边、光线暗淡等)却与别的云相似。在此情况下,判定云状就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一种云总有区别于另一种云的特殊的本质,这种特殊的本质就构成了相似云的区别要点。掌握这些  相似文献   
833.
通过对个旧高松矿田的构造地质调查、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研究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和分析,初步厘定了个旧高松矿田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印支中晚期—燕山早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燕山中晚期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区内有利含矿岩系空间分布,含矿岩系的层序构造是层间氧化矿重要的控矿因素;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矿田内燕山晚期花岗岩的侵入就位及层间氧化矿和接触带矿的产出;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岩溶残坡积型和溶洞沉积型砂锡矿的形成。EW向与NE向构造交接复合,形成了向断凹式、羽列式、背突式、断裂-接触带构造式等复合控矿构造样式。此外,构造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根据这些控矿规律,可有效地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834.
生态系统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保护科学的研究热点议题,但从其诞生之初直到现在,该议题在国际研究界一直广受质疑,众多生态经济领域的学者指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及其成果应用实践皆存在重大盲区,而我国国内对此却鲜有提及.通过系统分析国外生态系统服务批评的相关重要研究论著,对质疑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观点、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成果实践应用误区给予了系统、全面的分类总结和详细阐释.旨在扩大我国国内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视野、规避常见研究错漏、指引创新性研究突破方向,为健全国内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35.
张涵斌  范水勇  陈敏  孙鑫 《气象》2019,45(1):17-28
为了研究随机动能后向散射(stochastic kinetic energy backscatter,SKEB)模式扰动方法在区域集合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基于WRF模式构建了集合预报系统,针对SKEB的扰动振幅进行了敏感性试验,以了解SKEB扰动的作用特征;发展了一种多物理过程组合(multi-physics,MPHY)与SKEB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扰动方法(SKEB-MPHY),并对比了SKEB、MPHY以及SKEB-MPHY的预报效果,以探索区域集合预报的最优模式扰动实现方案。试验结果表明:SKEB方法通过固定的动能耗散率计算出流函数及温度扰动,从而对模式积分产生影响,且耗散率大小与预报离差正相关,垂直结构扰动不利于预报离差的发展。SKEB、MPHY以及SKEB-MPHY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对于高空动力场预报离散度的增长,SKEB方法比MPHY方法占优,而低层温度预报离散度增长,MPHY比SKEB扰动方法占优,混合模式扰动方法的扰动增长能力在三种方案中表现最好。集合预报检验结果表明SKEB-MPHY方法评分优于单独的SKEB和MPHY方法。降水个例分析及降水评分结果表明与单独采用MPHY方法相比,引入SKEB方法可以对大雨预报有所改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SKEB方法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混合模式扰动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6.
ENSO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l Ni?o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的现象,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季节锁相特征。近年来,新形态事件更频繁发生引起了科学界广泛关注。学者们根据空间分布形态或爆发时间将ENSO事件分为两类,虽然选取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却有诸多相似点:中太平洋(Dateline、Modoki、CP、WP及SU型)El Ni?o事件发展至成熟时,正SSTA中心位于赤道太平洋中部;东太平洋(传统、EP、CT及SP型)El Ni?o发展至成熟时,正SSTA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低层西风异常更强,向东传输的距离也更远。研究结果显示,东太平洋El Ni?o比中太平洋El Ni?o持续时间更长,强度也更强;两类事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模态有很大的差异。近几十年,中太平洋El Ni?o出现频率有所增加,但其原因尚未清楚。关于两类事件生成发展和位相转换的动力原因,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东太平洋El Ni?o是一个海盆尺度的海气耦合过程,其生消过程与温跃层的变化有紧密联系,但对中太平洋El Ni?o的动力机制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837.
范正根  闵忠荣 《测绘通报》2007,(9):38-39,42
准确确定建筑结构位置,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保障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与一般弧形建筑相比,"蚌形建筑"平面复杂,曲线繁多,结构定位工作难度大。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施工,探索"蚌形建筑"结构定位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38.
??????????????????????????????????????ν????????LAMBDA?????????????????????????????????÷???????????????????????????????£?????????????????????????LAMBDA??????????????????????????  相似文献   
839.
蒙古气旋产生强沙尘暴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MICAPS资料、FY-2C红外卫星云图和2.5°×2.5°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5月25日至28日大范围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诊断和物理量场分析。结果表明,强沙尘暴主要出现在冷平流前的温度梯度密集区和涡度梯度密集、陡峭区。在这次强沙尘暴过程中,暖平流是蒙古气旋发生、发展的重要热力因子,大气热力不稳定和强风是起沙的动力;500 hPa阶梯槽快速东移是飚线产生的触发系统;对流风暴是引发强沙尘暴主要因素。蒙古气旋的发展加大了冷锋前后的气压和温度梯度,为对流风暴的发生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700 hPa冷平流爆发性下沉、南下,为强沙尘暴的产生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40.
为了研究陷落柱影响区域内巷道渗流突水机制及其主控因素,采用Darcy、Brinkman、N-S方程对含水层、陷落柱、突水巷道内流场进行联动系统刻画,选取不同参数、不同边界等变量,分析影响陷落柱渗流突水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定压、定流量条件下,含水层渗透率增大会引起含水层和陷落柱交界处区域流速增大,但定流量条件下增幅较小,且会降低巷道突水流速;陷落柱渗透率的增大对突水压力和突水流速作用显著,定压条件下,随着陷落柱渗透率的增大,巷道突水流速骤增;含水层压力增高,陷落柱区域和巷道区域流速明显增大;在定流量边界下,随着陷落柱渗透率的增大,巷道突水流速仅发生微小波动;将研究结论与现有相关成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获得了与本文较一致的研究规律。总体分析,陷落柱影响区域巷道突水机理是含水层水压高、足量补水、陷落柱破碎区域渗透率较大且联通了含水层和巷道;其中,含水层压力、陷落柱渗透率是陷落柱渗流突水强度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