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141.
基于D—InSAR的煤矿区开采沉陷遥感监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开采沉陷监测技术现状、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发展及其在地表沉陷监测中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D—InSAR技术在煤矿开采沉陷变形监测中的特点与技术优势。指出:应用D—InSAR进行煤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的具体目标是矿区地表沉降演变过程分析、采区地表沉陷动态监测与分析和矿区DEM数据更新;亟须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源数据获取与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地面配合措施、精度与可靠性评价、多源信息集成分析等。D—InSAR为煤矿区地表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和开采沉陷实时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作为“数字矿山”的重要内容,D—InSAR可以有效地指导矿区生产、整体规划与长远发展,并为矿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2.
2005年我国煤炭进出口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中国经济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GDP比上年增长9.9%。全年电力、冶金、建材、石化等主要耗煤行业生产增势不减,煤炭需求旺盛,抑制了煤炭出口,刺激了进口增长。据海关统计资料,2005年我国进口煤炭2 622.57万吨,比上年增长了37.6%,出口煤炭8 462.74万吨,同比减少17.9%。煤炭净出口量5 840.17万吨,同比减少29.4%。  相似文献   
143.
利用ASAR图像监测土壤含水量和小麦覆盖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高级合成孔径雷达(ASAR)影像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裸土、低覆盖(覆盖度为0.2左右)冬小麦麦地的后向散射与土壤含水量、地表粗糙度及小麦覆盖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裸土和冬小麦麦地土壤含水量及小麦覆盖度的反演方法。分析结果表明:①裸土后向散射系数受地表粗糙度和土壤质地的综合影响较大,裸土的后向散射和土壤含水量正相关关系未达显著,反演裸土土壤含水量必须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②冬小麦麦地两种极化后向散射对土壤含水量和小麦覆盖度的敏感性差异明显。由于小麦植株与土壤的水平同极化后向散射差异较大,水平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和小麦覆盖度及土壤含水量相关性达到显著;冬小麦麦地的垂直同极化后向散射对土壤含水量较敏感,垂直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但与小麦覆盖度的相关性相对较低。据此,利用冬小麦麦地的两个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建立了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含水量和小麦覆盖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实现了小麦覆盖度和冬小麦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反演。验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和小麦覆盖度反演结果与地面调查和测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描述了砷在耕作土壤中的作用过程中,有关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需要用许多模型参数定义所涉及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即使是简化的数学形式。根据参数值的范围和源于出版的文献的初始条件进行实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对耕作土壤施肥和灌溉水,植被对砷的摄入量引起根部区总砷含量逐渐增加。搞清楚植物对砷的吸收和析出与弄清楚对增加砷的去除途径同等重要。反过来,矿物相的溶解动力学和吸附相的分布系数影响植物吸收和浸出的可用性。根据实验室砷矿相的分解、As(III)的矿化和氧化推导出参数,而砷植物的吸收似乎对砷在土壤中的传输估计过高。数学模型的研究是一个简明的过程,而用自信度定义的模型参数值的不同阻碍了它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目前对土壤一一植被系统中砷的传输过程和作用的了解是不充分的,所以要校准或者验证模型。研究必须了解土壤中砷矿物分解和沉淀的动力学原理和土壤中根部生长以及植被砷吸收的动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145.
自50年代以来,营口市气候呈明显变暖趋势。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气候变暖趋势加快。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尤其对作物生长季(3~10月)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6.
中条山地区胡-篦型层控铜矿床角砾岩的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条山铜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与胡-篦型层控铜矿床空间上紧密伴生。且广泛发育有一套角砾岩。根据角砾岩产状可分为两个层位,一是矿体底盘角砾岩,仅分布在老宝滩—店头一带,出露规模较大,基本不含矿;二是含矿层角砾岩,分布范围广,规模较小,矿化强烈。根据角砾岩和胶结物的成分及结构特征,笔者认为本区角砾岩是与海底热液喷气活动有关的热液沉积角砾岩。  相似文献   
147.
云的变化是大气运动的直接表现。它表征着不同天气的变化,是天气和气象要素的综合反映。它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特别是积云性云(cug)和积云状云(cuf),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大气稳定状况。积云性云表示天气由不稳定趋向稳定,无论是积云性层积云(Sc cug)还是积云性高积云(Ac cug),一般都预示着对流的减  相似文献   
148.
在包含有毒化学溢物流、地下储罐的泄漏、化学废料堆的场所需要长期监测,目的是降低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目前的监测方法费用昂贵而且时间集中,采样和分析技术存在局限性。野外人工取样的实验分析每个水样花费100—1000$(不包括采样的费用),并且要协调样品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9.
多元非水相流体(NAPLs)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是严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推动了对这个方面的研究。NAPLs,如有机溶解物和石油烃,它们经常地随机释放到含水层中,由于蔓延引起地下水污染。因为NAPLs具有很低的水的溶解性,所以,少量NAPL便可以污染地下水长达10年。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0.
非水相(NAPL)污染的特征和治理(包括在设计的流场下流体的地下排斥和开采在内)的原位方法需要对大量样品的采集以及对遇到的特殊设计数据进行分析。样品常常是通过人工或者用自动取样的设备收集的,并运到场外实验室分析。由于原位技术是从中型规模到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所以采样和分析费也随之按比例增加,对自动化要求高的,现场分析能力的需求也随之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