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满足当前ADCP计量检定的迫切需求,根据ADCP在水池拖车试验检定时,换能器发射声波的主瓣、旁瓣与检定水池池壁、池底形成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了抑制旁瓣、不抑制旁瓣时检定水池的尺寸需求。以市场占有率最高的ADCP产品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出了不同工作频率ADCP对检定水池宽度和深度的理论值。导出的公式,进一步完善了ADCP计量检定的理论基础,为ADCP在室内可控环境下的检定规范制定及检定平台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中国春季区域干旱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全国515个站(1957-2000年)气象资料,修正计算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y index),进行干旱区划和研究春季区域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干旱变化全区一致性程度低,干旱演变的区域差别大,存在着以内蒙古高原、南岭、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长江中下游、黄土高原、黄淮地区、天山北部、东北平原、河西走廊、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等为代表的12个干旱特征区.内蒙古高原区、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区、黄土高原区、天山北部区域、东北平原区、河西走廊及其沙漠戈壁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下降趋势.南岭区、长江中下游区、黄淮区域、云贵高原区、塔里木盆地区、青藏高原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上升趋势.中国春季干旱指数大多存在5~8年的短周期年际周期变化,12~13年、15~16年的长周年际周期变化存在于部分区域,个别区域还存在20年长周期年际周期变化.中国干旱的区域特征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13.
1987年3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正式成立后,为适应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形势并促进编辑学理论的研究,决定召开首届年会.经过广泛的论文征集活动和一年多的筹备,于1988年5月21日至25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了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一届年会.来自全国的134位代表出席了大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翁永庆编审,四川省科协主席康振黄教授,中国科协原学会部部长、中国编学顾问谢东来同志,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德润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在会上致词.四川省有131位编辑同行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桂西山区为例,综合分析了云贵高原贫困地区农业综合开发与脱贫致富的许多有利条件,指出以市场信息为导向,以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目标,因地制宜进行农业优势资源规模开发,变资源优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地震科技写作,是地震科学研究、地震技术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地震工作者交流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普及地震知识的重要途径。文章对地震科技写作的共同规律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叙述了地震科技文章的分类、地震科技写作的准备、地震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地震科技写作的基本手法、地震科技文章的修改定稿等,为地震科技写作者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昌马断裂带的水平断错与强震重复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32年昌马地震(7.6级)震中区(昌马盆地—西水峡断陷谷地内)的大比例尺活断层填图(1:5万),获得了沿地震断层带分布的时代、规模不同的山脊及冲沟的水平断错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断错量具明显的分级特点,全新世以来,最大一级水平位错量平均为39米,平均年滑动速率为4.1毫米/年。 依据古陡坎侵蚀斜面的主坡角与其年龄的相关统计公式,求得最近一次历史未记载的强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968年,它与1932年昌马地震的间隔时间为1911年,由这些资料粗略的求得昌马断裂的蠕滑速率为1.37毫米/年,占整个走滑量的31.8%。本文由上述资料求得昌马断裂带的强震(M≈7.6)重复周期约为2051年。  相似文献   
17.
18.
简述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震害,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该次地震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从这次地震中应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重复的方块脉冲电流的时间域测量得到的宽带信息求取Cole-Cole参数的方法.并介绍了安徽某石墨矿带在没有自电或充电率异常但有值异常的位置上,经钻探见到了石墨矿.解释为极化体埋藏深且电阻率很小之故.认为该法对发现深埋藏的极化体和良导极化体是有效的,可弥补自电和常规时间域激电法的不足.在该区值很大的异常上,均见到了质量较好的石墨矿,而充电率大但时间常数不大的异常均为石墨矿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吉尔吉斯地震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按照中国山西省地震局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民族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合作委员会关于1995—1997年联合科研计划,1995年中吉双方互派专家到对方工作。中方由山西省地震局苏宗正研究员、袁正明编审、程新原工程师组成的科技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