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越赤道气流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1951-2002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气候资料和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资料,研究了越赤道气流的年际变化及其对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51年以来,越赤道气流总量呈增强趋势,且持续性好;索马里急流是最主要的越赤道气流,且比较稳定,它是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重要环流因素。  相似文献   
62.
叶瑛  清水正明 《矿物学报》1998,18(1):97-100
钓鱼岛石是作为在冲绳海精表层沉积物中发现的新矿物被报导的。笔者对铬冶炼副产品的研究表明,它与钓鱼岛石无论在化学组成、物理性质、晶体结构或金属铬包裹体的存在等方面,都基本一致。考虑地球化学上的不利因素,以及目前尚未发现原生露头,作者认为钓鱼岛石可能有天然岩浆以外的来源。经过水下浊流、重力流再搬运的冶金工业废弃物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3.
西北地区降水量之最董安祥漫良宝向军(甘肃省气象档案馆兰州730000降水量对西北干旱地区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分布,对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特别是农业关系密切,研究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很有实际意义。1降水概况西北区年降水量地理分布总趋势...  相似文献   
64.
65.
为了将用于从卫星热红外数据测量海面温度的多波段方法应用到陆面温度的测量,我们通过大气辐射输运模型的模拟计算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所模拟的大气条件和表面温度的变化范围宽得足于覆盖晴天大气性质和表面温度的实际变化,这些变化对陆地来说比对海洋的大。地面高程也作为最重要的地形影响包括在模拟计算中。用频谱发射率的测量值或计算值表征的地面覆盖,包括雪、粘土、沙地和树叶的样品。从统计分析得到的经验反演模型在无云条件下可由卫星三个红外波段测量,较精确地估算陆面温度,在0—40°观察角范围内,其标准偏差小于0.3 K,最大误差小于1K。热红外波段可以是气象卫星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也可以是正被EOSAT和NASA考虑用于将来遥感测量的传遥器,即陆地卫星上增加的热红外多波段或为陆面/海面测量设计的宽视野传遥器(Sea WiFS)。  相似文献   
66.
一、前言近几年来,甘肃广大台站已普遍使用MOS 方法制作短期要素预报,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遇到一定的困难,主要是数值产品的资料时间短,历史样本少,高原地区效果差,缺少地面形势预报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作了一些探索。采用多模式,多时刻,多层次,多要素的因子,充分重视气候特点,适当选择数学工具,就能提高MOS 方法的预报效果。下面以一个具体预报方案来说明。  相似文献   
67.
500年来中国东部雨带的南北摆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安祥  冯松  张存杰 《气象学报》2002,60(3):378-382
研究表明 ,在世纪时间尺度上 ,14 70年以来 ,在 10 8°E以东、4 0°N以南的中国东部发生了 7次多雨和 7次少雨过程 ,它们都最先从中国北方开始 ,然后是江淮地区 ,华南地区出现最迟。中国温度高时 ,多雨区偏南 ,温度低时 ,多雨区偏北。中国多雨区自北向南的位相差异可能与Hadley环流的变化有关。气候的自然变化对近几十年来中国北方的干旱和近十几年来长江流域的多雨仍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利用GPS双频观测数据分析了仪器偏差对计算电离层TEC的影响,结果表明忽略仪器偏差的影响不能正确反映测站上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变化规律.验证了短期内仪器偏差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005年太阳活动低峰年区域电离层VTEC的周年变化规律,揭示了电离层VTEC半年变化、季节性变化及冬季异常等现象.  相似文献   
69.
地籍测量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籍管理的基础。本文在作业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籍、地籍测量基本原则、地籍测量方法以及当前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生产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70.
西北地区冰雹分布特征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冰雹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利用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192个气象站点41年的冰雹和雷暴资料(部分站点资料不足41年)分析了冰雹的分布特征及与雷暴、海拔的关系,探讨了西北地区5省冰雹多发的原因,综合各省的冰雹分析,给出了冰雹主要的产生源地和移动路径。西北地区冰雹分布呈3个频发中心,冰雹的发生与雷暴、海拔密切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84,冰雹移动路径多为西北一东南和西一东走向,近10年来冰雹已经大为减少。综合考虑地形和其他天气因素,给出了西北地区产生冰雹的5个主要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