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广西1961~2010年90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使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广西暴雨的区域性和连续性,结果表明:前汛期存在三个大的暴雨高相关区:以桂林市、柳州北部形成一个暴雨区;一个以南宁市南部、崇左市北部地区、玉林部分地区为暴雨区;另外一个以梧州市西南部、玉林、北海、钦州三市为暴雨区。后汛期同样存在三个大的暴雨高相关区:以桂林、柳州二市、河池市南部形成一个暴雨区;一个以南宁、玉林二市南部、崇左市大部及沿海地区为暴雨区;另外一个以梧州、贵港、玉林及钦州、北海二市北部、南宁市中东部为暴雨区。总之,广西后汛期期暴雨相关显著区面积均比前汛期大。广西存在两个高的暴雨同时发生区域:一个由桂林市、柳州市北部组成的区域.该区域同一天发生暴雨的频率达到40%以上;另一个区域为桂南沿海地区,同一天发生暴雨的频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22.
基于GB/T36743—2018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国家标准,分析了广西91个国家气象站1981—2020年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特征,并利用林火实况进行了验证。广西高火险区位于桂西百色市、崇左市和沿海北海市,高火险期是10—12月。影响广西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最主要的气象要素是降水量,其次为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影响较小。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和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和合成分析方法,从海温和对流层中低层位势高度、风场、垂直速度和海平面气压等的异常特征对广西高火险期高火险日数差异的分析表明:关键区海温不同的海气相互作用引起的降水量差异造成了广西高火险日数的异常。秋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暖)海温激发出菲律宾异常气旋环流(南海异常反气旋环流),东亚冬季风(西南暖湿气流)偏强,副高偏弱偏东(偏强偏西),广西处于下沉干燥(上升湿润)气流区,降水偏少(多),高火险期高火险日数偏多(少)。  相似文献   
23.
本文围绕江西省天然气管道水平定向穿越施工实例,对水平定向钻穿越卵砾石层(不稳定地层)进行固孔、防止坍塌问题进行了试验和研究。结合油田钻井工艺,借鉴钻井工程中的固井工艺,通过采取水泥注浆工艺解决了卵砾石地层扩孔时孔洞不成孔、坍塌的难题,为以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大气对流层重力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波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有着触发机制的作用,甚至影响着大气环流、大气结构和演变.综合近50年来国内外有关大气对流层重力波的研究成果,为重力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多年研究表明:暴雨等强对流系统、山脉地形等为对流层重力波波源;重力波强度与风垂直切变、背景绝对涡度成正比,传播速度与波的振幅、水平波宽成正比,重力波在稳定大气中得到了加强,潜热加热有利于重力波的形成;重力波的探测手段为微压器、卫星、雷达观测等,通过重力波探测目前基本掌握了重力波的日、月、季节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25.
以C#作为服务器端主要开发语言,选择Delphi+ASP.Net+SQL Server2005作为开发平台,集后台预报数据录入,预报成绩评分以及B/S模式的个人预报录入和成绩查询于一体,兼以JavaScript实现界面特效,建立广西预报评分系统。  相似文献   
26.
选取1961-2019年广西国家气象观测站气温观测资料、NOAA/ESRL高度场及海平面气温资料,分析了2019年广西异常暖冬的气候背景、大气环流及海温外强迫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大、偏强、偏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平面温度偏高,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和冬季风偏弱,导致冷空气难以南下,南方暖气流占主导地位,是2019年广西冬季气温偏高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软珊瑚提取物(24-亚甲基-胆固醇)对心血管生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海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的提纯物(24-methylemechclestcrol)进行药理研究,证明该经化合物具有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对血管条的解痉作用,对实验动物具有耐缺氧的一系列生理活性,对离体回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结果提示,小棒短指软珊瑚的提纯化合物(24-亚甲基-胆固醇)有开发多种药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8.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和天然气生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源于奥陶系烃源岩的天然气,奥陶系浅海台地及边缘相有机质沉积和烃源岩的分布和评价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经过野外和岩芯采样分析,利用实测TOC标定的200余口探井测井信息识别出TOC较高的烃源岩空间分布;通过岩性组合和沉积环境分析,提出了盆地中东部的海侵期水体较深洼地和海退期咸化洼地、盆地西南缘的低水位深洼槽和高水位浅洼槽发育TOC含量较高的烃源岩;并且通过热模拟实验证实,这些烃源岩生气率在290~325 ml/gTOC,能够形成自生自储型天然气藏.  相似文献   
29.
近50年广西大范围暴雨的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10年广西90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Lorenz环流分解方法分析了近50年广西大范围暴雨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广西发生大范围暴雨过程和平均暴雨日数均呈增多趋势。不同天气系统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的环流形势主要表现在副热带高压所处位置和强度的不同。从长时间统计来看,广西大范围暴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北冰洋(130°E- 140°W,70°N-90°N)区域的纬偏成正相关关系,与格陵兰岛北部、赤道印度洋中西部和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纬偏值成反相关关系。北半球高纬度地区(75°N-85°N)和低纬度地区(20°N-30°N)定常波强度增强,中纬度地区(40°N-70°N)定常波强度减弱,低纬度10°N-30°N和中纬度35°N-55°N定常波不平稳度增强,可能是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日数增多的原因之一。在广西大范围暴雨过程中,北极附近区域为定常波最不平稳的地区。  相似文献   
30.
2009年夏末秋初广西持续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2009年广西地面气象观测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一元回归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历年广西夏末秋初降水气候趋势变化和周期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历史资料看,广西夏末秋初降水呈显著减少趋势,而且具有2 a、8 a和14 a周期变化特征,2009年处于2 a周期信号偏少期。造成广西夏末秋初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为:8月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东亚槽脊平缓不利冷空气南下,广西常处于高压脊控制;9月副高南落,广西部分地区受副高控制;广西低空呈反气旋的环流形势,低层辐散高层辐合,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而且水平风速很小,大气稳定;2009年6月太平洋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并在8、9月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