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大气科学   114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越赤道气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期典型偏早(1966、1972、1996、2000、2001年)和偏晚年份(1970、1973、1987、1989、1991年),利用ECMW F再分析1~5月逐日经向风资料,计算5个通道越赤道气流和越赤道乞流总量的距平值;探讨越赤道气流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关系与特征。为预测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62.
台风伊布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见  高安宁  卢伟萍 《气象》2005,31(7):45-48
利用常规气象业务资料对0307号台风伊布都运动路径特点、造成内陆和沿海风灾(12级)以及大范围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认为:①副高稳定加强西伸,是导致台风运动路径平稳偏西北移的主要原因;②副高脊线南北向摆动幅度小,台风北抬过程中,台风与副高之间气压梯度增大,以及台风登陆前后,北、南风风速梯度出现明显的交替骤变,导致局部出现异常强对流,是导致台风深入内陆后大风维持时间长并造成风灾的主要原因;③热带地区西南风急流稳定维持,向广西上空输送充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是造成大范围暴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邕江洪水的特征及其气候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何慧  覃志年  庞芳  李艳兰 《地理科学》2007,27(4):506-511
利用邕江洪峰水位、年最高水位资料及邕江流域气象测站逐月降雨量资料,对邕江洪水的特征进行分析表明,洪水多数发生在华南后汛期7~9月,并与流域夏季降雨量密切相关。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卫星观测的OLR资料,分析邕江洪水形成的天气气候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影响是邕江发生洪水的主要原因。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邕江流域易受热带辐合带(ITCZ)影响,对流活跃,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此时邕江易发生洪水;地形对邕江洪水的形成有较重要的作用;邕江洪水易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为负距平的条件下。分析了邕江洪水气候成因。  相似文献   
64.
广西春播期降水量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西春播期降水量序列利用3种时间序列分析法,通过相关系数与符号相关结合选取因子,建立了6种回归方程,试报结果表明:多因子场序相关相拟法有较可信的结果;在逐步回归预测方法中,多因子逐步回归优于单因子场逐步回归;集成预报的结果明显好于单一方法的结果。而在组合计算预报因子中,用500hPa高度场、海平面气正场的滑动块状平均场作为基本因子,不仅符合降水发生所应具有的天气形势的系统性和稳定性,给自动化编程  相似文献   
65.
覃志年  金龙  何慧  李艳兰  黄雪松  罗莹 《高原气象》2006,25(6):1184-1189
利用1960—2004年广西4月37个基本站降水量,NCEP/NCAR 1960—2004年逐日500 hPa再分析资料,对广西及邻近区域(10°~30°N,95°~125°E)高度场进行车比雪夫多项式展开,分析了广西4月异常多雨及少雨年降水量与车比雪夫多项式系数的关系及其降水异常的成因;利用相似合成方法对相关较大的车比雪夫多项式因子进行预测,进而作出广西4月降水量多、少的趋势预测,为有效利用近期逐日环流场资料制作短期降水气候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6.
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快速移动以及造成广西持续大范围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表明造成台风"黑格比"快速移动的主要原因是:(1)副热带高压突发性加强西伸,脊线稳定维持在30°N附近,台风与副高脊线之间的东风带宽广且深厚,风速≥12m/s,急流轴随台风从东向西递进;(2)赤道地区的西南气流正处于弱和相对稳定的时期,无明显能量补充到台风环流中;(3)台风结构尺度小,uv分量分析显示,u分量的东西风、v分量的南北风差值极小,环流风对称,即使登陆后还保持这一特点;(4)无"双台风"或多台风的间接影响。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原因是:(1)台风"黑格比"进入广西内陆后,中心涡度值维持在11.5×10-5S-1以上,强度偏大;(2)台风"黑格比"在广西西南部移速减慢,维持较强的水汽辐合,进入越南前,中心附近的水汽通量散度仍有-60×10-5S-1,与通常台风相比,水汽辐合明显偏强。  相似文献   
67.
0518号台风“达维”后期强度突变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风云2号C星云图资料、T213分析资料、EC分析资料等对0518号台风"达维"后期强度突发增强的原因进行分析,表明:后期副热带高压突然加强、低层风场uv分量增大、高层散度增大、适度弱冷空气侵入外围、水汽输送充分等是0518号台风"达维"后期强度突然加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何慧  李艳兰  覃志年  廖雪萍 《海洋通报》2007,26(5):22-26,48
利用大气环流特征量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强热带风暴"碧利斯"造成异常强降水的气候背景。结果表明,冬春季节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偏高时,夏季副热带高压脊线活动偏北,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个数偏多,2006年冬春季海温分布及夏季副高活动形势有利热带气旋影响中国。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登陆和西行时,大气环流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偏北、西南暖湿气流在华南有强的辐合等均有利中国南部地区气流辐合上升,使"碧利斯"登陆后低压环流仍能长时间维持,从而造成异常强降水。  相似文献   
69.
月尺度动力模式产品解释应用系统及预测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针对月尺度气候预测,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DERF)模式资料,开发了集多种统计预测方法、多种解释应用技术于一体的业务系统。利用该系统的多种预测方法对广西88个站点2005-2008年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在解释应用方法中,基于模式输出统计假设方法(MOS)的预报结果优于完全预报法(PP);利用预测站点附近的环流关键区构建的预测因子预报效果最好;经验统计函数法(EOF)和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解释应用方法的预测准确率较高且较稳定;同时满足模式预测资料中预测因子和预测对象的高相关关系,以及再分析资料中预测因子和预测对象之间高相关关系确定关键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更佳。解释应用预测准确率一般都在70分以上,高于传统的物理统计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70.
弱环境风场条件下华南西部大范围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ECMWF 2.5 °×2.5 °资料和Micaps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对16例在弱环境风场条件下的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5—9月汛期期间,华南西部基本上处于高温高湿的状态下,一旦具备有一定的动力触发机制,即使在850 hPa无低空西南急流配合的弱环境风场条件下,依然可以产生大范围的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天气;在弱环境风场条件下产生大范围的暴雨天气,主要取决于在短时间内中低纬度出现异常环流,表现为华北槽或高原槽在东移南下的过程中发展加深,同时在华南西部的低层流场中出现低涡切变或气旋性拐点,气流辐合,水汽充沛,为暴雨的产生提供动力条件;广西境内的风垂直切变小,以及涡度、散度等物理量特征与暴雨过程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