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统计了1990-2009年间降雪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天气图、micaps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回流型强降雪个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华北回流型强降雪天气的普遍特征,通过对回流形势和廊坊及上游沿线测站高低空物理量特征的诊断分析,归纳出一些适合廊坊本地的预报指标,并通过初级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提高当地强降雪预报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回流降雪过程500 hPa高空形势可分为两类:两槽一脊型和多波动型;地面图上亚欧东部基本呈“北高南低”或“东北高西南低”的形势,高压中心的平均强度可达1045.5 hPa。廊坊地面风的上游即渤海西岸为显著的北到东风,当风速达到5 m·s-1以上时要注意强降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通过水培方法,研究了铅(Pn)和锌(Zn)及其复合胁迫对花菖蒲(Iris ensata)幼苗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将花菖蒲栽植于300 mL培养瓶中,以1/2 Hoagland营养液培养7d,在0.5 mmol/L Pb+l mmol/L Pb处理下,花菖蒲幼苗地上部干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其他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在所有Pb和Zn及其复合胁迫处理下,花菖蒲地下部干重与对照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除了在1 mmol/L Zn处理下,花菖蒲光合色素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之外,其他处理的光合色素含量都比对照处理有所减少.高浓度Pb和Pb+Zn的复合胁迫对花菖蒲幼苗地上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诱导能力很强,在0.5 mmol/LPb+1 mmol/LZn复合胁迫下,花菖蒲幼苗地上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比对照处理高81.8%;而其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在高浓度Pb和Zn处理下受到一定抑制;在0.5 mmol/LZn胁迫下,花菖蒲地上部超氧物歧化酶活性最高,是对照处理的1.1倍.除单因子Zn处理外,花菖蒲植株地上部丙二醛的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都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说明,过氧化物酶在花菖蒲抗单因子Pb和Zn及其复合胁迫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花菖蒲对Pb和Zn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以用于修复Pb和Zn及其复合污染的环境.  相似文献   
33.
廊坊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8~2007年河北省廊坊市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资料及1998~2007年廊坊市雷电灾情统计数据,结合其区域经济状况和人口密度,确定用雷暴日数(M)、雷电灾害频度(R)、经济(GDP)易损模数(E)、经济损失模数(E’)、生命易损模数(L)、生命损伤模数(L’)作为廊坊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计算出廊坊市各县(市、区)6个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后分等级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各县市区的易损度,并按5级分区法对廊坊市雷电灾害易损度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廊坊市开发区为极高易损区,全市无低易损区和极低易损区。  相似文献   
34.
通化中生代盆地火山——沉积序列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化中生代断陷盆地(前人称三源浦盆地)以频繁的沉积作用和火山作用为特征,形成了多旋回的火山—沉积序列,表现为火山爆发相、溢流相与冲积扇相、湖泊相的反复交替,并发育了湖相火山碎屑浊积岩系〔1〕。盆地演化经历了早期非补偿阶段、早期熔浆充填期,火山喷发期后非补偿沉积阶段、晚期熔浆充填期,构成二个大的火山—沉积旋迥。  相似文献   
35.
首先介绍了一个完整的3维模型检索系统的研究内容,然后对其中的方法中的统计特征提取方法、骨架提取方法、基于几何学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提出了3维模型检索技术今后需要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6.
研究并改进了基于Face Fixer编码方法的多边形网格模型拓扑信息的单分辨率压缩算法.通过对多阶自适应算术编码和区间编码压缩效率和压缩性能的比较实验,得出结论:区间编码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编码速度优于算术编码.因此,提出采用自适应区间编码与拓扑信息编码相结合的方法压缩实际应用中的大数据量模型.  相似文献   
37.
吴石虎  余旭初  许敏 《测绘科学》2010,35(5):60-61,256
SAR图像相干斑点噪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SAR图像的应用效果。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贝叶斯收缩去噪算法,采用双树复小波获取更多的方向特性,然后借助贝叶斯MAP估计器调整小波系数,达到去除SAR图像斑点噪声的目的。实验证明,本算法在抑制SAR图像斑点噪声的同时有效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38.
小波域隐马尔可夫树(HMT)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统计信号和图像处理中,它成功描述了真实图像小波系数在尺度之间的相关性和依赖性,很好地体现了小波变换的延续性和非高斯性。这里通过构建图像小波域HMT模型,在应用期望最大(EM)算法估计HMT模型的参数之后,对小波系数进行贝叶斯估计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去噪效果好于其他小波去噪算法。  相似文献   
39.
利用地面加密站、雷达、微波辐射计和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 h等多种观测资料,对2019年5月17日北京通州区出现局地极端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超级单体是造成本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系统,雷达回波可识别出典型特征。午后在地面和超低空北京南部出现小的热低压系统,使得东南风显著加强,一方面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另一方面,其与高空西风急流相互作用,使得垂直风切变增强,并产生垂直环流。低空逆温层长时间存在,能量不断积累,使午后雷暴爆发性增强成为可能。地面冷池出流与偏南风对峙,形成了假相当位温密集带。冷池长时间稳定维持,其前沿出现一条湿热边界层辐合线,锋生作用使得暖湿气流不断被抬升,对流系统加强并呈准静止状态。在有利的环境背景下,加之充沛的水汽供应和强烈的边界层辐合抬升,雷暴强烈发展形成强降水超级单体,随后分裂,右侧的风暴又发展为超级单体,再次经过通州东部,形成暴雨中心。  相似文献   
40.
利用2017—2020年廊坊市大厂县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和北京探空资料,对08时和20时2个时次共737组有效样本垂直方向的气温、湿度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1)整层气温均方根误差在5 ℃以内,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为20%~30%,气温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相对湿度,即前者的探测精度更高。(2)1 km以下08时和20时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误差差异显著,08时误差均小于20时,1 km以上气温误差稳定在3 ℃左右,相对湿度误差廓线随高度先增大后减小。(3)夏秋季温度误差总体小于春季和冬季,但夏季贴地层误差明显大于其他季节,而相对湿度误差在冬季更为稳定。(4)晴天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精度明显优于云天和雨天,且随着云量的增多,探测精度逐渐下降。(5)降雨量级的差异对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精度产生不同影响,雨量越大,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误差越大;小雨时温度的相关系数在贴地层以上为0.60~0.90,但整层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普遍在0.50以下,中雨及以上的降雨出现时,08时和20时温度的相关系数表现出显著差异,而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在大雨及以上时波动最大,表现出极不稳定的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