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5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海域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用来研究特定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定量确定各种物理,生物过程的贡献,对解决浮游植物生物量异常增加导致的富营养化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海洋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介绍了几种不同时空尺度浮游植物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和性能,此类模型在发达国家的海域富营养化研究和环境管理中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而我国目前虽已开展了海洋生态模型的初步研究,但面临一些困难,其中不仅需要获取特定海域的过程参数,而且急需对海域的强迫过程和边界过程加强认识。  相似文献   
52.
正走进位于广西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素有中国炮龙之乡美誉的宾阳县,只见新兴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传统手工业生机勃勃……在打造构建现代商贸名城和宜居宜业中等城市过程中,流淌着宾阳县国土勘测设计院技术人员的辛勤汗水,他们为此付出了心血。为重点项目工程提供优质服务宾阳县国土勘测设计院隶属于宾阳县国土资源局,具有测绘资质、土地勘测定界资质和土地规划资质,是致力于现代数字测绘、国土数字信  相似文献   
53.
为获得湿涡度、湿散度的暴雨落区诊断性能,使用ERA-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降水资料,以2016年6月15—23日我国南方的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为例,通过对比诊断、TS得分评价对该组参量性能进行了一次系统检验。结果表明:该组新参量较传统涡度、散度及相对湿度可大幅减少空报,相对湿基权重参数是影响这组参量性能的关键,合理选择经验常数k能大大提高其诊断性能。另外,在该次系统检验中,湿涡度、湿散度表现出的诊断性能已接近国家气象中心暴雨预报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54.
滩涂作为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土地资源。针对遥感影像滩涂分类的提取,文中提出一种联合光谱和纹理特征支持向量机(SVM)滩涂分类的方法。首先介绍纹理特征影像获取方法,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得到滩涂纹理特征影像;然后将光谱影像与纹理影像叠加形成一幅多维特征影像,用SVM分类算法中的OAR分类器进行分类实验,对分类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提高海岸带地理信息获取能力,提升海洋遥感测绘信息化保障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5.
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海洋光合细菌的混合菌种对五种活性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海洋光合细菌耐盐性较好,对五种染料都有很好的脱色效果。温度对各类染料影响不同,但五种染料都在30~35℃时达到最佳脱色效果。菌种适应的PH值范围广,驯化后活性增强。在100mg/L的浓度下,染料X-3B对细菌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邓明  赵亮  王成  吴善材 《广东气象》2015,37(3):28-31
根据澳大利亚气象局MJO指数、国家气象局753站逐日站点资料、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研究了MJO活动对广东前汛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MJO传播至东印度洋时广东降水为正异常,当其移至西太平洋时广东降水为负异常。MJO通过引起大尺度环流异常和大气垂直运动的异常对降水产生影响。当MJO传播至东印度洋时,副热带高压异常增强,广东为干冷偏北风和暖湿偏南风的交汇区且此时广东上空空气上升运动强烈,有利降水产生;当MJO传播至西太平洋时,副热带高压异常减弱,广东被偏北风控制且此时广东上空空气下沉运动强烈,对降水不利。  相似文献   
57.
LISST-100通过激光前向散射测量32个粒径的悬浮颗粒物体积分数,OBS通过接受后向散射光强测量浊度,浊度反映水体浑浊程度,可用其变化代表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利用LISST-100和OBS于浙江外海高生产力区对悬浮颗粒物进行周日变化的同步观测,结果表明,浮游生物高生物量水体中,LISST-100能够测量出悬浮颗粒物体积分数的变化,由于颗粒物体积与其粒径成立方关系,其对于大颗粒物质变化比较敏感;OBS只能反映部分浓度变化,OBS接收的后向散射量强度取决于颗粒物后向散射截面的影响,因此对于小颗粒悬浮物质更为敏感,对大颗粒物质变化不敏感。无机小颗粒占优水体中LISST-100和OBS对于悬浮颗粒物的测量均较为理想。在悬浮颗粒物组分复杂的水体中,采用LISST-100有其优势,它可以获得不同粒径组分的体积分数,而OBS则适用于更小粒径范围的水体,主要是因为其对大粒径的浮游生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58.
高寒草甸是广布于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它是青藏高原大气与地面之间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区域碳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对青藏高原主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类型CO2通量研究方面的综述,系统分析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通量日、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以及温度、光合有效辐射、降水等主要环境因子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影响;同时,结合其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就青藏高原三种典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类型源汇效应和Q10值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2通量研究的现实与需要,提出了当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祁连山海北高寒湿地微气象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4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海北高寒湿地微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辐射、热量平衡各分量日平均变化中,瞬时最高值出现在中午,最低在早晨。地面长波有效辐射日最高出现在中午,日最低出现在下午。地面反射率表现出早晚高白天低的"U"型分布状况,1月日最低达0.68,而7月日最低仅为0.12。动量通量、垂直风速、水平风速、摩擦速度等均在下午大,夜间到清晨小。垂直风速除10月全天为上升运动外,其他月份夜间还出现下沉运动,而且冬季明显。海北高寒湿地夏季热强明显,冷季热强减弱。因湿地长久积水,地温日变化平稳,40 cm地温<0℃的维持时间不到2个月,60 cm地温全年均>0℃,即季节冻结层浅薄。  相似文献   
60.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草地退化对生态系统地表反照率的影响,利用2006年12月至2007年11月一整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地表反照率的季和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年均地表反照率为0.22,生长季(5~9月)的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18,非生长季为0.25。在植物生长初期的5月,地表反照率主要受土壤水分影响,5月末至6月初出现全年最低值;植物生长旺季的7~8月,受植被的影响地表反照率相对较稳定,并略高于生长季中其它各月。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呈"U"型,阴天的地表反照率高于晴天。全年地表反照率出现的最大频率集中在0.20附近,非生长季在0.22附近,生长季在0.18附近。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生长季地表反照率的变化受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的影响,而非生长季受积雪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