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5篇
天文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云南省地震局于1984年10月21日至24日在昆明召开了《天文、气象与地震》学术讨论会。来自云南省和全国各地的近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长姜葵致开幕词。会上,徐道一做了题为“银河系运动与宇观地质现象及宇地关系的几个模式和假说”学术报告,任振球做了题为“天文与地震的若干统计事实”的学术报告,耿庆国做  相似文献   
42.
云南强震的水位异常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强震的年度预测,采取年变化率做为水位变化参量,大于或小于一定的年变化率值即为强震异常。在研究多年的强震前地下水位异常震例的基础上,在云南3个地震区分别确定了指标观测井及其强震的预测指标:丽江地震区选择丽江井,水位异常判定指标为年变化率R临≤-1.10;楚雄地震区为大姚井,指标是R临≥0.03;滇西南地震区为双江井...  相似文献   
43.
中国大陆8级巨震群体动态与地球运动及太阳活动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百年天文地球动力学资料的分析,得到了太阳活动减弱—地球纬向大气环流盛行—固体地球自转加快—南北向压应力场增强—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加剧的基本认识,从而证明中国地震系统是个开放系统,一直在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负熵,进行自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44.
赵洪声  张立  黄云宝 《地震研究》2005,28(2):129-132
重点研究了20世纪以来云南4次强震活跃期的酝酿及启动过程,发现地壳内构造能量的多年加速积累是形成云南强震活跃期的必要条件,而月球的运行位置及地表涝旱振荡的加剧又进一步调控着活跃期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预测云南强震活跃期的定量判据,并应用于对云南地区下一强震活跃期的实际监视中。  相似文献   
45.
三十余年来云南气压涨落的致震方式和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声  王世芹 《地震研究》1995,18(3):237-245
本文以孕震系统在爆发前夕的外敏性及外力的非线性作用为物理基础,对大气扰动下的地震爆发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不仅给出了三十余年来整个云南气压场的归-化原则以及四次7级大震前震中附近的气压巨涨落特征,而且还对滇东,滇西北,滇西南等地区分带归纳建立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气发震指标。这些自然共性的揭示,既是对外力效应的认证,也丰富了短临地震预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一、引言 迄令为止,人类对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的认识,虽然还主要依赖于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间接测算以及室内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但毕竟看到了其模拟真实自然的困难之处和局限性,从而想方设法地向直接实地研究迈进。这期间,水库地震和注水地震的发现及相应的机制探讨,可谓是人类在大自然真实环境中所进行的一项宏大试验,水可能对复杂地质综合体有重大影响,乃至是诱导构造活动和地震的第一个自然要素。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云南省地震局于1984午10月21日至24日在昆明市召开的第二次天文气象与地震学术讨论会作了概述。来自云南、北京、吉林、内蒙古、陕西等地的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们围绕天文气象与地震的关系从思路、方法到机制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有些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方法和研究结果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广泛兴趣,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48.
地震学——关于地震的科学——可分为两个基本方面:对地震波传播规律和影响的研究以及对地震本质的研究。第一方面研究正在成功地发展着,并且在测定地球内部结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能够帮助确定寻找有用矿物的方向。在研究地震本质方面,情况则相当差。我们对导致地震发生的过程本身迄今仍不太清楚,其原因在于:地震学的传统理论基础——连续介质力学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介绍了于1986年4月8—9日召开的云南省地震学会天文气象与地震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扩大会议概况。会议有效地讨论了关于拟建立国内第一个地球物理观象台、开发计算机软件以处理地球物理信息、地震动态系统与环境的耦合和响应、新的地震预报手段、云南省震情及地震预报研究的实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0.
本文通过逐日气象资料,研究了近二十年来滇东地区12次地震(震级≥5)之前地面气温的变化。发现不少震例,震前震中区气温有升高的现象。这种局部温度异常(热晕),很可能与震前地下热能的逸出有关,但是,也应重视由天气系统热力作用所形成的增温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