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358篇
地质学   802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GPS用于强风引起的超高层建筑物位移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TK技术以其数据采集的迅捷和灵活及高效、快速、全自动、全天候、高精度的特性,在特大型土木工程的健康监测中开始得到应用.了解强风作用下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的形变情况,对于评估建筑物安全性及健康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PS技术,进行强风下超高层建筑物变形试验,最后对计算的数据进行变形规律分析.  相似文献   
122.
邓才华 《四川测绘》2009,32(6):276-277
近几年我单位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图根控制测量的项目比较多,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仅通过三个测区的图根控制点检查数据分析采用RTK进行图根控制测量的可行性探讨,来描述GPS—RTK技术理论方面的知识。力求更广泛地采用该技术,提高作业敦率,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推动测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3.
为探究不同测量方法获取浅沟数据的精度,本文以元谋干热河谷区浅沟为例,采用RTK、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多种测量方法获取浅沟数据,建立DEM并提取浅沟形态参数,对比近景摄影测量以不同方式获取标记坐标后建立DEM的差异,同时以测针板实测浅沟横剖面为参照,对比分析不同测量方法获取浅沟横剖面的精度。结果表明:RTK获取密度较低的点数据,建立的DEM较粗糙,仅体现沟缘大致走向;近景摄影测量+RTK方法测得的DEM高程整体低于近景摄影测量+全站仪所得DEM高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近景摄影测量+全站仪两种方法获取数据所提取的浅沟形态参数精度较高;对比浅沟横剖面,横剖面近景摄影测量+全站仪测量所得与实测横剖面重合度较高。因此,利用近景摄影测量+全站仪进行浅沟测量,在精度、效率等方面优势较大。  相似文献   
124.
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定年与早期人类演化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评述了近年来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建立泥河湾组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厘定泥河湾动物群的时代和确定华北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年代序列.研究表明:第一,泥河湾组河湖相沉积序列记录了高斯正极性时末期以来的地磁极性特征(松山和布容极性时),即沉积时代始于约2.6Ma.早期人类至少在1.66~0.78Ma期间的大约90万年的时间内长期持续地占据高纬度的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动物群(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时代为2.0~0.8 Ma.第二,华北地区早期人类已经能够适应东亚高纬度地区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和干旱化趋势增强的复杂环境变化,尤其能适应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前后中国北方多变而且不稳定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因此,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多变性与不稳定性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第三,早期人类走出非洲以后,可能沿不同的路径并以较快的速度扩散到东亚地区.向南越过印度尼西亚的赤道地区,向北至少扩散到40°N的泥河湾盆地.  相似文献   
125.
利用1990—2019年陕西省陕北和关中地区74个气象观测站越冬期逐日极端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陕西黄土高原日光温室分布区域的不同极端最低气温的气候概率分布;选取气候概率(p)、标准差(σ)、低温冻害指数(k)3个影响日光温室的冻害因子,分析陕西黄土高原日光温室低温冻害综合风险指数。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大部极端最低气温≤-25℃的气候概率小于0.2,日光温室遭受0℃低温冻害的可能性较小。关中地区宝鸡市麟游县,咸阳市长武县、彬州市,铜川市宜君县极端最低气温≤-14℃的气候概率大于0.6,日光温室遭受0℃低温冻害的可能性较大;西安市、渭南市南部极端最低气温≤-14℃的气候概率小于0.2,可适当发展带保温墙的塑料大棚。陕北地区榆林市大部日光温室的低温冻害综合风险为中度,延安市大部处于轻度风险区;关中地区大部日光温室的低温冻害综合风险为中度。  相似文献   
126.
一、前言在机井测试改造中,是改造还是更新,是当前机井测试改造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节约能源和资金的消耗。现根据蒲城县甜水井乡一九八七年机井测试成果资料,并依据陕西省配套机电井技  相似文献   
127.
渤海陆缘地震的力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渤海陆缘是华北强震活动区,如1966年的邢台震群,1967年的河间地震,1969年的渤海地震,1975年的海城地震,1976年的唐山震群和1983年的菏泽地震,都是在该区发生的。显然,深入研究该地区的构造运动和地震成因是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本文拟从应力场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8.
本文简单回顾苏联人工防雹工作历史及理论和实验研究,着重介绍苏联的“雷达-火箭”人工防雹业务系统,概述了苏联人工防雹工作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动态。苏联的作法,对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其中包括防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