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534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398篇
地球物理   291篇
地质学   837篇
海洋学   349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胶莱盆地南缘沿五莲-青岛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目前已发现大量的金铅锌多金属矿床(点),除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外,其余各矿床沿断裂发育,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均显示热液矿床特征。高家宅科地区已发现的金铅锌多金属矿点,分布在以高岭断裂为主的NNW—近SN向断裂中,但基于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等认识的不足,该地区找矿工作进展缓慢。本次研究通过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在该地区识别出以伊利石、白云母、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和菱铁矿为主的蚀变矿物,以面积性绢云母蚀变为主(伊利石+白云母)。绢云母矿物高IC值和低Pos2200吸收峰值分布区域均与区内NNW—近SN向断裂和绢英岩化蚀变带具良好的相关性。结合已有成矿事实,认为区内以高岭断裂为主的NNW—近SN向断裂更靠近热液中心,同时,绢英岩化蚀变带中异常的高IC值和极低的Pos2200吸收峰值分布区域,同样具成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2.
利用1985年TM影像和2004年ASTER影像解译的结果,从五方面分析了海峡两岸的典型港口城市泉州市和高雄市1985~2004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导致两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与城镇化速率、工业化与埘外贸易的发展及土地利用政策因素,最后作者总结了高雄市土地利用卜的经验并就大陆土地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对南京江北地区林峰桥剖面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两个泥炭层有机碳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上部泥炭层和下部泥炭层δ13C值皆较低(≤-23.79‰),部泥炭层的δ13C值明显高于下部泥炭层。结合其它研究可知,该区全新世大暖期稳定暖湿鼎盛阶段的校正年代约在8.2~7.0 ka B.P.,在此阶段前后,表现为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低温气候环境。12.8~12.1 cal.ka B.P. 该区气温高低波动频繁期。12.8~12.7 cal.ka B.P.和12.6~12.2 ka B.P.两时段气温较低;2.7~12.6 cal.ka B.P. 阶段气温较高。12.2~12.1 cal.ka B.P. 表现为Younger Dryas之后气候的迅速增暖,可视为该区全新世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994.
VTI介质中非线性对地震波频率和频宽变化的约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改进型FCT有限差分法分别模拟各向同性、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以及非线性VTI介质中地震波场,随后采用小波分析探讨VTI介质中非线性对地震波频率和频宽变化的约束.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表明:介质各向异性会引发地震记录中各波型的能量随炮检距的变化,而介质各向异性与非线性的耦合作用则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变化.在遵守能量守恒原理的前提下,介质的非线性会引发地震波场中各波型间能量的再分配.同时还会引发地震波速度的波动,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波动幅度变小.这些现象在频率域内的响应表现为主频和频宽的降低或增大、地震记录中与各波型相对应的瞬时主频和频宽峰值出现时刻的偏移以及它们随炮检距变化而表现出的幅值波动.在本文给定的弱非线性介质中(非线性炽较薄且远离震源),在震源能量较低的情况下,介质的非线性效应会造成地震波瞬时主频和频宽相对于线性介质情况分别为1/10~1/4和1/10~1/3左右的变化量.此外,随着入射波能量的下降,介质非线性所造成的地震波瞬时特征(振幅、主频、频宽)的变化量减小,但随着地震波在穿越非线性介质时路径的加长,非线性作用的累积效应使得波形畸变和频率分布特征的变化(尤其是频宽)等现象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995.
华北东部橄榄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岩石圈地幔演化意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华北东部古生代以来火山岩中捕虏体橄榄岩和苏鲁早中生代构造侵位橄榄岩的岩石化学结果表明: 古生代金伯利岩侵位时仍然存在的难熔、漂浮克拉通地幔在中、新生代时其大部被新生饱满的岩石圈地幔物质取代置换.在100 Ma前(但不早于178 Ma), 新生软流圈物质就已开始沿古老岩石圈内的地幔薄弱带和岩石圈深断裂带对克拉通地幔进行侵蚀、交代和混合作用, 引起岩石圈大幅减薄.这一减薄存在时间、空间的不均匀性, 但在老第三纪达最大.新第三纪以来, 上涌的软流圈物质由于温度下降回落(岩石圈小幅增厚)并转化为新生岩石圈地幔, 实现地幔置换过程.分析的苏鲁造山带橄榄岩是早中生代构造侵位改造过的古老岩石圈地幔物质.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2020年以来全球5.0级以上地震数据为基础,按季度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2023年10-12月发生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典型地震开展数据分析整理归纳,对地震造成的灾害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汇总,分析地震活动特点,进一步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997.
针对GNSS多频多系统的定位模式使得整周模糊度的维数急剧增加,导致很难快速准确地固定所有模糊度,引起显著RTK定位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BDS/Galileo组合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对原始误差方程进行参数重组,将窄巷模糊度组合形成宽巷以及超宽巷模糊度;采用多重约束检验取整超宽巷、宽巷模糊度并依次对待估参数进行更新;对窄巷模糊度子集进行筛选,缩小模糊度的搜索空间;结合历元间差分,提供当前历元先验位置解,对模糊度进行检验。经实验表明:在长距离静态实验中,该算法在定位精度E、N和U方向上相较于常规部分模糊度固定分别提升32%、42%和28%。在模糊度固定正确率和收敛速度方面也有显著的提升,且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其优势越明显;在短距离动态实验中,该算法在较为复杂的城市道路中定位精度、可靠性以及重收敛速度同样具有出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2007年冬季异常气候及产生的灾害性天气事件进行了调查,结合IPCC公布的最新数据及专家研究成果,提出了鄂尔多斯地区应对异常气候造成的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99.
根据吉林汪清(WQ)中新世和辉南(HN)上新世玄武岩捕虏体橄榄岩透辉石的激光探针(LAM-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分析了华北北缘与兴蒙造山带结合部位陆下岩石圈地幔所经历的部分熔融作用和地幔交代作用.新生代时无论是靠近华北地块一侧的辉南,还是靠近兴蒙造山带一侧的汪清陆下岩石圈除少量难熔地幔残留外,主体上均表现为显生宙‘大洋型’的地幔特征,即经历了8%以下的部分熔融作用.这些地幔又记录着复杂的地幔交代作用过程,交代介质类似于含水的、含碳酸岩质的硅酸岩熔体.这样的地幔特征与中国东部其他地区新生代时的主体岩石圈相似,也有少量古老地幔残余,由此进一步说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作用经历了软流圈地幔对古老岩石圈的侵蚀和最终的置换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张东宁研究员、郑需要研究员、郑秀芬博士和刘爱文博士于2006年7月21日至23日期间,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主办,科技部、中国地震局和中国气象局等单位协办的“地球科学计算机基础架构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