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77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232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鲁北平原黄河古河道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祖陆 《地理学报》1990,45(4):457-466
鲁北平原黄河古河道可分为地面古河道(埋藏深度0—8m)和浅埋古河道(埋藏深度8—40m)。两类古河道部大致可分为三条古河道带,呈SW-NE向近平行展布,每带一般宽5—15km,最宽处可达20km。 古河道沉积层主要由细砂或粉砂组成,为古河床之曲流砂堤或天然堤沉积。各期古河道沉积层之顶、底板主要为粘土或亚粘土和淤泥层所构成,为古黄河泛滥相沉积物。 本区古河道按形成时间顺序可分为三期,下部第一期古河道大约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中部第二期古河道形成于全新世早—中期,上部第三期古河道形成于全新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922.
本文根据区域地质,形变观测和震源机制等资料,重点分析了链子崖危岩体的形变特征和应力状态。指出影响危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北北西向主压应力的作用和九湾溪、仙女山断裂的活动。其次,特殊的气候条件,如久雨、暴雨,岩石物理化学作用,临空面岩石重力作用以及水库蓄水,人为基底掏空等因素,对加速和触发岩崩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最后就危岩体的稳定性和可能出现的岩崩方式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3.
染病的海牛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5,(12):38-40
2005年10月底正值禽流感再次向人类发威之际,美国科学家又发现佛罗里达的一头海牛染上了乳头瘤病毒。因为海牛是对海洋环境起平衡作用的濒危动物,又是人类保护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所以海牛的命运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24.
太行山太古代阜平群中刚玉矽线石型矿床,产于太古界阜平群地层中,矿体顶板围岩是长英质片麻岩.长英质片麻岩系流纹岩的变质岩.刚玉矽线石矿体系沉积变质而成.局部地段刚玉产出,除与原岩铝过饱和程度有关外,并与混合岩过程中钾交代作用有明显关系.含矿岩系的变质强度达到了矽线石角闪岩亚相.  相似文献   
925.
梅雨锋移动性中-β尺度暴雨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引入雨峰分析方法和“雨峰团”的新概念,对具有加密探空资料和降水资料的梅雨锋暴雨个例,进行了观测研究。由此揭示了与这类雨峰团相伴随的中—β尺度系统。这些被揭示的中—β尺度系统分为移动性的和准停滞的两大类。中—β尺度系统的移动路径族,与中—α尺度雨带较一致。利用对称不稳定和横波不稳定,对移动性中—β尺度系统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26.
本文研究了四个问题。1.给出了一个扰动位的局部协方差函数其中常数K_o、a和b可以由研究地区的重力异常和高程异常数据求定。2.按最小二乘推估求点异常。3.依带参数的最小二乘配置法求点异常。试算表明,结果与信号协方差函数关系甚微。4.利用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数据求定两点的高程异常差。  相似文献   
927.
陆汉城 《大气科学》1984,8(3):293-303
本文得到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和非地转非线性效应控制增辐斜压扰动解析式及CISK-斜压联合不稳定性对波长的选择机制.以一个包含了Ekman层效应的二层模式分析表明: (1)在适宜的积云对流情况下,由平流扩散、Ekman层摩擦、静力稳定度和加热系数等物理因素相互制约,扰动最大增长率的波长是属中型扰动范围,即2000一4000公里波长的扰动是联合不稳定的最不稳定的波. (2)积云对流潜热是引起中型扰动不稳定的主要能量源,它既是扰动发展的驱动机制,又对发展的爆发提供了比从基本气流得到的能量大得多的有效位能,它激发了斜  相似文献   
928.
不同三轴应力条件下岩石电阻率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金铸  陆阳泉 《地震学报》1983,5(4):440-445
作者试验研究了在不同三轴应力条件下,饱水砂岩的电阻率变化与施加应力的方式及应变积累速率的关系.试验方式为开始在一定的静水压力下,保持最小主应力(3)不变,考察了两种应力积累过程:1.以快速——慢速——最快速三种加载速率施加最大主应力(1),中间主应力(2)称之谓 Ⅰ 型;2.以慢速——快速——恒压——最快速四种加载速率施加1、2称之谓Ⅱ型.两种应力过程的1、2,均加至破强度的80——90%后,再快速卸载至原静水压.同时,其应变速率控制在10-6——10-7/秒范围内.实验结果与某些大地震前后的一些地电变化的实测记录相吻合.从而揭示了地震前后视电阻率异常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可能与地震在孕育过程中应变能的积累方式、应变速率、能量释放(地震活动)等因素相关联.为实测电阻率的前兆现象(地电异常)的理论解释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29.
翡翠A货和B货的鉴别特征陆建有(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11)关键词翡翠A货B货鉴别特征1翡翠A货、B货的涵义翡翠A货是天然的、未经人工处理的真品,不论是石质、内部结构,还是颜色都保持了天然本色,具有保值和收藏价值。B货指的是采用漂白注胶工艺将低...  相似文献   
930.
中国开放政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在对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 ,就近 2 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效果进行了计算模拟分析。首次 ,从数量上 ,探讨了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 ( 1 )在对外开放中 ,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吸引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 ,缓解了区域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 2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 3)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经济的外向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 4 )对外开放政策 ,改变了中国经济发展布局 ,加快了基础产业发展 ,较好地解决了以往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发展滞后问题。通过模型计算 ,在对外开放的 2 0年中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 GDP增长总额为 9670 .42× 1 0 8元 ,其中对外开放政策的贡献作用达 2 0 68.0 7× 1 0 8元 ,即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的对外开放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 GDP的作用效果达 2 0 68.0 7× 1 0 8元 ,平均作用效率达 2 1 .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