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01.
针对探空业务软件无法实行实时资料数据备份双重路径设置,提出利用Backup Magic来解决数据异地备份,使数据异地备份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02.
在双侧向测井反演中,采用差分进化和Levenberg-Marquardt方法进行了三参数(侵入半径、侵入带电阻率、原状地层电阻率)混合反演,从实际计算来看,反演结果精确度较高。由于差分进化优化算法对初值依赖性较低,算法也较为稳定,这就增加了反演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3.
汉江流域未来降水径流预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统计降尺度法将全球气候模式和VIC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耦合,研究未来A2气候情景下汉江流域降水径流变化情况.首先应用基于光滑支持向量机的统计降尺度法在全球气候模式CGCM2和HadCM3的A2气候情景下,分别预测未来汉江流域日降水、气温过程,然后将预测降水过程作为VIC模型的输入,模拟预测未来汉江流域径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CGCM2气候模式下,2020s(2011~2040年)时期汉江流域径流小于基准年,2050s(2041~2070年)时期与基准年基本相当,2080s(2071~2100年)时期大于基准年;在HadCM3气候模式下,2020s时期汉江流域径流小于基准年,2050s和2080s时期均比基准年增加;降水、气温预测结果与径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4.
雨量站网布设对水文模型不确定性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雨量站网布设会影响径流模拟精度,研究不同雨量站密度和空间分布的径流响应规律对提高径流模拟精度和减小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新安江模型和HBV(Hydrologiska Fyrans Vattenbalans)模型,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斯方法比较分析在不同雨量站密度及空间分布下径流模拟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增加雨量站密度可以降低面雨量的估计误差,使模型在不同的雨量站空间分布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通过优化雨量站空间分布,可以减小雨量站网布设导致的模型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径流模拟精度;在相同的降雨输入和参数采样方法下,新安江模型和HBV模型对降雨输入导致的不确定性响应规律具有相似性,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湘江流域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精度更高,而HBV模型的不确定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5.
水稻群体动态预测与栽培决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耀  陈华 《气象科学》1996,16(1):86-92
本文以作物计算机模拟技术为基础,根据天气,土壤,苗情,模拟预测水稻群体的发育群、茎蘖消长、叶面积动态、光合生产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06.
1995年7月1日江口县出现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日最大降雨量突破了铜仁地区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的最高记录,造成我县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江口成为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特大暴雨中心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除了高低空天气影响系统有利的配置,还有单站要素的异常变化,从中找了一些预报着眼点,并提出对策,对提高夏季暴雨预报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紫苏花岗质岩石可以说是地球历史中的最古老花岗岩建造,其产出方式与形成顺序有很大的变化。然而,无论产生早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的深成体制如何,它们都表现出规律的演化趋势:每一特定的深成旋回都具有其特定的紫苏花岗岩套。活动带的早期阶段为混合岩化前(Ⅰ)实为火成成因的钠质紫苏花岗岩。它们表现为席状、岩鞍状及岩盖状侵入体,与围岩呈整合状。紫苏花岗岩-混合岩(Ⅱ)源自具各种成分的岩石,形成于伴有强烈褶皱作用的区域麻粒岩混合岩化作用。它们表现出区域性分布、具各种形态、多成因,成分及矿物组成变化。出现最多的是混合岩后的原地紫苏花岗岩(Ⅲ),由麻粒岩相条件下区域超变质作用期间各种岩石的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紫苏花岗质岩石构成不则形态的地块(可达数百平方公里)、具特殊形态的区域及宽度  相似文献   
108.
西爱尔兰Mayo西北部与Ox山脉西部内露层中晚元古宙与寒武纪达尔拉丁岩系已经证实难以划分出构造地层岩系。尽管已进行了详细的地层与构造工作,但因经常出现不明确的地层与类似的构造-热演化史,从而常常难以对重要的构造不连续面两侧进行详细的对比。虽然爱尔兰境内达尔拉丁超群内的地层对比问题在Donegal和东部的苏格兰大部分已经解决了,但Mayo西北部与OX山脉西部内露层及Clew海湾区的一些小的内露层却沿剪切带、滑断带与冲断带受到了变动,并且地层的过渡带常常受到了扰动,且经常出现堆叠。达尔拉丁地层序列中最易鉴别的下部在Mayo西北部及爱尔兰最西部的其他内露层中并不常见,不过Connemara的某些部分除外,在那里有重要的构造间断出现,这些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