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山西省2016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2016年以来山西省地震局月会商意见、月震情反映、周震情监视跟踪例会、紧急会商意见为依据,系统总结、整理山西盐湖M_S 4.4地震震前异常及预测过程,给出山西南部地区4级左右地震短临预测指标,并就地震预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2.
<正>6月13~15日,《河南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连续刊发"太行山生态修复系列报道"之《黄绿记》《移山记》《惠民记》。连日来,三篇重磅报道经省内外媒体积极转载后,在线上线下获得广泛好评。"阅读这厚重而又鲜活的文字,仿佛神游于南太行的崇山峻岭,看见了红旗猎猎漫卷,听见了太行人民造林绿化的铮铮誓言和劳动号角……"6月17日,省  相似文献   
93.
对晋冀蒙交界地区1970年以来MS≥5.5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图像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MS≥5.5地震前地震活动图像,如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显著地震或震群等指标,均出现了异常。异常图像的空间演化基本上围绕主震震源区或在其附近发生,这些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对未来主震的时、空、强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异常图像的时间演化特征在不同震例前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符合非均匀介质中坚固体孕震模式。显著地震或震群基本上是在地震空区、地震条带、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等图像异常的后期出现,表明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对主震的时间和地点预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4.
包头市气象装备保障队伍建设和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发展,气象装备保障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根据包头市装备技术保障特点和人员现状,对保障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5.
陈慧  刘建辉  丁正江  孙敬博  金巍 《地质学报》2022,96(4):1163-1181
古太平洋/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持续相互作用不仅引发了中国东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及岩浆活动,而且使古老而稳定的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岩石圈在中生代发生减薄、去克拉通化和破坏,并诱发克拉通地壳的持续拉张与减薄.为了更好地理解华北克拉通破坏后地壳持续拉张减薄过程及机制,本文利用锆石/磷灰石(U-Th)/He及裂变径迹等多种低温热年...  相似文献   
96.
由于在川西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的白云岩中一直没有找到可靠的生物化石,长期以来,白云岩就成为划分该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界线的标志。严格来说,这是一条岩石地层界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地层界线。在对四川江油渔洞子剖面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和沉积相研究时,在二叠纪长兴组珊瑚层以上的灰质白云岩中发现了微生物岩层并在其中首次找到了牙形刺H.parvus和灾难种有孔虫化石,从而为我们精确划分川北地区二叠纪-三叠纪的界线生物地层及确定该地区白云岩与微生物岩的时代及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化石依据。沉积特征的分析有利于了解从晚二叠世长兴组顶部至早三叠世飞仙关组中下部的沉积历史。  相似文献   
97.
杨朋卫  杨光  陈慧  侯玉国 《现代测绘》2013,36(3):31-32,35
文章介绍了上海市12号线顾戴路-东兰路区间φ6.34m土压平衡盾构在2.1km的掘进的过程中为确保隧道顺利贯通,指导盾构沿设计轴线推进所采用的人工测量与自动测量的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98.
海南国际旅游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根据面向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政务版平台和公众版平台,其总体架构、功能设计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基本上是一致的。首先简单介绍了平台的总体架构以及2个特别的功能设计,然后详细阐述实现平台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
陈慧  赖亚胜  陈聪 《广东气象》2022,44(1):74-76,80
通过对电源系统SPD几种常见的组合方式用8/20μs电流进行冲击试验,测出每种组合的残压和通流以及冲击前后的静态参数,通过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常见的电源系统SPD组合方式中两压敏电阻并联时的通流最大、残压最小,而压敏电阻串联时的残压最大、通流最小;采用多个压敏电阻并联适用于暂态过电流较大的保护场合;压敏电阻与气体放电管串联时,残压稍高,通流量增大,无漏电流,但反应时间变长,适用对SPD响应时间要求不太高的电路中;压敏电阻漏电流随着冲击电压的增大不断升高,所以应定期检测,及时更换。  相似文献   
100.
为探明强震作用下大直径深长单桩与群桩基础的动力时程响应差异,依托海文大桥实体工程,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开展了4种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单桩及群桩基础的桩顶加速度、桩顶相对位移、桩身弯矩时程响应变化规律及其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群桩效应的存在,桩顶加速度时程响应呈现双面性,群桩基础桩顶加速度峰值大于单桩基础,但峰值出现时刻滞后于单桩0.29~1.06 s;群桩基础的桩顶相对位移最大值显著小于单桩基础,且出现时刻明显滞后,Kobe波作用时滞后高达3.82 s;群桩基础的桩身弯矩最大值小于单桩基础7.54%~9.22%,且单桩基础受地震波影响较大,弯矩时程响应振幅明显大于群桩基础。桩基础抗震设计时,可充分发挥群桩基础动力时程响应滞后性特点,合理设计并选择最优桩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