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63年5月至1964年7月,作者在福建海岸带中段(深沪湾——闽江口,24°41′—26°1′30″N)的红树林调查过程中,同时对该段的大坠岛、湄洲岛、鹭鹚屿、南日岛、小日岛、野马屿、江阴岛、文关岛、塘屿、草屿、牛山岛、东庠岛、平潭岛、大板岛、大练岛、小练岛、东壁岛、屿头岛和吉兆岛等(见刚图)20个岛屿的沿岸植被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调查范围自高潮线向陆延伸两公里左右。在调查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等原因的限制,采集尚欠全面,加之有关岛屿的参考资料缺乏,错误之处难免。但作为这些岛屿沿岸植被的首次调查,其资料对同行及将来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伊朗位于亚洲东西交通要冲,交通区位和地缘优势显著。伊朗在铁路、公路、港口,以及跨国输气管道建设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融资问题是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伊朗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和改造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存在较高的契合度,中伊双方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工程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伊朗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体现了其为地区性大国的利益选择、战略布局和"第三方外交"的传统,中国应充分审视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和利益布局,了解工程市场机遇和风险,同时还应关注合作中的潜在竞争者,知己知彼,寻求多边战略价值和利益契合点,促进地区发展,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井下加热改善近井区域渗流能力以提高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效率的同时保证井壁稳定,研究了高温对四川隆昌须家河组须二段致密砂岩微观结构、 力学性质及渗透性的影响,对26~1000℃高温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热重分析、电镜扫描分析(SEM)、声波测试、物理参数测定、单轴压缩试验及渗透率测试,分析高温后试样的组分、 微观结构、 力...  相似文献   
14.
阿舍勒块状硫化物矿床是中国阿尔泰成矿带重要的VMS矿床之一,位于阿尔泰西南缘的阿舍勒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受倒转紧闭向斜控制,边部发育喷流沉积岩.矿床上部层状块状铜锌矿体产出于玄武岩与英安质(火山)碎屑岩之间,与下部网脉状通道相矿化(体)构成典型的双层结构.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构建的构造控矿模型与矿床结构模型,结...  相似文献   
15.
2000—2019年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厘清该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3A3数据,通过最大值合成法处理获得2000—2019年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序数据,采用趋势分析、Hurst指数法及地理探测器对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9年,研究区植被覆盖整体呈增长趋势,NDVI年增长速率为0.0027(P<0.05),均值为0.252。空间分区年增长速率有差异,黄河流域片区(0.0062)>半干旱草原片区(0.0026)>内陆干旱片区(0.0018)。(2)研究区植被覆盖呈增长趋势的面积占55.77%,退化区域占3.76%,增长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林、草地为主。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具有持续性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1.87%,其中持续性改善面积(17.04%)大于持续性退化面积(1.27%),黄河流域片区增长情况及持续性增长情况最优。(3)影响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按影响力依次为降水、气温、日照、相对湿度,但对各分区的影响程度略有差异。黄河流域片区、内陆干旱片区空间分布受降水影响最大,半干旱草原区受日照影响最大。(4)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以自然因子与人类活动共同驱动为主,自然因子对植被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人类活动,且自然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率更高。本研究结果可为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MST(mesosphere-stratosphere-troposphere,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雷达是我国“子午工程”一期中探测大气动力结构的独特大型设备。雷达自2011年建成以来,已获取较好的大气风场数据,但在其他要素提取方面仍有改进需求。从噪声电平估算与目标回波识别这两个关键步骤改进雷达原始功率谱密度处理算法,以期得到更准确的大气要素信息。在噪声电平估算方面,提出应用对数-线性拟合方案快速实现客观分析法,与二分法方案差值的标准差为0.43 dB,表明对数-线性拟合方案能兼顾时效性与准确性。改进后的数据处理算法能够精确识别目标回波。利用改进算法处理2012年1—12月数据结果与雷达、探空以及ERA5再分析数据进行比较,各高度纬向风与探空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均为2~3 m·s-1,优于雷达产品和探空测值均方根误差(3~4 m·s-1),信噪比、谱宽和垂直速度质量也有明显提高,表明改进算法可靠、有效且相对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核工业南方某矿①长期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对矿区实际情况进行概化,建立了溶质的反应-输运耦合模型,利用溶质反应-输运模拟软件PHREEQC-Ⅱ以U(Ⅵ)为目标对尾矿库区地下水中核素迁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弥散度、扩散系数、pH值、混合比以及阻滞系数等参数不同取值时U(Ⅵ)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并就参数对模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为矿区环境评价及退役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类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海螺中,除鹑螺和角螺以外,红螺算是较大的一种,因其壳内面呈微红色而得名。过去,大个红螺在海鲜内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海珍品养殖业的发展,大个红螺已不再少见,正逐步走向寻常百姓家。在我国沿海,较多生活着两种红螺:脉红螺和皱红螺。脉红螺多生活在低潮线以下数米深的海底,有时也钻入泥沙内生活;皱红螺则生活在浅海  相似文献   
19.
魏锦成  陈泽面 《气象》1997,23(12):39-42
以厦门1996年初雷天气的多普勒雷达探测为例,分析了闪电定位对探测初生雷暴,识别雷雨和降雨回波,判断雷暴降水库,移动,变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尺度海洋运动以及中尺度海洋过程受气候变暖影响所产生的变化。【方法】通过计算全球绝对动力高度(ADT)的方差确定海平面在1993-2014年振荡幅度的变化。【结果和结论】ADT方差的增加趋势表明全球海洋的波动和地转流的增强。将全球绝对动力高度(ADT)分为两个不同部分:全球3 a平均海表面高度(MSS)和残余绝对动力高度(RADT),以确定不断增加的波动在何种尺度上占主导地位。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这两部分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MSS方差的增加可归因于全球海平面的不均匀上升和太平洋海洋环流的增强,而RADT方差变化趋势接近于0,这表明海洋中尺度信号无明显增强或减弱。通过引入信息熵以及对全球ADT分布的研究,发现全球ADT呈类高斯分布,信息熵的增加趋势表明极端海平面的出现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