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机模拟技术建立三维储层地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程  张铭 《地学前缘》2001,8(3):222-222
油田开发工程师最关心的是储层非均质性。孔隙度分布、渗流路径的精细结构和内部非渗透夹层是油气驱替动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注水开发中 ,注入水的侧向流动取决于水平渗透率的分布形式。大量研究表明 ,在碎屑岩中沉积相对渗透率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 ,一个合适的沉积相模型是获得一个合理、精细的参数模型的前提。由于在各个尺度下储层空间展布、内部 (几何 )结构和岩石性质的信息不完备 ,难以掌握相对于空间位置和方向上岩石性质、形式的变化和任一尺度下储层确定的且真实的特征或性质 ,因此受井资料约束的随机模拟正在替代常规…  相似文献   
12.
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含气页岩是页岩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分析测试等资料,选择重庆南川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南方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区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潜力系统评价。从沉积环境、岩性组合、有机地化、储层物性、含气性、矿物组成等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优选了甜点区和甜点段。研究结果表明:① 南川地区龙潭组处于潟湖相,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发育,累厚50~65 m,单层厚度26~32 m,埋深主体在1000~4000 m之间。② 地球化学指标适中,TOC含量2. 0%~3. 0%,Ro为2. 0%~2. 2%,有机质类型为Ⅲ~Ⅱ2型。③ 含气性较好,气测全烃一般3%~25. 5%,含气量1. 5~3. 5 m3/t。④ 硅质、碳酸盐矿物等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具有较大页岩气勘探潜力。⑤ 龙潭组页岩气富集高产具有相带控烃、保存控富、可压控产“三控”规律,即潟湖相影响泥页岩厚度及地化指标,控制页岩气富集烃源基础;保存条件影响地层压力和滞留气含量,控制页岩气富集的程度;可压裂性影响改造体积和缝网复杂程度,控制页岩气井产量。⑥ 初步建立了南川地区龙潭组页岩气甜点区目标评价方法和标准,优选出具有一定构造稳定区面积、页岩气成藏指标较好、埋深适中的阳春沟背斜、东胜背斜为Ⅰ类区。⑦ 建立了以TOC、孔隙度、含气量、脆性矿物含量四项主要参数为指标的储层综合评价指数(RCEI),优选出潭三段为页岩气勘探甜点段,潭三段上部为水平井最优穿层靶窗。  相似文献   
13.
砂岩孔隙结构分维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程  孙义梅 《沉积学报》1996,14(4):108-113
分形几何学特别适合于解决复杂环境中的许多问题。本文把砂岩孔隙结构置于分形几何学框架内,推导了小于孔隙半径r的孔隙度与孔隙半径之间幂函数关系,表明其指数与孔隙结构分维(D)有关,用压汞曲线证实这种幂函数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提供了一种测量孔隙结构分维的方法。作者研究认为,孔隙结构分维(D)能定量表征砂岩的储集性能,并能反映砂岩孔隙结构的成因特征。D接近于2,砂岩储集性能极好;D接近于3,砂岩储集性能极差。不同成因的孔隙结构具有不同的分维,但相同或相似成因的孔隙结构的分维具有固定的范围。因此可用分维对砂岩孔隙结构进行分类和评价。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德南断裂带是山东德南洼陷的主要油气聚集场所 ,精细识别各断层的分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平面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德南断裂的精细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已识别出德南断裂是一个向西散开的断裂系 ,它从北到南由 1、 2、 3号北倾断层组成 ;1、 2号断层最终汇聚为一条 ,2号断层下降盘发育 3~ 4条反向补偿断层 ;3号断层是一个小型的断裂系 ,由 5~ 7个北倾断层组成 ,平面上亦向西散开 ;剖面上该断裂系主要反映为向上分开、向下汇聚的帚状断裂系 ;同时还发现了由 3号断裂系控制的断块群。对德南断裂系的精细识别为进一步的钻井勘探和储层建模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珍汉  季长军  赵珍  陈程 《地质学报》2020,94(10):2823-2833
综合野外观测、地震反射、钻探标定及镜质体反射率、古地温等相关资料,分析羌塘盆地中部不同地区侏罗系海相沉积地层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结果显示,羌塘盆地万安湖地区、半岛湖背斜、阿木错地区、比洛错古油藏早侏罗世海相泥页岩在沉积之后,中、晚侏罗世埋深快速增加,镜质体反射率Ro随之增大,晚侏罗世早中期下侏罗统泥页岩镜质体反射率 R o增至05%,主力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开始生烃;早白垩世早期145~143Ma侏罗系海相地层埋深、古地温和 R o达到极大值,比洛错油页岩开始早期生油,阿木错主力烃源岩进入第一期生烃高峰。早白垩世构造隆升及风化剥蚀导致侏罗系海相地层向上折返,埋深减小,晚白垩世和古近纪早期前陆凹陷和红层沉积导致侏罗系海相地层埋深增加。比洛错古油藏Toarcian期油页岩晚白垩世末期古地温和 R o达到最大值,~66Ma形成生烃高峰;阿木错地区Toarcian期含油泥页岩始新世中期~43Ma埋深达到最大值,形成第二期生烃高峰。  相似文献   
16.
杨仁树  许鹏  岳中文  陈程 《岩土力学》2016,37(6):1597-1602
为了研究运动裂纹与圆形孔缺陷的相互作用机制,采用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方法进行了含圆形孔缺陷的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冲击载荷下,I型运动裂纹在与圆形孔贯通前,断裂面光滑,扩展路径平直;运动裂纹从圆形孔上端起裂后,断裂面凹凸不平,扩展路径也更为弯曲。当运动裂纹朝向邻近的圆形孔扩展时,圆形孔对运动裂纹的扩展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圆形孔直径的增大,这种抑制作用不断增强。当运动裂纹与圆形孔缺陷汇聚后,圆形孔阻碍了裂纹的继续扩展,裂纹尖端被钝化,钝裂纹的起裂韧度较尖裂纹提高9.58%~13.87%,裂纹再次起裂时的扩展速度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存在明显的跳跃,表明钝裂纹更难起裂,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  相似文献   
17.
前人对鄂西地区大隆组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较少。本文通过研究区地层剖面测量及钻探等方法,对大隆组储层特征及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隆组纵向上可分为三段,横向上有由西向东厚度减薄的趋势。大隆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泥型,热演化处于过成熟阶段,TOC值含量较高且非均质性分布特征明显。大隆组矿物成分以长英质矿物为主,属于低孔-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大隆组下段处于厌氧环境,上段处于富氧环境。TOC变化曲线与V/(V+Ni)和Ni/Co所指示的氧化还原条件具明显相关性,厌氧环境TOC含量高。综合研究表明,西部建始一带为页岩气成藏有利区,大隆组下段为有利的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18.
江苏码头庄油田储层流动单元与水淹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了储层流动单元"两步"法的研究新思路,并以江苏码头庄油田为例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工作。在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时,首先根据稳定的泥岩和含泥粉砂岩隔夹层的分布划分连通单元,然后对影响流体流动的储层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并划分流动单元。通过对码头庄油田砂岩含油层系隔夹层的研究,可将储层划分为3个砂组和12个连通单元。码头庄油田有8个储层参数与日产油和吸水强度的关系密切,因而用这8个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4类流动单元:E型、G型、F型、P型,它们的储层质量依次变差。把这8个储层参数经线性组合成一个综合参数———FU来作为综合判别流动单元类型的指标。码头庄油田油层内部流动单元的分布形式复杂,各种类型流动单元相间分布,流动单元的形状多呈条带状,沿北西—南东向延伸。流动单元的分布与沉积微相的分布和基准面旋回有关。流动单元的储层质量越好,其水淹状况越严重;流动单元的储层质量越差,其水淹状况越弱。平面上,流动单元的分布控制了边水和注入水的流动方向及水淹的分带性。  相似文献   
19.
吴珍汉  赵珍  季长军  陈程 《地质学报》2021,95(2):352-361
北羌塘凹陷沃若山、长蛇山、胜利河、西长梁地区出露海相含油泥页岩,以油页岩、暗色泥岩、黑色页岩、泥灰岩为主,TOC含量高、生烃潜力大,属优质烃源岩。在西长梁和长蛇山油页岩剖面,分别发现丰富的腕足和双壳化石。西长梁泥页岩含双壳类化石Limea(Pseudolimea)cf.duplicata(J.de C.Sowerby,1827),Integricardium(Integricardium)cf.bannesianum(Contejean,1860),Radulopecten laminates(J.Sowerby,1818),Pholadomya(Bucardiomya)lirata(J.Sowerby)及腕足类化石Holocothyris-Burmirhynchia组合,指示沉积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层位不高于下巴通阶,地层单元归属雀莫错组。长蛇山油页岩含双壳类化石Chlamys(Chlamys)textoria(Schlotheim),Radulopecten fibrosus(J.Sowerby),Cercomya(Capillimya)striata(Agassiz,1843)及腕足类化石Burmirhynchia obessa Buckman,B.asiatica Buckman,B.hpalaiensis Buckman,指示沉积时代为中侏罗世巴通期—卡洛期,地层单元归属夏里组。沃若山及邻区那底岗日组火山岩与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15~218Ma,指示其下伏肖茶卡组及烃源岩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上覆沃若山组暗紫色碎屑岩沉积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  相似文献   
20.
羌塘盆地隆鄂尼—昂达尔错古油藏带中侏罗统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储集层成因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白云岩成因及其储层预测对于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羌塘盆地布曲组白云岩的成因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争议核心聚焦在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笔者等试图在包裹体测温和盐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同位素分馏方程系统研究白云岩包裹体碳—氧同位素,探讨羌塘盆地侏罗系砂糖状白云岩白云岩化流体特征。研究表明白云岩白云石包裹体和灰岩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皆为50~220℃,但白云石的包裹体温度峰值分布区间明显要高于方解石的峰值温度,多数样品的温度集中在150℃到220℃区间;另外,与同层灰岩相比,白云岩具有明显的重碳同位素异常富集特征,该特征是高温流体交代石灰岩或者说是水岩反应的标志;此外,通过碳—氧同位素分馏方程计算出白云岩包裹体流体碳、氧同位素分别为-1. 30‰~1. 53‰和5. 81‰~12. 50‰,具有高盐度的卤水特征。综合包裹体温度、盐度,以及包裹体碳、氧同位素特征,本文认为羌塘盆地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是热液交代白云岩化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