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付虹  陈立德 《地震研究》1997,20(3):249-258
研究讨论了云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指出区内M≥6.8级地震呈现活跃与平静;主体活动区东西交替及时空轮回迁移等特征。据此指出1988年云南地区进入了M≥6.8级地震强活跃期,主要体地在云南西部,1995-1997年存在发生6-7甚至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62.
陈立德  龙晓帆 《地震》1997,17(4):340-348
介绍了丽江7.0级地震裂度、地震地质及中、短、临预报简况。中、短期预报准确,短临预报向云南省政府打了招呼。重点讨论中短期预报中使用的主要地震学判据。指出丽江7.0级地震前,中甸一下关地震带6级地震时间间隔已达19a,超过历史极限。该带北段1983-1993年10a内无M≥5地震;震中周围形成一长约150km空段,1990-1995年6a内震源区M≥3.5地震出现平静异常。总之,震源周围地区小震及中  相似文献   
63.
本文首先讨论了短期地震经验性综合预报的必要性和意义,简要给出了这次研究中对强震三要素综合预报的一些经验性认识和分析方法,可作为多项观测前兆分析和短临阶段强震预报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64.
孕震系统宏观层次的单元体应力水平群体涨落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德  郭大庆 《地震研究》1996,19(4):409-417
孕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系统具层次结构,因此应分层次建立孕震系统的力学模型,作从地球整体观出发,提出了单元体应力水平群体涨落模型,该模型为孕震系统宏观层次上的力学模型,这一模型可作为几个地震带或几个地块内的地震活动频度,相关转移,时空分布及各类定点观测手段异常台项数群体涨落,时空转移,震后异常等研究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65.
中国西南和印缅地区8级地震活动特征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虹  陈立德 《地震研究》1998,21(3):205-210
本分析了1900年以来北纬15°-32°,东红85°-105°,中国西南及印缅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时空特征,得出M≥7.5级地震有密集-平静现中活跃期持续时间长、短交替、印缅地区7级地震启动是8级地震的重要标志,8级地震发生在7级地震密集区附近。  相似文献   
66.
本文研究了1983年6月24日越南莱州7.0级地震前,云南境内所观测到的前兆异常,发现:震前2——3年云南西南部及其与越南、老挝、缅甸交界的相邻地区,M_L≥3.0级地震的半年频度及∑(t)曲线,分别出现三年和二年的高值异常;震前一年云南及邻区5.0≤M_s≤6.0级地震的年频度为平均年频度的二倍;震前两年,区内M_L≥4.0级的地震,构成北东向条带,并逐渐向未来大震震中移动,大震震中周围100——200公里范围内,构成中强震密集频发区;震前2个多月,云南境内震中距190——650公里范围内的部分地应力、水氧、水位、形变等前兆观测手段,先后出现异常,并具有分布范围大、不均匀、异常幅度和持续时间与震中距无线性关系等特征。作者用多源场孕震前兆模型对上述特征作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67.
目前,地震前兆的判别和地震预报尚处于资料和经验积累阶段,要想找到可靠的前兆,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必须在提高仪器观测精度、改善观测条件的同时,不断用震后的观测资料对原有认识和判断进行对比和检验。  相似文献   
68.
陈立德  罗平 《地震》1997,17(1):1-13
简述了孟连7.3级地震中、短、临3个阶段的预报情况及主要依据。重点讨论了异常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震前1a震中附近地震学空间扫描出现小震频度、调制比等8项异常,为云南省异常项目最多的地区;震前235d内震中附近出现中强震的时空密集活跃。定点前兆中期异常的主要特征是,某些项目具有异常持续时间长、异常幅度大,如龙陵水氡异常持续时间长达4.5a;永胜短水准、短基线异常幅度分别达20.9mm和22mm。  相似文献   
69.
沈阳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逆风区的回波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沈阳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及加密自动站资料等,对2009年7月11日发生在沈阳西部的中尺度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雷达1.5°仰角PPI图上有逆风区存在,逆风区出现的时间要比强降水出现的时间早10 min以上,强降水区与逆风区、强回波区、VIL值的大值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逆风区的出现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0.
陈立德  付虹 《内陆地震》2010,24(4):289-297
汶川8.0级地震前兆异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短临异常台站和台项数与孟连地震相比少近一半。短临阶段汶川地震异常台项增多时间出现在短临阶段早期,孟连、丽江地震出现在晚期。汶川中期异常多数开始于震前2~3年,异常台项数为11,50%以上测值出现巨大变化,孟连中期异常开始于震前1~2年,异常台项数多达20,约30%台项于震前0.5~1年测值出现巨大变化。汶川震中及附近地下水宏观异常始于震前3年并断续延至震前1个月,2%的面积内宏观异常占全省总数的30~50%,绝对数少、相对数多。邢台、唐山、海城及松潘等地震宏观异常出现在震前2~3个月至发震当天,且数量多、强度大,汶川与其他强震前兆共同点是,中短期阶段均有一定数量测值呈现巨大变化的异常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