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152篇
海洋学   66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生态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地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生态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讨论。生态水文地质学是生态学与水文地质学交叉渗透后形成的学科,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当前中国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生态状况的定量描述、水文地质条件与生态状况的关系、多重界面水分转换机制及其生态效应、含水层中地下水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生态效应和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其生态响应等问题。生态水文地质学必将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2.
刁江流域上游的矿山和矿山开发引发了显著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变化,突出表现是沿岸形成了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污染带的分布与近20多年来的洪水淹没区和引水灌溉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上游地带的土壤污染区有明显的尾砂沉积,污染呈显性状态,而下游地带的尾砂沉积现象不明显,污染表现为隐性。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土壤中的As 、Pb、Zn、Cd含量均异常高。水田的犁底层对污染物质具有明显的隔断作用,而旱地淀积层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对污染物质的隔断作用不明显。污染耕地上生产的玉米中的Cd、Pb、Zn含量和大米中的Cd、Pb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23.
庙前高岭土矿床原矿主要由石英、7A我水高岭石和伊利石组成,含水量微斜长石及三水铝石;原矿全铁(Fe2O3)含量为0.26%,二氧化钛含量0.03%,铁、伏含量较低;-45μm粒级自然白度78.4%;矿石易于分选,是优质的陶瓷和填料原料矿床。  相似文献   
124.
通过仙人岩高岭土矿床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部分工艺矿物学特征的详细研究,表明仙人岩高岭土矿石铁、钛含量高,高岭石结晶较差,矿石难以分选;因此,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不宜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5.
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数字地震仪的分辨率和扩大动态范围,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地震仪设计中应用激光移频技术的新思路,简述了其基本原理及初步实验结果,用光f干涉原理制作地震仪能够获得很高的准确度和较高的分辨率,动态范围可达160dB.  相似文献   
126.
华北平原沉降地区重力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华北平原沉降带相对于西部太行山区,近几年观测到的重力值相对1989年同期呈上升状态、其中某些地区累计上升量相当大,比如,沧州地区达143×10~(-8)m/s~2,任丘地区103×10~(-8)m/s~2,巨鹿—南宫为(89—103)×10~(-8)m/s~2.对某些地区的重力变化量进行地下水下降量和地面沉降量校正,其校正量可达到变化量的1/3—1/2.校正后的重力值变化幅度减小,但有些异常依然存在.这种较大的剩余变化量,可能含有两个因素:其一可能与华北平原沉降带的继承性下降及某些地区构造断裂活动有关;其二可能是实际地面沉降量比推测的沉降量大.  相似文献   
127.
大田小麦叶片气孔运动对环境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田间小麦叶片的气孔阻抗和同时的微气象要素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气孔阻抗与光照强度、叶温、大气水汽饱和差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相应的统计关系;分析了气孔阻抗的日变化规律和群体内的垂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气象条件下的气孔阻抗日变化的拟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8.
地质队在其科学调研及勘查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各种综合勘察手段,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累形成了宝贵和丰富的地质科技档案资料,如果我们能积极重视对过去已有地质科技档案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工作,有针对性的重新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加以整理和分析,去重新研究和认识成矿规律,就往往可以发现新的找矿线索,甚至有可能  相似文献   
129.
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可能伴随着地壳深部电导率的变化,从而使变化磁场的感应场产生某种异常反映到日变化上来,而此种异常在地磁垂直分量上反映最为明显。研究日变形态与地震的关系,是期望从中得到某种前兆信息,为地震予报服务。一、强震前的日变反向异常现象地磁静日变化是以一个太阳日为周期的依赖于地方时的变化,其中北半球垂直分量静日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地方时中午附近出现极小值,因此,12时的整点值通常要比当天的日均值小得多。以北京地区的垂直分量为例,12时的整点值与日均值之差值通  相似文献   
130.
一、引言短期地磁扰动是指磁暴急始、湾扰与地磁脉动等扰动时间较短的地磁变化。磁扰的源场来自磁层和电离层的电流体系,因而它们在较大范围内可看作均匀分布。但是,由于它们在地球内部所产生的感应磁场与地下电导率分布密切相关,所以,相距很近的两地往往观测到磁扰不一致。这就是说短期地磁扰动可以反映地下电导率的横向不均匀性,目前国内外均已发现了一些电导率异常区。一些作者还研究了短期地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