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新疆准噶尔造山带多旋回开合构造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新疆准噶尔造山带是位于西伯利亚与塔里木两大陆壳之间的多旋回造山带,是古亚洲洋的主要部分。该造山带是在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的克拉通基底上裂解、扩张成洋的,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多旋回手风琴式开合运动,此开彼合,首尾衔接,几经洋陆转化,由一系列沟弧盆体系挤压拼贴到一起,于石炭纪末最终固结成新的古亚洲大陆。成陆后并不稳定,在中-新生代时期仍有强烈的活动性与造山过程,表现为发育多时期的蛇绿岩、多时期的造山花岗岩和多种不同类型的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62.
南天山古生代开合带特征及其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南天山包括"中天山结晶轴"以南、塔里木盆地以北的天山地区.南天山古生代开合带初期是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经弧后扩张而发展成为有限洋盆,向西与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南天山洋连通,形成西宽东窄的楔形洋盆.在西部哈萨克斯坦境内洋盆发育较早,奥陶纪蛇绿岩分布较广;在中国境内奥陶纪仍为弧后盆地性质,含化石的奥陶系为浅海相-半深海相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志留纪开始南天山弧后盆地逐渐扩张成洋,洋盆沿长阿吾子-巴伦台-库米什断裂(即称中天山南缘大断裂)向北俯冲削减,于早泥盆世末闭合,自中泥盆世开始为陆表海发展阶段.自石炭纪末,南天山全面遭受挤压抬升形成复杂的造山带,二叠纪开始南天山进入大陆演化阶段.根据古生代各个时期的构造属性,南天山可划分为11个次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63.
东准噶尔扎曼苏—鲍尔羌吉韧性变形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准噶尔造山带 1∶ 2 5万区域填图方法研究中 ,在红柳峡南扎曼苏—鲍尔羌吉一带新发现一套韧性变形岩类地层 ,东西长约 70 km,南北宽 4~ 10 km。韧性变形带由上元古界道草沟岩群、扎曼苏岩群、上元古界石英闪长质糜棱杂岩、震旦纪鲍尔羌吉超单元及阿克喀巴克超单元组成。岩石由于经受区域动力变质 ,形成强烈塑性变形和塑性流动的线性狭长构造带 ,产生不同程度的碎裂岩 ,糜棱岩及千糜岩等岩石。韧性变形带中常见 S- C组构、旋转碎斑、石香肠、多米诺骨牌 ,拉伸线理、鞘褶皱、面褶、膝折等构造形态。根据有限应变测量资料和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该变形带以压扁型为主 ,且具由南向北的右旋推覆剪切特征 ,在变形过程中至少向北位移了 2 6 km。根据石英动态重结晶测得古应力值为 75.6 7MPa  相似文献   
64.
东准噶尔造山带结构及岩片组合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东部的东准噶尔造山带,根据1∶25万区调成果,以大地构造相为基础,划分出准南陆缘活动带和准东北晚古生代沟-弧-盆系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并划分出塔克扎勒弧前海沟带,考克塞尔盖古生代叠加岛弧带和条山弧后盆地三个三级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是多期构造的复合体,具有相对独立的演化过程、相应的建造系列及各具特色的岩片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65.
着重对东准噶尔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层序进行了论述和划分。对所涉及的非史密斯地层划分出杂岩类、韧变地层类、褶断地层类(包括混杂型、断片型、断褶型)等三大类非史密斯地层  相似文献   
66.
同安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厦门同安湾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Hg、Cd、Pb、As、Cu、Zn和Cr)、有机碳和硫化物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应用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b、Zn、Cd、Cr、Hg、As含量范围和均值分别为6.49~46.20,16.95;6.68~46.90,23.93;45.4~162.0,87.4;0.028 9~0.402 0,0.147 6;8.50~33.20,15.95;0.013~0.117,0.047和1.5~6.8,4.8mg/kg.除As之外,各重金属含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66~0.970),且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系数较高(相关系数为0.674~0.980).重金属元素及有机碳与硫化物含量的相关系数较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该海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频繁发生的几率相对较小,生态危害程度也较低,尚属轻微生态危害.7种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大小依次为:Hg〉Cd〉Pb〉As〉Cu〉Zn〉Cr.  相似文献   
67.
包古图大型斑岩型铜钼矿的发现显示了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斑岩型铜矿找矿的巨大潜力.加尔塔斯铜矿与包古图铜矿同处于达尔布特断裂南部,地层为下石炭系太勒古拉组一套火山碎屑岩;侵入岩以岩株、岩脉出露为特征,岩性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构成环带蚀变,目前共发现5处矿化点.大功率激电工作显示存在低阻、高极化异常带,异常与地表岩株、岩脉矿化部位吻合很好.激电测深表明在地下140~200m存在高极化、中低阻层,推断为含铜花岗闪长斑岩体.综合地质物探特征,初步认为加尔塔斯铜矿为斑岩型铜矿,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8.
斜入射条件下地下结构时域地震反应分析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采用平面波和远场散射波混合透射的应力人工边界条件,得到了地震波斜入射的解析方式,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地震波斜入射条件下,土体与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时域计算分析模型。以实际建设的南京地铁某车站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地震波斜入射条件下地下结构时域地震反应的计算和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在地震波斜入射的情况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反应与地震波垂直入射时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9.
粤北瑶岭钨矿区存在石英脉型黑钨矿和矽卡岩型白钨矿两种成矿类型,与石英脉型黑钨矿成矿同期形成的白云母的40Ar/39Ar年龄为(149.44±0.73)Ma,与华南中生代燕山期大规模的W、Sn成矿作用的年龄一致,代表石英脉型黑钨矿的成矿年龄.与石英脉型黑钨矿成矿相关的隐伏灰白色黑云母花岗岩的SHRIMP锆石年龄为(158...  相似文献   
70.
九龙江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为对象,以地质累计指数法、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可能的来源。地质累积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中Zn、Cr均属无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u、Pb、Hg、As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d则为轻度或中度污染: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