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塔里木中央隆起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地区。本文采用包裹体的分布特征统计、荧光分析、温度测量、流体势分析和爆裂油气含量测定等方法分析了塔中地区奥陶系的油气成藏史。研究表明,奥陶系亮晶方解石中有机包裹体以气烃包裹体和沥青质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主要为70~100℃。该区喜马拉雅期曾有大量油气运移,油气成熟度较高。油气丰度较高的井多集中于中部地区,西北部与东南部局部有高值区。TZ60井在喜马拉雅期曾有大量油气存在,后来因为构造运动而散失殆尽。  相似文献   
142.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分析透射电镜(TEM)测试技术,对贵州产70、120、210kN和日本产120、210kN瓷绝缘子产品中长石物相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测定和观察.结果表明,上述类型的瓷绝缘子产品均含有不等量的钾长石和斜长石,随瓷绝缘子等级增高、结晶质含量越高其长石含量降低,证实了高等级瓷绝缘子中存在长石,并分析其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3.
在研究了三峡水库区兴山县电厂滑坡Ⅰ的工程地质及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从滑坡形成条件、诱发变形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原因及诱发坡体失稳的主要因素;在诱发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发的LaSa软件程序,对电厂滑坡Ⅰ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情况下,滑坡整体均处于稳定状态;在特定条件情况下,滑坡处于临界蠕滑或失稳状态。结合工程实际对滑坡治理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统计岩体力学对岩体结构岩体变形性质及变形参数,强度特性及破坏概率的研究方法及有关结论,运用理论公式表述了众多地质因素对岩体工程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5.
煤层气(瓦斯)是煤矿中的一种有害气体,也是一种优质能源,将抽出的瓦斯加以利用,就能变害为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前把瓦斯油放单纯看成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种有效措施,注重的它的社会效益,而对经济效益却重视不够。本文通过放井下瓦斯抽放的系统研究,提出以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作为反映煤层气抽入条件的综合性指标,确定了瓦斯抽效有生系数。并对瓦斯抽放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经济评价的数学  相似文献   
146.
燕辽地区晚中生代动物君及其古生态和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燕辽地区的中侏罗-早白垩世地层中共有3个动物群贯穿始终,即燕辽动物群、热河动物群、阜新动物群,分别分布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构成多门类化石群的组合序列.根据以昆虫为主的动物群组合序列研究,可以推测中侏罗世燕辽地区处于温带气候条件下,森林沼泽发育,分布广,但水面规模不大,水体不深,地形起伏差异较小,而晚侏罗世相似,陆地植被茂盛,森林极为广布.到早白垩世尼欧克姆期,动物群的种类相对较贫乏,以陆生昆虫为主,出现的昆虫大多为典型亚热带昆虫,说明该地气候仍偏热,但湖泊显著减少,已逐渐向干燥的气候过渡。从昆虫类及其他一些化石的古地理分布特征分析,可以作出如下推断,即:劳亚大陆或欧亚大陆与北美、非洲等大陆分离的最后时限不会早于中侏罗世,以后随着泛大陆解体,昆虫中一些类群(如蚊歇蛉科等)的早期代表扩散到其他大陆,最终现成现今的分布格局。在这一过程中,第三纪白令陆桥虽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主要和唯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7.
CT图象的质量主要是指空间分辨率,对比分辨率(即密度分辨率)和伪象。空间分辨率是指分辨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能力;密度分辨率是指区分不同密度的人体组织的能力;伪象是指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被扫描人体不存在的假象。本文主要讨论影响上述CT图象质量的一些因素,并提出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8.
文章结合GPS技术的发展,详细阐述了隧道过江监测施工的过程,并试图在现有的方式方法上探讨更先进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9.
侏罗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重要的产煤期,然而此时云南、四川中-南部没有煤系出现,反而发育了一套独特的“红色岩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繁盛着蜥脚亚目等形形色色的恐龙,与中国北部、东部地区的恐龙类群有明显的差异.马门溪龙在中国主要发现于四川,最近在云南侏罗纪“红层“中发现云南马门溪龙(新种)尚属首次,再次证实禄丰一带存在上侏罗统.该化石产于禄丰川街盆地老长箐-大尖峰剖面,在其下部地层中还分别产出代表中侏罗世的川街龙和早侏罗世的禄丰龙化石.能在同一完整地层剖面上见到不同时段早、中、晚侏罗世3套恐龙动物群,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50.
大港探区油气形成过程的古地温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大港探区包括黄骅凹陷及其周缘地区。依据流体包裹体测温学研究,本区的油气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三期古地温变化,并与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相一致。各区古地温变化略有差异,主要是由于热液活动、岩浆侵位和断裂构造所造成。第一期古地温变化在区域上表现为北高南低和东高西低的特点;第二期则表现为西高东低和北高南低的特点;第三期古地温变化不明显,趋于平缓。总的古地温变化随时闻演化呈现出由强到弱,逐渐趋于平缓的态势。表现出古高今低,晚期具有继承早期而发育的特点。古地温变化与大地构造环境具有密切关系和成因联系,是控制油气运移和成藏的重要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