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278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616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81.
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机制及发震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Pnl及SH波理论地震图方法求得了大同-阳高地震前、主、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结合发震区的地质构造,推断了这次地震的发震过程及发震构造。结果表明:前、主、余震发生在同一断层上,前、主震发生在浅层,余震发生在深层;发震断层为一具有右旋走滑分量的正断层,走向201°,倾向NW,浅层倾角75°左右,深层倾角58°左右;前、主震断层运动主要为平移运动,滑动角为—169°,余震断层运动的平移与下滑分量几乎相等,滑动角为—138°。发震区的应力场为北60°东水平向挤压,与华北地区统一应力场一致,深部应力场的P轴俯角较大,体现了发震区局部应力场的特征,并与此区域较大的形变沉降相符合。由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我们还推测这次地震实际上是此区域的应力场沿桑干河断裂带释放能量的结果。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这次地震与一般地堑地震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82.
湘黔地区震旦纪菌藻硅质岩特征及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文杰  彭军 《矿物岩石》1993,13(3):21-28
湘黔地区震旦纪菌藻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硅质矿物含量95%以上,几乎都为泥晶—微晶石英,石英结晶度平均为6.35。岩石具菌藻生物结构,以纹层状构造为主。其中丰富的菌藻生物化石,按形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岩石属原生沉积成因,二氧化硅的聚沉一方面通过菌藻有机体的硅化作用,另一方面是菌藻生物化学作用引起微环境变化而导致二氧化硅的聚沉。  相似文献   
83.
本文用車貝雪夫多項式分解了1952—1961年逐月500毫巴等压面平均位势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和溫度的季度特征.討論了分解誤差及其訂正和車貝雪夫系数在环流分型中的应用.把車貝雪夫系数和环流型的时間序列看成状态数目有限、时間疏散的馬尔可夫鏈,計算了系数和环流型的轉移概率和絕对概率,并估計了結果的誤差,討論了鏈的性貭,并用轉移概率作出了未来形势場的預报。  相似文献   
84.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的需要,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数据的处理与集成,开展中国西部地区土地覆被和生态要素结构变化分析、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强度评价、生态脆弱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基于遥感调查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对比的典型区生态环境遥感分析和生态环境变化成因对策分析等综合性的研究,并以量化和可视化的形式系统地反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的空间分布、空间统计和空间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85.
基于Terra/MODIS的沙尘暴业务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以MODIS为数据源进行沙尘暴监测的业务化技术流程及方法。以2003年4月9~11日连续发生在我国西北部特大沙尘暴为例,进行了沙尘信息提取及等级划分的示例研究,并与已经业务化运行的气象卫星(NOAA-16、风云1C气象卫星)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比较。结果表明,该研究为卫星遥感监测沙尘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和监测途径。  相似文献   
86.
基于SVM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遥感数据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蚀变岩及矿体围岩的实测光谱数据,利用光谱角度制图法(SAM)提取训练样本,应用交叉比对(cross-validation)算法确定最优SVM模型参数,选择径向基(RBF)核函数,训练SVM分类器模型;然后,用训练好的SVM模型进行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最后,选择青海芒崖地区的ETM数据进行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试验。试验结果经野外检查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7.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胡宜昌  董文杰  何勇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0):1066-1075
由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变化情况。从观测分析到模拟研究,几乎都发现极端气温、降水事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有些极端事件可能会发生频数更高或强度更强。当然,研究结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从模式模拟来看,目前模拟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不同模式的结果间常常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从观测分析来看,研究主要局限于20世纪后半叶,如果对更长时间作分析,结论或许会有所不同。文章从最基本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定义出发,结合观测事实和模拟研究两个主要方面来介绍近几年来极端事件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最后简单地总结了这些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讨论地幔对流的可能性以及大洋中脊的运动方式,证明了大陆漂移说对大陆漂移的源动力的解释仍存在漏洞,并提出大陆漂移源动力与地球膨裂的关系。对大陆漂移说具有补充性。  相似文献   
89.
基于Maxwell计算螺线管电感量的方法,这里给出了适于编程计算单匝回线及多匝多层同轴空心线圈自感系数的的算法。根据航空电磁发射线圈的特点构造了几个模型,用以验证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表明了本文提供的算法和程序,可以为航空电磁线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0.
起拔钻孔内的套管有时是要个别地割断而起拔的。由于水压割管器构造比较复杂,所以目前应用不广泛。建议用如图所示的、以废钻杆制成的“自磨式割管器”。它的结构是由直径为42毫米的钻杆(3),中间焊上割刀环(2),环上具有四组割刀(1)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