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277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616篇
海洋学   12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登陆中国初、终热带气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对1951-2005年登陆中国的初、终热带气旋①的季节变化、地理分布及年代际变化等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初旋发生在4-8月,以6月份频次最多;终旋在8-12月出现,以9月份频次最多。初、终旋在广东、海南和台湾等地登陆最为频繁,尤其以海南岛东南部最为突出。初旋日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和偏晚的长期趋势,终旋日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但无显著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信宜大田顶2005年3月4日春季降雪现象可知,500 hPa横槽推动锋区南压,700 hPa新疆脊前西北急流引导强冷空气南下,并与南支槽、低涡配合,使粤西低纬山地近地面到700 hPa之间气温降到0℃以下,在出现有利降水情况时,粤西低纬山地有出现降雪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3.
中国近代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改进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模拟研究了中国近代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700年以来,以森林砍伐、草地退化及相应耕地面积扩大为主的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对中国区域降水、温度产生了显著影响。1700—1900年期间,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华北、西南等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他区域变化不明显,但近50年来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1700—180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除东北及长江流域地区外的大部分地区温度呈下降趋势,1900年以后有所升高,特别是近50年来中国大部分区域平均气温升高,与这一时期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增加造成的温度升高相一致。另外,土地利用变化不仅使大气温度、湿度发生变化,还可引起基本流场的变化,使东亚冬、夏季风气流有所增强,这主要是由于植被变化改变了地面温度,使海、陆温差进一步增大的结果。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94.
韦杰夫 《地震》1989,(2):72-76,80
前盲 “方差分析法”是数理统计学中的一个方法,在气象、水文的预报上应用很广。近年来,作者在运用此法进行地震预报的实践中,亦收到较好的效果。 方差分析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一系列的观测样本中(如降水量、气温等),找出其中的变化周期(如降水量、气温等的时间和强度的周期),然后对周期进行外推,从而得到未来的预报值(这里所说的不是精确、而是一种近似的周期)。  相似文献   
995.
996.
1989年大同一阳高地震震源机制及发震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宝珠  王凯 《中国地震》1992,8(1):51-59
  相似文献   
997.
998.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59,自引:8,他引:1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青藏高原72个地面气象站1962~1999年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分析,以唐古拉山脉为界将高原分为青海区和西藏区,分别考察了两区冬春(上年10月~当年5月)和汛期(当年6月~9月)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突变及其周期振荡,得出的主要结论为:近38年(1962~1999)来,青藏高原呈升温趋势,冬春大多数台站的升温率为0.02~0.03 ℃ a-1,汛期大多数台站的升温率为0.01~0.02 ℃ a-1;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原冬春气温的升温更为强烈,汛期青海区的升温变得强烈,但西藏区反呈微弱降温趋势,降温主要发生在西藏的江河谷地;全球性的1980年左右的暖突变在青藏高原是明显存在的;近38年来,青海区冬春降水和西藏区汛期降水存在相同的相位变化,即20世纪60年代基本偏多,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初偏少,20世纪80年代中到20世纪90年代偏多;青海区汛期降水与西藏区汛期降水的变化存在反向的关系,但它的转折点要滞后4~5年,青海区汛期降水20世纪60年代偏少,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偏多,20世纪90年代偏少;西藏区冬春降水呈现自己独特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初偏少,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偏多;高原气温主要存在准3年、5~8年和准11年的周期振荡,高原降水主要存在3~5年、8~11年和准19年的周期振荡,这些周期振荡在高原气候演变的不同阶段显著性不一.  相似文献   
999.
分析广西气象服务面临的形势,从气象探测、天气预报、农业气候规划、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科技信息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探讨提高广西气象服务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1,他引:30  
通过对 196 7— 1996年 2 5个测站的雪灾资料分析 ,揭示了青藏高原东部牧区有雪灾期从上年10月到当年 5月长达 8个月 ,雪灾在一年之中有 3个高发月 :11月、3月和 2月 ;雪灾主要发生在巴颜喀拉山南缘和东麓地区 ,近 30a来呈上升趋势。 196 8— 1976年冬春为一较长时段的雪灾发生的低值期 ,从 1977— 1992年有 3个高峰期和 2个低谷期 ,从 1993年开始又进入高发期 ;高原东部牧区冬春雪灾存在着明显的 5 6a的和较弱的 2 3a周期变化。本文中定义发生在 15月的雪灾为后冬雪灾 ,发生在10 12月的雪灾为前冬雪灾。研究表明 ,70年代是前冬雪灾的高发期 ,80年代末到 90年代是后冬雪灾的高发期。雪灾期西太副高的年际差异是雪灾发生年际振荡的一个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