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收集郑西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场地现场大型浸水试验资料,运用MATLAB建立了黄土场地湿陷沉降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样本的训练和预测,表明该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湿陷沉降比较接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22.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地矿科研分析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工作者的生产工具,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深度。本文运用科学学、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学的手段、方法,探讨了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充分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23.
莱州湾冷流降雪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13年莱州湾各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常规资料、海温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莱州湾冷流降雪的气候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降雪强度较小,中雪和大雪主要集中在莱州湾东部地区。降雪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2h以内。冷流降雪次数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年际变化明显,存在显著的6~7a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1月是冷流降雪的主要月份,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是主要旬份。冷流降雪主要时段集中出现在08:00左右。近14年冷流降雪次数与同年份的冷空气次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发生冷流降雪时850hPa及以下各层均有明显的温度阈值。莱州湾海温和海气温差过高或过低都不易出现冷流降雪。低于5℃为发生冷流降雪的地面2m温度阈值,该阈值明显高于内陆降雪的阈值。冷流降雪发生时,500hPa以槽后(含涡后)西北气流为主,700、850hPa都处在西北气流控制下,925、1000hPa为西北风、偏北风或东北风3种形势。  相似文献   
224.
新疆西北部早古生代地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旭  林焕令 《地层学杂志》1998,22(4):241-251
根据新疆西北部伊宁果子沟、艾比湖及和布克赛尔等地的早古生代地层剖面,对这一地区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的岩石地层单元和生物带作了修订,特别是重新修订了奥陶系的新二台组和风沟组,并建议取消塔勒基河组。对下古生界各系的生物带作了较大的修订,并基于此对各纪地层作了划分和对比。根据地层的发育特征和各门类生物地理分布,认为新疆西北部在早古生代属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的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225.
密克罗尼西亚的金枪鱼渔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令 《海洋信息》1994,(10):33-34
  相似文献   
226.
青藏高原冻土区地温既受海拔、纬度和经度(干燥度)区域地带性规律控制,同时它又受植被、雪盖、砂层、水被和地质构造等局地因素的显著影响。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不同域值条件下,它可增高或降低地温。地温随植被覆盖度减小而逐渐增高,但覆盖度减到0~20%时,地温反而降低。在青藏高原东部、南部和腹部的高山区,冷季降雪多,很多地段为稳定积雪区,雪盖厚,持续时间长,对浅层地温起保温作用;而高原腹部的高平原、河谷和盆地冷季降雪较少,雪盖薄,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保温作用微弱。当雪盖厚度超过20cm以后,保温作用即开始增强;在暖季因积雪存在时间短,雪盖薄,短期内对浅层地温起冷却作用。总之,每种局地因素迫使地温向相反方向转化阶段是一个区间值,为渐变过程。随时空尺度变化,局地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有些地段,几种局地因素共同作用,加上活动构造和地形、地貌等的影响,使地温的时空分布和局地因素对其影响或控制变得错综复杂。因此,研究和预测地温特征和变化趋势,需要在监测植被和积雪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参数选择、验证和优化。  相似文献   
227.
祁连山东段宁张公路达坂山垭口段的冻土分布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据观测资料表明,达坂山地区是青海省境内降水最多的地区,公路垭口段降水量大、冷季降雪多、雪层较厚,稳定积雪时间长达180-200天。雪盖的保温作用占主导地位,加之局部小气候影响,使区内多年冻土下界海拔比邻近地区高约200m,年平均地温偏高,多年冻土层较薄,而且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下。  相似文献   
228.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地震科学工作者对地声和极微震有很多观测和研究。取得了很多宝贵资料。当前,从测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观点研究这些资料,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从地声和极微震的记录中提取的信息是很多的。其中地声频度已有较多应用。美国地质矿山局早巳用于预测矿山塌陷,我国应用于矿山也较成功。用于地震预测各国都在摸索之中。  相似文献   
229.
北祁连山晚寒武世地层及其变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祁连山研究队,首次在北祁连山的西端疏勒河地区发现中寒武世三叶虫,后在该区不同地点采集的古动物化石也都属中寒武世。1969年甘肃地质局区测二队在酒泉的格尔木沟查实,含化石的中寒武统不整合覆于震旦亚界之上,  相似文献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