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赣东北前寒武纪变质地层钕模式年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长信  项新葵 《地质科学》1993,28(2):145-150
报道本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中一批钕模式年龄结果(TDM=1437.23—2741.40Ma,平均为1865.27Ma)。在再沉积过程中,由于当时地壳活动强烈,常有来自上地幔的火山物质混入,从而降低了TDM值。由此认为,含火山物质较少的沉积岩之钕模式年龄(TDM=1924.52—2741.40Ma,平均TDM=2272.81Ma,∑Nd=-10.15,(143)Nd/144Nd=0.5121125),才能相对代表陆源区大陆地壳的实际形成年龄。推测本区及外围还有一个尚未出露的晚太古代陆壳,这个陆壳正是元古宙的陆源区。  相似文献   
92.
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在五龙金矿床找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龙金矿床是我国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几年来我们在矿区的找矿勘探实践中,逐步摸索着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来进行盲矿体的预测和矿脉的评价.通过反复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实践证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五龙金矿床的找矿勘探工作中是有其实用价值的.矿区地质概况五龙金矿床发育在大面积的吕梁晚期之黑云母花岗片麻岩中.矿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细粒闪长岩所充填的北北东和北西两组东西构造带的扭裂隙为华夏式构造所复  相似文献   
93.
孔隆沟砂金矿及“狗头金”是在PH值为中偏酸性的条件下,由金源层中呈分散状态的微细金粒溶解、迁移,在中偏碱性的环境中沉淀增生,其次生金粒经金的自身胶结作用不断再加大,形成盛产“狗头金”的砂金矿床。  相似文献   
94.
钻杆是煤层瓦斯抽采、探放水和地质勘探等钻孔施工的主要装备之一。由于钻杆受力情况及使用环境复杂,使得因钻杆螺纹失效而导致钻孔孔内事故屡见不鲜。按不同结构分类方式,详细介绍当前煤矿用钻杆螺纹结构特点;总结螺纹应力分布和螺纹失效原因分析的研究现状,螺纹应力分布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解析法、有限元法和试验法,螺纹失效主要原因包括疲劳破坏、脆断和粘扣等。同时分析了钻杆螺纹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研究不到位、制造技术滞后和钻探新技术对螺纹结构提出更高需求。并结合石油钻杆API螺纹和特殊螺纹的技术现状,探讨煤矿用钻杆螺纹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展大直径钻杆螺纹研究、开发煤矿用特殊螺纹、优化螺纹牙受力分布、研究动态循环复合载荷试验方法评判钻杆螺纹的性能等。   相似文献   
95.
青藏高原夏季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4年6~8月GMS-4红外展宽数字资料,统计和分析了青藏高原上293个中尺度强对流系统(s-MCS)的活动。结果表明,它们在高原上活动频繁,并且其生命史、水平尺度及强度具有较典型的中-β尺度系统特征;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于地形热力效应;它们的移动方向与300~200 hPa间的平均气流方向大体一致,并且极少移出高原。  相似文献   
96.
双鳄迎宾     
双鳄迎宾这是和江三峡西陵峡北岸尚未被人发现的新奇景观。“双鳄”是地层(岩石)褶皱等地质作用形成的。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只有在冬季涸水季节才露出水面,人们才能观赏到。建议将此处峡谷命名为“双鳄峡”。这张照片是笔者于1990年11月11日下午由重庆退回南...  相似文献   
97.
海枯不烂石     
项长兴 《地质学刊》2008,32(4):352-352
“海枯不烂石”是三亚市鹿回头山顶公园的一个景点。从山顶公园入口处向前(东南方向)行走约50m,即见到一个景点简介牌:“鹿回头山上这种黑色石头原本为海底沉积岩,质地极为坚硬,经过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逐渐抬升到海面以上,因此人们称其为‘海枯不烂石’,成为此山一景”。  相似文献   
98.
“心”字石     
心字石是浙江普陀山众多著名的奇石之一 ,在西天门下的西南方向。此字传说是观音菩萨传释迦佛的说“心法”时留下的 ,为佛门弟子虔心上西天之处。“心”字宽约 7m ,高约 5m ,周长约 5 0m ,是我国六大巨字石刻之一 ,仅字中心的那一点 ,可容 8人驻足 ,全字可容百人同时站立 ,蔚为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