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342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内铅锌矿床众多,不同学者从成矿构造背景(柳贺昌,1999;韩润生,2006;刘肇昌,1996)、成矿时代(黄智龙,2004)、构造控矿特征(韩润生,2000)、成矿流体(张振亮,2005)、矿床成因(R S Han,2007)和成矿预测(韩润生,2001)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巧家松梁铅锌矿床为该区内小型矿床之一,处于SN向的小江深断裂和NE向的巧家-莲峰大断裂所夹持的"三角地带"。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赋矿  相似文献   
292.
2011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2011年度受理情况 1.1总体情况2011年度地质学科共受理各类项目2207项。其中面上项目114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41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5项,重点项目(以地质学为申报学科,下同)134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7项,创新研究群体2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3项,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8项。  相似文献   
293.
热液喷口探测是目前国际上的热点,探测技术方法也多种多样。阐述了集成深拖与自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探测技术,重点介绍了集成深拖的组合特性。针对热液喷口的探测需求,根据集成深拖与AUV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两种技术方法的联合探测。以一个实际探测的区块为例,讨论了两种方法联合探测的实效性。指出该技术方法可更快速地探测热液的异常范围,同时可降低AUV下潜的盲目性,也可以减少AUV的下潜次数,节约了海上调查时间,提高探测效率。最后指出了现场探测与数据分析需进行深拖位置校正和关注底流及地形对热液羽状流空间分布的影响两个重要问题,为未来的热液探测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94.
295.
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决策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6.
一九六四年春,在鉴定南岭地区的一些矿物标本时,发现一种棕红色的矿物,经研究认为是一种新的含锂、钙、镁和氟的亚砷酸盐矿物,并根据其产于南岭地区命名为南岭石。近年,有机会重新获得同一产地的另一些标本,进一步研究证明,它确系一种新的亚砷酸盐矿物。  相似文献   
297.
2001年以来,智利及其邻区发生了3次7.1—7.7级和4次8级以上大地震,其震中附近至少有一个甚至多个GPS连续观测站观测到地震前后的地壳运动。从http://geodesy.unr.edu网站可获得GeoffreyBlewitt教授用GIPSY软件处理得到的南美大量GPS连续观测站南美板块(SA)区域参考框架位移时间序列,获得的这些大地震同震、震前位移积累和震后位移,特别是同震水平位移和震前水平位移积累,为探索地震预测,增添了更多有意义的震例。研究表明,这些大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也是震前水平位移积累的回跳或弹性回跳,同样也证明了震前存在前兆地壳形变;这些大地震前震中及其附近也无明显的垂直位移积累,由此证明了板块运动或地壳水平运动就是地震成因。尽管东日本和智利近海大地震的构造环境不同,日本2011年9级和智利2010年8.8级巨大地震前的地壳运动都清楚显示太平洋海底扩张。这些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回跳或弹性回跳的规律一致,地震成因都是水平挤压。智利多次大地震GPS观测到的最特殊现象是,在2015年8.3级地震震中以北,2010年8.8级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量值偏小,且方向异常一致向北,可认为是8.3级地震的前兆形变现象。临近智利的南美地区应是全球最利于地震预测探索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98.
多震源混合采集技术具有减小勘探周期、降低勘探成本、提高数据质量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海上拖缆多震源混合采集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应用,由于海上拖缆采集每炮对应的排列位置随着炮点同步移动,导致多震源混合数据的分离往往是一个欠定的反演问题,Seislet变换对地震数据具有更好的压缩特性,并且能够压制随机噪声,为此,分析了不同数据域海上拖缆多震源采集数据特征,将Seislet变换应用于海上拖缆多震源混合数据的分离,海上拖缆多震源合成和实际采集的混合波场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99.
孙贺  肖益林  顾海欧  王洋洋  王晓霞 《岩石学报》2018,34(12):3497-3508
铙钹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被认为是北大别地体下方岩石圈地幔的碎块,并随着三叠纪的华北和华南的大陆碰撞而一同经历了深俯冲和折返过程,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陆-陆碰撞过程中的壳幔相互作用、物质迁移、多期变质和熔流体交代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信息。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对铙钹寨榴辉岩进行了系统的元素环带、出溶结构和熔体包裹体研究,揭示出该岩体至少经历了三期变质事件,两期矿物出溶和两期熔体交代过程。峰期变质矿物组合为含金红石出溶体的石榴石核部+其内包裹的绿辉石,石榴石中金红石±磷灰石矿物出溶体和绿辉石包裹体中的金红石±石英±磷灰石出溶片晶指示该岩体确定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流体活动以高盐度的卤水±氮气的流体为主,峰期变质作用过程中无熔体活动痕迹。高压麻粒岩相变质矿物组合为Ⅱ期石榴石+紫苏辉石+基质具有出溶石英片晶结构的富Na单斜辉石,流体活动以CO2流体为主,熔体包裹体记录了在折返初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之前存在一期小规模的硫化物熔体活动。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矿物组合为透辉石+角闪石+长石,流体活动以低盐度水溶液为主,并伴随着一期壳源的硅酸盐熔体交代事件。根据矿物环带、出溶结构和熔体包裹体化学组合及分布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得出了该岩体较为完整的变质演化和熔-流体交代的P-T-t-E/F/M轨迹。  相似文献   
300.
黔东南油麻坳金矿床产于下江群清水江组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系中,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矿特征。与其他造山型金矿一样,含金石英脉中以W为代表的高温亲石元素富集机理尚不清楚。通过岩相学特征分析,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油麻坳金矿床含金石英脉、近矿围岩及赋矿地层样品的岩石学特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含金石英脉中除Cu、Pb、Zn、As等主要成矿元素外,亲石元素W也相对富集,并以极少数白钨矿单颗粒形式赋存;稀土元素分布特征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δEu异常不明显,δCe呈弱负异常。R型聚类分析表明,W、Mo等成矿元素与变质作用密切相关的Rb、Sr、Ba、Ta、Zr、Sc、V、Sn等上地壳分散元素和弱矿化元素具有成因联系。综合分析认为,钨富集机理为较低温压条件下,成矿流体携带的W与局部高含量钙质矿物结合,以白钨矿形式赋存于含金石英脉中,随后期变质作用加强,W被化学活动性流体携带进入近矿围岩,当蚀变达千枚岩化时,石英脉体中W几乎全部进入近矿围岩及赋矿地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