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340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81.
蜀南地区茅口组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蜀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勘探面积为5.03×104km2。该区茅口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基质岩块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在对工区地质、钻井、生产等资料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气水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复杂的气水关系表现为:同一背斜构造范围内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同一缝洞系统也通常存在多个气水界面;一些缝洞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产纯气、气水同产、产纯气到再次气水同产等多个反复过程。根据气藏储层特征、开发动态和地层水演化分析,归纳出3种气水分布模式:似构造圈闭的整装气藏类型,背斜-缝洞复合圈闭类型,缝洞圈闭类型,并以宋家场、荔南桐、荷包场茅口组气藏为例加以说明。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不同的岩溶区域的水动力条件是控制气水分布的决定因素;构造运动控制了气水分布的调整;流体势特征指示了水体的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682.
湘西-黔东地区早寒武世沉积序列及铅锌成矿制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湘西-黔东地区下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岩系到碳酸盐岩的沉积序列,代表早寒武世复杂的古地理变迁。纵向上,下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构成总体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同时反映了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的生长发育过程,铅锌矿赋存于第四层序高水位体系域中;空间上从北西至南东发育从局限台地、浅滩和微生物(藻)丘相、陆棚相等沉积。岩相古地理对层控铅锌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藻丘和浅滩相与局限台地潮下过渡部位。研究表明牛蹄塘组黑色碳质页岩是铅锌矿源层,清虚洞组灰岩是主要容矿层,其中浊积岩、藻丘体、砾(粒)屑灰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铅锌控矿序列。  相似文献   
683.
陈卓  马洪超  张良 《遥感学报》2013,17(5):1146-1157
由于缺乏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方法以及传统遥感影像的2维局限性,城市立交桥点的识别与轮廓提取存在较大困难。本文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出一种城市立交桥的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基于局部平面约束的剖面点分割方法,利用多方向扫描线建立改进的剖面邻域点云组织结构,从而提取出立交桥种子点。然后,利用Alpha-shape算法定位立交桥轮廓,并获取立交桥初始点。最后,利用区域增长的方法提取出完整结构,同时获取立交桥轮廓。实验结果表明,从提取结果上获取的立交桥长度、宽度以及形态等指标与人工量测结果相近,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84.
本文以地震信息采集为应用背景,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和关键技术,讨论了无线网络在地震信息采集方面的系统构成方案,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决策为一体的地震监测及应急调度系统。将XML用于数据交换,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数据交换技术具有的格式不灵活、成本高以及交互性差等缺点,实现不同数据库系统跨平台间模式转换和数据交换。在采集环节,针对监测环境恶劣,面积大、监测点多、监测时段长而人手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在有线网络为主体的前提下,添加无线传感网络作为补充,以弥补有线网络无法全覆盖的缺陷,大量传感器节点按一定布点规则分布于地震监测区域内,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多跳的组织网络,并选用了ZigBee技术予以实施。对加强地震监测、强震动地震预警等灾情信息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85.
通过24片1/2模型的空斗墙墙体和3片1/2模型的实砌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下试验,研究3种砌筑方式的空斗墙在2种高宽比、4种砂浆强度和2种竖向压应力的影响下,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和破坏模式。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砌筑方式、材料强度、高宽比和竖向压应力对空斗墙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砌筑方式的空斗墙极限荷载接近,约为实砌墙体的60%~85%;抗剪承载力随着砖和砂浆强度的提高而增大;抗剪承载力随着高宽比的增大而减小,破坏模式从剪切破坏转变为弯曲破坏;当N/Nu=0.6左右时,抗剪承载力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空斗墙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86.
基于GIS的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景观特征空间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流域从上游到下游,由于人类干扰程度差异大,景观特征变化明显。GIS的数据采集与空间分析功能为不同流域段景观特征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以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后,将该流域分为上、中、下游等三个流域段,运用ArcGIS的图层叠置、空间统计空间分析功能,对比分析各流域段的景观特征,以及景观特征与人口密度、露天采矿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得出:①流域内以林地、灌草丛、旱地栽培植被为主,但各区段差异明显,上游地区林地分布较为密集,中游地区则分布有大量的灌丛,下游地区则以旱地栽培植被为主;②流域的景观破碎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中游>下游>上游;③流域内景观破碎度在空间分布上与人口密度、露天矿区面积成正比,其中,流域中游地区人口密度较大、露天矿区最多,也是景观最为破碎,斑块最为复杂的地区。  相似文献   
687.
2002年8月28日,在中国冶勘总局第一地勘院成立大会上,中国冶勘总局邢新田局长郑重宣布:中国冶勘第一地勘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冶勘总局以局院为单元“一统式”地勘院的组建工作已全面完成。“一统式”地勘院的组建是中国冶勘系统积极探索地勘体制创新所取得的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688.
北京1号小卫星遥感器性能在轨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京1号小卫星是中国第一颗实用型对地观测微小卫星,也是"国际灾难监测星座(DMC)"的第五颗星,该卫星于2005年10月27日在俄罗斯发射成功,设计寿命5年.在北京1号小卫星发射成功后,中英双方开始对卫星进行在轨测控和调试.在分析光学遥感器成像模型基础上,参考国际典型卫星在轨测试内容和北京1号卫星的特点,提出了北京1号小卫星在轨测试的内容、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全面评价了北京1号小卫星的辐射性能、几何性能、光谱性能和图像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北京1号小卫星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89.
苏里格气田西部的二叠系石盒子组8段(He-8)和山西组山1段(Shan-1)是主要的天然气产层, 是致密砂岩准连续型气藏, 气水关系复杂.本文通过岩石薄片、电镜扫描、生烃模拟、古构造恢复技术, 分析总结了盒8段和山1段的油气基础地质条件和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并将成藏过程分为4个阶段.结果表明较低生烃强度和东高西低的构造背景决定了现今大面积的含水局面, 区块烃源岩(煤层厚度)、储层物性(规模和非均质性)和山1段隔夹层主要控制了局部天然气富集区(甜点).晚期的新构造运动导致早期天然气藏中已形成的气水系统再分配、调整, 从而造就了现今盒8段-山1段气藏复杂的气水格局.  相似文献   
690.
基于高光谱分析的草地叶绿素含量估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绿素是草地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色素,与氮素、蛋白质、水分等其他植被生化参数均有着密切关系,是草地光合能力及生理状况的良好指示剂。利用高光谱数据建模分析是实现大面积草地叶绿素含量估算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将基于高光谱分析估算草地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总结为:基于红边位置及光谱指数的经验模型和辐射传输模型两类。经验模型通过建立叶绿素含量与红边位置、光谱指数之间统计关系来估算叶绿素含量,参数简单,实用性较强;但光谱指数构造形式多样且与草地叶绿素含量关系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叶绿素的估算精度。辐射传输模型以叶绿素含量与辐射能量的作用过程作为其理论基础,模型中参数较多且对估算尺度敏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草地叶绿素估算的研究相对薄弱,专门用于估算的模型较少。未来的工作一方面应致力于发展和改进适宜于草地的光谱指数,同时确定合适的辐射传输模型参数以改进模型对草地的监测效果;另一方面,如何由叶片尺度拓展到冠层尺度进而拓展到像元尺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大面积草地叶绿素含量估算,是一项既具有重要意义又有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