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以黄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应用覆盖该区域的CHRIS高光谱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物光谱可分性的滨海湿地高光谱影像波段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研究区的7种典型地物的110余条现场实测地物光谱曲线,通过分析比对地物两两之间的光谱可分度,确定地物类型之间的光谱可分区间,基于此选取CHRIS高光谱影像的地物分类特征波段,应用三种经典的监督分类方法(支持向量机法SVM、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和光谱角制图法SAM)开展利用全波段的和利用本文方法选择特征波段的分类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光谱可分性特征波段的方法较全波段分类精度有所提高,其中ANN分类精度最高,为82.52%,较全波段分类精度提高了约为5.1%;(2)芦苇、水体、黄河水和裸滩4种地物的识别能力高,生产者精度都在80%以上;(3)碱蓬的用户精度提升最为明显,约在7%。  相似文献   
92.
高分一号(GF-1)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宽幅带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为分析其在海岸带地区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并与SOPT-5卫星影像进行比对,开展GF-1影像的成像质量评价。主观评价结果表明:GF-1影像表现能力与SPOT-5影像相当,在某些地物特征表现上与SPOT-5比较一致。客观评价表明:GF-1影像的4种统计参数与SPOT-5影像比较接近且各有高低,GF-1影像各波段的灰度分布更分散,地物间的可分性更高;GF-1影像各波段的信噪比和波段间的独立性与SPOT-5比较,基本相同,整体看来,GF-1具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在海岸带地区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3.
海岸带区域水陆相接,盐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本文基于国产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海岸带盐田和水产养殖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盐田和水产养殖区地物的颜色、色调、大小、形状、纹理、位置等遥感影像图谱特征,以期为盐田和水产养殖区遥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4.
溢油种类精准识别对快速有效地治理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光谱遥感在海面溢油油种识别中至关重要。为探讨海洋典型溢油油种识别的高光谱特征波段范围,通过设计室外模拟溢油实验,在获取原油、燃料油、柴油、汽油和棕榈油等5种油种的实测高光谱数据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光谱标准偏差分析法遴选溢油油种的光谱特征波段,并利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开展基于光谱特征波段的油种识别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光谱标准偏差分析和因子分析获得的特征波段的油种识别精度分别是83.33%和90.74%,与基于全波段的识别精度相比,整体精度分别提高了3.7%和11.11%。选取的特征波段(360~540 nm, 560~600 nm, 610~630 nm, 640~660 nm)可作为5种油种相互区分的最佳高光谱波段。  相似文献   
95.
原始卫星遥感影像中包含严重的几何变形,几何粗校正不能满足制图要求,必须进行几何精校正。几何精校正依赖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本文在应用RBN/DGPS采集地面控制点的过程中,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了RBN/DGPS导航与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一方面针对手持GPS导航功能的不足,使用基于粗校正遥感影像的导航方式,实现路线导航功能,帮助测量人员准确、快速地找到已设计的控制点,另一方面实现坐标数据采集功能,提出了判断数据稳定性的采集算法并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处理。  相似文献   
96.
渤海近岸水体漫衰减系数Kd(490)遥感反演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廷伟  张杰  马毅  孙凌  赵文静 《遥感学报》2009,13(3):417-429
利用2005年渤海近岸水体生物光学数据集, 建立了基于水体遥感反射率光谱Rrs(λ)数据的490nm波段水体漫衰减系数Kd(490)经验反演模型, 经实测数据检验, 模型反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8.4%, 均方根误差(对数坐标下)为0.094m-1, 相关系数R2 (对数坐标下)为0.902。分析了模型的噪声敏感性, 在输入端引入±5%误差的情况下, 模型反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波动在9%以内, 均方根误差的变化在0.035m-1以内, 模型是稳定可靠的。以ENVISAT MERIS数据为例, 进行了模型的示范应用, 给出了渤海Kd(490)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7.
遥感技术应用于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海岛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部分海岛生态破坏严重,亟须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指导和管理.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是摸清海岛的基本现状.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和时空分辨率高等优势,是资源环境调查的主要技术手段.分析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所需的数据资料,应用海岛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实例,展示遥感技术在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总结得出遥感是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的重要支撑技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
有利于赤潮消亡的水文气象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收集整理了1980~2004年期间南海历次赤潮事件,以及这些赤潮事件结束前后对应的水文气象观测要素;结合学术界关于赤潮消退前后水文气象变化的研究成果,统计分析了南海赤潮消亡前后在气温、海温、气压、降雨、风向风速等方面的变化特征.研究显示:与有利于赤潮发生发展的水文气象变化相反的趋势是有利于赤潮消亡的环境条件;大部分赤潮事件在赤潮消亡前后有一种或多种水文气象要素出现明显的变化;赤潮持续时段天气系统的改变是赤潮消亡的有利环境条件,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水温、气温过高或气压过低,同样可以抑制赤潮的维持或发展.  相似文献   
99.
GF-1 WFV图像经验模分解的光谱保真性与水深遥感探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琛  马毅  张靖宇 《海洋学报》2018,40(4):51-60
水深是海洋环境的重要参数之一,水深遥感反演是水深测量的一种重要手段。经验模分解(EMD)具有剔除小尺度波浪信息,留下大尺度水下地形信息的特性。本文利用EMD对高分一号卫星宽幅影像进行尺度变换,使用光谱相关系数、光谱角、光谱偏差和光谱相对偏差等评价指标,对剩余层图像进行光谱保真性分析;利用改进的对数转换比值模型对原始影像和剩余层图像进行水深反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评价指标显示EMD变换后影像具有相当的保真性;空间断面分析表明EMD去除了小尺度的噪声信息,保留了水下地形变化信息。(2)经均匀分布的检查点验证,两区域的原图像反演水深和实测水深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0.75以上,且两种波段组合的MAE和MRE均不超过2.42 m和8.5%。(3)对EMD的全部10层进行水深反演,蓝绿波段的MAE和MRE均不高于1.62 m和5.8%;绿红波段的MAE和MRE均不高于1.93 m和6.9%。(4)对于不同的波段组合,蓝绿波段组合在各剩余层的水深反演效果明显优于绿红波段,经EMD后的水深反演效果明显提高。(5)20~30 m水深段的反演精度整体要高于30~40 m,该模型应用于较浅水深段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0.
高分辨率SAR影像在海岛监视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是先进的成像微波遥感器,可全天候和全天时工作,在海岛监视监测中发挥特殊作用。文章概述高分辨率SAR的成像原理和国际应用进展,通过介绍海岛礁在高分辨率SAR影像上的表现,直观展示高分辨率SAR在小海岛识别和海岛开发工程监视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尤其提出利用SAR影像特征区分小海岛和船只的方法,同时提出将高分辨率SAR影像与中分辨率光学影像相结合的应用建议,助力我国海岛保护管理和监视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