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领域面对坚硬岩石的情况越来越多,传统机械开挖方式的效率和经济性难以保障,而微波辅助破岩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岩石是由不同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对微波的敏感程度不同,其敏感程度与矿物的族类、晶型和铁元素含量有关。当岩石处于微波场中时,不同敏感性矿物间的差异性膨胀能够在矿物边界和内部产生热应力,从而有效弱化岩石。影响岩石弱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可分为微波条件和岩石条件两大类。一般而言,岩石强度随着微波功率与照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相同能量条件下,高功率短时间的微波照射能够产生更好的弱化效果。岩石所含矿物的微波敏感性越高,敏感矿物的颗粒尺寸越大,及含量适当时,微波照射岩石的弱化效果越好;含水状态的岩石受到微波照射后,能够比干燥状态产生更大的损伤。微波的热效应有时还会使岩石中的矿物发生较大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进而对其升温特性及弱化效果产生影响。面照射试验表明微波能使大尺寸岩样在照射区域产生放射状裂纹,从而有效降低岩石强度,提高破岩效率。  相似文献   
62.
2000—2005年莱州湾盐度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2000年8月,2002年8月,2004年9月,2005年5月,2005年7月及2005年9月莱州湾的大面观测资料以及黄河利津站2000—2005年入海径流量资料,分析了黄河入海径流对莱州湾盐度分布的影响,通过计算莱州湾的平均盐度发现2003年之后莱州湾平均盐度较2003年之前明显降低。在考虑黄河入海径流量、降水、蒸发及与北黄海的水交换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箱式模型,并以此模型模拟了近年来莱州湾平均盐度的变化,同样看到莱州湾平均盐度的显著降低已在2003年发生,其主要原因是黄河入海径流量的增加。分析模型结果得出近年来黄海入海径流量的变化不仅决定着莱州湾平均盐度的年际变化,而且还主导着莱州湾月平均盐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3.
In aquaculture, it is important to estimate in advance how much food cultured animals would take. The rate of food consumption by cultured animals to available food amount is defined as the food intake rate (FIR) in this paper. To some extents, FIR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food, the health of cultured animals and the delivery efficiency. In practice, it is difficult to estimate in advance the accurate quantity of food that cultured animal needs. Usually, food is provided more than the need by animals, causing excess food that may pollute water and environment. Our experiments in past years show that FIR at 80%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64.
2001年冬季渤海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2001年冬季覆盖渤海56个测站的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37属72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物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型硅藻为主,优势种主要尖刺伪菱形藻、浮动弯角藻、偏心圆筛藻、具槽帕拉藻(Parnlia sulcata)和环纹劳德藻。其中的尖刺伪菱形藻、偏心圆筛藻和具槽帕拉藻是冬季渤海浮游植物的关键种。分析认为: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同1983年同期资料相比发现,优势种没有较大变化,但其优势程度顺序和细胞丰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整个浮游植物群落的细胞丰度有大幅度增加。冬季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程度是低的。  相似文献   
65.
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海水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应的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加强管理是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海水养殖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污染物的排放、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野生鱼类资源的破坏、自然种群的基因污染以及对重要栖息地的破坏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提出和采取了多种多样的防治措施,但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限制养殖业的发展,而是优化养殖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66.
夏季珠江冲淡水扩散路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1978~1988年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南海北部断面调查获得的盐度资料,分析了珠江口附近海域盐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描述了夏季珠江冲淡水的扩散路径。通过统计分析相应时间段的风场、平均海平面高度、珠江径流以及陆地降水等资料,讨论了影响珠江冲淡水扩散的主要因子。我们发现:夏季珠江冲淡水扩散方向与南风强度(频率和平均风速)、近岸海面月平均高度以及径流强度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果西南季风强盛,珠江冲淡水向东扩散就多;如果近岸海面高度显著增高,珠江冲淡水向西流动就特别强。  相似文献   
67.
近32年新疆博斯腾湖湿地动态变化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75年MSS、2000年ETM和2007年CBERS-2共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1:5万尺度上对新疆博斯腾湖地区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及耕地进行了遥感解译,并编制了动态变化图.调查结果表明,32 a间,该区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与河流湿地严重退化,而耕地呈持续性扩张的发展趋势.其中,1975~2000年,除湖泊湿地与湿地总面积呈小幅度增长外,沼泽湿地与河流湿地分别减少了23.71 km2和18.44 km2,耕地增加面积达454.52 km2;2000~2007年,除耕地面积继续增加526.55 km2外,湿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湖泊湿地的萎缩、河流湿地与沼泽湿地的严重退化,7 a间沼泽湿地与河流湿地退化速率分别是1975~2000年的37.13倍和5.24倍;人类活动与气候因素是导致湿地严重退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为"湿地的农业化"和"湿地的荒漠化"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68.
69.
2011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2011年度受理情况 1.1总体情况2011年度地质学科共受理各类项目2207项。其中面上项目114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41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5项,重点项目(以地质学为申报学科,下同)134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7项,创新研究群体2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3项,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8项。  相似文献   
70.
选择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晋陕蒙接壤地区能源化工基地的大柳塔矿区为研究区,利用1986年8月2日和2007年9月7日的TM卫星图像数据为信息源,应用遥感技术对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图像处理,划分出7种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景观类型,根据获取的景观类型变化参数对其结构与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区的生态变化趋势与驱动力。结果表明,煤矿大规模开采以来,研究区景观结构稳定性减弱,破碎度增强,人类活动在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中,应提高自然植被景观类型的有效规模,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