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447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5篇
  1938年   2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综合分析青藏高原新近纪古气候研究的不同替代性指标,建立了高原新近纪重大气候事件的演变序列,探讨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重大气候事件的关系。青藏高原新近纪不同构造-地层区重大气候事件发生的时间与高原隆升事件基本吻合,说明高原隆升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与全球气候变化事件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早—中中新世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频繁,气候变冷期开始的年代早于全球约15Ma以来的降温期,说明早—中中新世高原隆升对全球变冷的贡献较大。晚中新世以来的气候事件与全球重要气候事件相吻合,说明青藏高原可能在晚中新世已经隆升到了一定高度,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较之前有所减弱。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除受到高原隆升影响外,亦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利用NCEP/NCAR 2000,2002和2005年7-8月的再分析资料,对伴有热带低压向北活动的在河套地区打转的3个高原低涡个例,在不同活动阶段的对流层中层风场与涡度收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带低压活动可影响持续高原涡的环境风场,环境风场改变了持续高原涡的风场结构,使低涡风场成非对称结构;持续高原涡在河套地区打转活动所伴的正涡度的维持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取决于总涡度变率正值的发生与发展的各贡献项;处在低槽与横向、纵向不同分布的切变环境场中的低涡对涡区正总涡度变率贡献机制是不同的,在低槽与横向切变环境场中活动的低涡的维持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是与辐合流场维持及发展对正涡度变率的贡献密切相关,在纵向切变环境场中活动的低涡的维持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环境场中低涡东、西两旁分别为偏南、北气流造成的水平绝对涡度平流输送项对正涡度变率的贡献密切相关;在切变环境场这一较弱的天气系统中的低涡是移向正总涡度变率中心区的。  相似文献   
993.
许文良  王旖旎  王枫  唐杰  龙欣雨  董玉  李宇  张兴洲 《地质论评》2021,67(6):67112005-67112005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亚陆缘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增生杂岩的构成与形成时代,并结合同时代火成岩组合及其时空变异以及沉积建造组合,重塑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演变历史。结果表明: ① 位于佳木斯地块东缘的跃进山杂岩代表了二叠纪俯冲带,它是古亚洲洋构造体制的产物;② 侏罗纪增生杂岩代表了侏罗纪俯冲带,与陆缘同期钙碱性火成岩组合以及含煤建造一起,共同揭示了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开始;③ 侏罗纪增生杂岩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陆源碎屑岩物源的变化,与古地磁和生物学证据一起,共同揭示了古太平洋板块小角度斜向俯冲和东北亚陆缘走滑的构造属性,导致了低纬度侏罗纪增生杂岩向高纬度的推移;④ 白垩纪—古近纪增生杂岩与陆缘白垩纪—古近纪岩浆作用一起代表了该期俯冲带的存在,自早白垩世到晚白垩世再到古近纪岩浆作用范围向海沟方向的收缩,揭示了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以及俯冲板片后撤(rollback)过程的发生,同时标志着东亚大地幔楔的形成;⑤古近纪晚期—新近纪早期日本海的打开,标志着现今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以及东北亚大地幔楔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4.
大丘田金矿位于江南造山带北缘障公山地区,在收集、整理大量前人研究资料和勘查项目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矿产调查和钻探等地质工作方法,对矿床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金矿主要赋存于木坑岩组碎裂石英脉中;金矿化受构造带构造控制,构造为成矿提供了热液活动条件和成矿空间;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成矿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金矿化有岩浆活动参与,矿床类型为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嘉荫和俄罗斯远东Kundur(昆杜尔)地区黑龙江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黑龙江杂岩的物质组成、形成时代、构造就位时间及物源。黑龙江嘉荫地区黑龙江杂岩中两个石榴石白云母石英片岩(13HYC28-1和13HYC29-1)原岩为流纹岩,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5±1Ma和183±1Ma,应代表黑龙江杂岩中存在的中酸性火山岩原岩的形成时代;俄罗斯远东Kundur(昆杜尔)地区石榴石二云母片岩(14RF4-1)和白云母石英片岩(14RF5-1)碎屑锆石年龄频谱主要存在两个年龄区间:183~286Ma和420~525Ma,另外还有少量前寒武纪年龄。这些碎屑锆石年龄组合与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东缘发育的岩浆事件相对应,揭示其沉积物源应来自于这些火成岩。黑龙江杂岩碎屑锆石年龄数据中早侏罗世的最小峰期年龄(188Ma)代表了黑龙江杂岩原岩成岩时代的下限,结合区内177~165Ma的单矿物变质变形年龄,可以判定黑龙江杂岩的构造就位时间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黑龙江杂岩的形成与就位过程揭示了东北亚陆缘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中-晚三叠世(240~230Ma),牡丹江洋沿嘉荫-牡丹江断裂裂开并逐渐扩张,早侏罗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开始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受其影响,牡丹江洋俯冲并闭合于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最终导致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碰撞拼合以及黑龙江杂岩的构造就位。  相似文献   
996.
不同承载标准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水资源承载力随水资源承载支撑力、承载压力和承载调控力不同而变化的问题,在探讨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承载支撑力、承载压力和承载调控力系统,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承载标准的角度,考虑承载主体不同保证率下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承载客体不同的承载水平,建立不同承载标准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计算陕西省在不同供水保证率和不同承载水平下的水资源可承载人口和经济,评价结果可为陕西省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重要参考。应用结果表明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在不同承载标准下计算简单、适用性强,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广西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浅层岩溶尤为发育。本文以西南岩溶地区某高速公路两隧道之间洼地原设计中桥方案变更为盖板涵为例,说明工程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资料,同时结合钻探、物探等方法综合分析岩溶地区地下水补径排、动态及岩溶发育特征,最终得出岩溶洼地内利用盖板涵横跨地下河通道是优于其它方案的,不仅工程造价低,而且大大减少工期,可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用1958~2010年53年的乐山、眉山、雅安三市大暴雨降水资料,从气候趋势、时空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川西大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1)53年内盆地西南的大暴雨主要分布在雅安东北、眉山西南、乐山西北部地区,在该区域形成一暴雨中心圈;2)大暴雨发生次数在洪雅、峨嵋、夹江、天全等地有减少趋势;而在雅安、青神、沐川则有增强趋势;3)雅安和乐山两地大暴雨次数历年分布有一定的同步性,眉山的大暴雨次数分布和雅、乐两地的关联不明显;4)三地大暴雨分布的主要特征形态为以雅安、名山、洪雅、峨嵋为中心区域的一致性分布为主;第二种主要分布形态为雅安和峨嵋两个中心的反相关状态.此外,对历史上两次特大暴雨的天气形势进行分析,揭示特大暴雨发生的背景和条件.  相似文献   
999.
<正>北极熊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著称,它们的食谱包括从人类垃圾到驯鹿到浆果等等一系列东西。但是在纬度较低的加拿大北极区,北极熊主要以海冰作为平台猎捕环斑海豹(Pusahispida)。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这一地区的海冰比以往融化得越来越早。现在,北极熊的栖息地有两个月的无冰期。科学家们发现:由于没有海豹可供食用,北极熊越来越倾向于食用陆地猎物,包括北方常见的绒鸭蛋和厚嘴海鸠蛋。2010—2012年连续3年的夏季,在230个岛上以及哈德逊海峡和北哈德逊湾海峡沿岸1000多公里的地区,研究人员考察  相似文献   
1000.
2011年对河北省首都圈部分测震台站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测震专业设备换成EDAS-24GN数据采集器与BBVS系列地震计的组合,针对专业设备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发生原因,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