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325篇
地质学   696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兴文县近7年国民经济主要产业的产值变化来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效应,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旅游业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邮电通讯等产业间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得出相关产业与旅游业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工业。结合兴文县旅游相关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能有助于兴文旅游业自身的快速、协调、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42.
河南省一次大雾的数值模拟及生消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5及NCEP资料和高空地面资料,模拟分析了2006年1月28日发生在河南省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结果发现:这次雾体最强的时段在日出后1~2 h内,相对湿度下降的拐点滞后于气温回升的拐点2 h左右;先出现贴地逆温再出现大雾,逆温最强的时段也是雾体最强的时段,逆温层顶始终覆盖在雾体上方;近地面的微风和风向的转变,有利于雾体的形成和向上发展,风向转变的时间也是雾体形成的时间;增温、减湿和逆温层的破坏是大雾消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3.
张瑜  魏山城 《气象科学》2008,28(1):81-84
冰雹对农业、工业等会造成很大危害,多年来一直没有一种比较有效、简单的方法来对冰雹进行测量和预测.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测量闪电中紫外线的方法进行冰雹的测量和预测的方法和设备,经实验验证,这种方法能够较精确地测量出冰雹存在的类型(非雹云、弱雹云和强雹云),从而为有效地进行消雹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4.
新乡2005年5月16日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新乡市2005年5月16日发生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到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西南低涡、低空急流和地面.冷锋共同作用造成的.强降水落区位于地面冷锋前部、低空急流前端.  相似文献   
945.
2007年7月29-30日,河南西北部山区出现了连续两天的暴雨、特大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重大灾情.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背景,尤其是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减弱对天气过程的形成和结束影响极大,中低空切变线以及副高外围的西南急流是造成强降水的有利条件,而本地区的特殊山地地形造成的抬升作用也是此次暴雨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46.
本文利用瓦里关山2003~2004年监测的TSP浓度资料,分析其浓度值的时间分布特征,讨论了浓度值分布与风场的相关关系;对超标浓度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并就天气现象对超标浓度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关于高原相对清洁区TSP分布的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47.
一种同时反演纵波速度和泊松比的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种角度部分叠加资料同时反演纵波速度和泊松比的方法.以角度部分叠加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波振幅随入射角变化与弹性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基于非线性最优化理论,通过将最小平方问题转化为大型带状矩阵的求解问题,采用测井约束逐道外推技术依次求得该角度剖面每个点的纵波和泊松比值.通过由每个角度叠加剖面反演得到的相应角度范围的纵波速度和泊松比剖面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得到地震波垂直入射时的纵波速度和泊松比,为地震资料的岩性及含气性解释提供丰富的参数信息.  相似文献   
948.
新型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在单片带缝钢板剪力墙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带缝钢板剪力墙的等效计算模型,对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工程实例结构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常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以及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三维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949.
基于我国废弃煤矿瓦斯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为合理评估我国废弃煤矿瓦斯资源,提出"资源估算+初步评价"的思路,建立废弃煤矿瓦斯资源估算和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所需参数少和实用性强等优点;依据废弃煤矿瓦斯涌出特点及废弃时间,划分废弃煤矿类型,将其分为稳定型和非稳定型两大类,非稳定型进一步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根据废弃煤...  相似文献   
950.
李小犁  张立飞  魏春景  张贵宾 《岩石学报》2017,33(10):3263-3277
金红石Zr温度计在研究高级变质岩的热演化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得益于其较小的分析束斑(直径1~2μm)和适中的轰击能量,通过合理的实验条件设定和仪器参数设置,是对薄片中金红石Zr含量进行原位分析的理想实验手段。本文中,我们对俄罗斯白海地区的太古代榴辉岩-退变榴辉岩中的金红石Zr含量进行了电子探针原位分析,并进行了金红石Zr温度计计算。结果表明,其中石榴子石包裹体类型(产状1)金红石的Zr含量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400×10~(-6)~500×10~(-6)范围,个别金红石颗粒中的Zr含量可以达到1000×10~(-6);而基质后成合晶中(产状2)金红石的Zr含量的波动范围则相对更广一些(200×10~(-6)~1000×10~(-6)),这可能与后期退变过程中的Zr重置和/或扩散有关。总体上,不同产状金红石的Zr温度计计算结果都给出了两个主要的温度区间:T1=700~750℃和T2=800~850℃。结合前人对白海榴辉岩变质温压条件的研究以及金红石Zr体系封闭温度的控制,我们认为金红石Zr温度计的计算结果区间T1更有可能代表的是榴辉岩的退变冷却温度,而温度区间T2则反映的是榴辉岩在抬升过程中受到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阶段的温度峰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